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妇幼保健学》

    孕产期健康教育的实施与体会

    发表时间:2012-12-13  浏览次数:1307次

    作者               作者单位

    陈玉兰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 462300

    殷秀伟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 462300

    闫红丽  漯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二附属医院 462300

    1 健康教育的方法

    1.1 收集资料以确定孕妇的需求 根据孕妇的职业、文化程度、胎次、产前检查情况、对妊娠和分娩知识的掌握情况、产前准备及产后护理等作为健康教育计划的依据。

    1.2 制订健康教育计划 采取集体教育和个别教育相结合,以门诊孕妇学校为主导,印发健康教育小册子,设置通俗易懂、图文并茂的宣传画等,对孕妇进行分阶段的健康教育,将教育对象分妊娠早期、妊娠中期、妊娠晚期分组管理,将教育内容按妊娠、分娩、产后3个不同阶段给予相应指导。妊娠期在门诊以孕妇学校课程为主,包括妊娠生理、孕产妇营养、孕妇心理卫生保健、口腔保健、分娩生理及产后保健等。入院后由助产师对孕妇强化分娩知识的教育。分娩后由责任护士加强产妇自我护理和护理婴儿能力的指导及训练。出院后由主治医师在1周、3周、6周进行家访或电话随访,进行产褥期健康指导。

    2 健康教育内容

    2.1 妊娠心理卫生保健 随着社会的发展,计划生育的实施,人们对优生优育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在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孕妇有忧虑和恐惧心理,述说在兴奋和高兴之余不免有些担心和恐惧。担心怀孕后会影响工作和交际、体形有些改变、担心胎儿有无畸形等情况。恐惧妊娠晚期挺着大肚子难受、身体吃不消、分娩时疼痛、怕产后影响性生活等。针对这些孕妇,我们分别制订个体教育计划,首先讲解妊娠、分娩是女性的生理现象,是漫长而有意义的过程,为了下一代的健康,要倍加珍惜和呵护。同时要体贴和关心她们,教育她们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学会自我放松,多想妊娠带来的喜悦。参加有意义的力所能及的活动,听音乐、看书、给胎儿讲故事,和朋友聊天和亲人相聚均可缓解身体的不适感,愉快的度过妊娠期。看着孩子一天天长大,期盼着孩子的出生,要有勇气、有决心、有信心把孩子生下来,完成母亲的使命。

    2.2 介绍基本知识,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和技能 如孕期合理膳食、加强营养、戒烟戒酒。起居平稳、适当运动、避免劳累、保证睡眠。介绍孕期检查时间、胎动时间、预产期计算、自测胎动等,如有腹痛、阴道出血、流液、胎动减少或频繁要及时就诊。

    2.3 孕期体位及活动指导 妊娠早期、中期卧位姿势不限制,以习惯舒适为准。妊娠晚期多以左侧卧位为主,左右侧卧相结合,以孕妇舒适为主,不能长期采取单一的左侧卧位[2],以减少胎位异常,胎儿宫内窒息等情况。指导孕妇不要长时站立、久坐、下蹲和仰卧位,预防胎膜早破和仰卧位低血压,危及母婴安全。

    2.4 孕期预防便秘 指导孕妇适当户外活动以不感觉疲劳为宜。注意饮食调节,补充高蛋白的同时要注意新鲜蔬菜、水果和水分的摄入。每日晨起一杯白开水或蜂蜜水,每晚温热水泡足以减轻疲劳,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肠蠕动,可有效预防便秘,养成每日排便的习惯,不可随意应用泻剂,不可用力按摩腹部。

    2.5 临产前健康教育 入院后由助产师对孕妇进行分娩知识教育,详细讲解分娩的生理过程,宫缩阵痛的性质,分娩过程中出现的不适,分娩过程中的各项动作及方法。如分娩时的呼吸配合,减轻宫缩痛的方法,怎样正确使用腹压等,示范应对不适的技巧,解释心理因素对分娩可能产生的影响,讲解自然分娩的优点及剖宫产的弊端,使孕妇建立自然分娩的信心。进入产房后及时给孕妇通报产程进展的信息,消除其恐惧心理,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同时实施专人(护士)陪产。

    2.6 产褥期的健康教育 从胎盘娩出到产妇全身各个器官(除乳腺外)恢复或接近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期,一般规定为6周[3]。分娩后孕妇体力消耗大,很疲劳,应让产妇充分休息,24 h内加强巡视,预防产后出血和婴儿窒息。同时给予饮食指导,加强营养及补充水分。帮助婴儿早开奶,分娩24 h后,可进行产妇自我护理能力的指导和训练,使产妇尽快进入母亲的角色,承担养育婴儿的重任。其内容包括:休息与睡眠、合理的膳食营养、锻炼、伤口的自我护理、恶露的观察、母乳喂养的技巧及注意事项、乳房的护理、新生儿的观察及护理、产褥期的康复训练、新生儿沐浴、抚触、预防接种等。出院后建立产后访视制度,由主管医师在产妇出院1周、3周、6周3个不同阶段进行电话随访或家访,询问产妇一般情况和自我护理能力、母乳喂养等情况,进一步强化产褥期卫生、新生儿护理、母婴常见疾病的预防等知识,并对结果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3 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通过系统化、科学化、规范化的健康教育,提高了医患之间的亲和力,改善了医患关系,病人对医院的满意度信任度明显增加。医院每半年1次的满意度调查显示:2007年为94%,2008年为96%,2009年上半年为98%。健康教育不仅提高了孕产妇的健康意识,而且还改变了一些的不科学的传统习惯,促进了产妇的身心健康。出院随访记录显示:98%的产妇获得了自我保健和护理婴儿的技能,把学到的知识转变为自觉的行为。出现病理情况时能及早发现,懂得早纠正早治疗,母婴患病率明显减少。每年质量报表显示,剖宫产率逐年下降,2007年51%,2008年42%,2009年上半年29%。母乳喂养成功率也明显增加,缩短了住院时间,节约了医疗费用。

    4 体会

    健康教育在产科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从妊娠开始就要接受良好的、系统的专科知识培训,接受现代健康新理念,养成良好的健康行为,为顺利度过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尽快恢复机体生理功能起到了促进作用,提高了产后生活质量。

    坚持“以人为本”“以产妇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注重护患沟通与感情的培养,拉近护患距离,是做好健康教育的根本。以满足孕产妇的需求为目标,制订健康教育计划的普及内容及个体计划,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孕产妇乐意接受并变为自觉行为。特别是通过个体化的健康教育,能充分了解产妇及家属对妊娠和分娩的认识程度及对分娩方式的意愿。随着产科服务模式的改变,建立和发展妇幼保健专科护士的培训制度十分重要,产科护士需适应专业的发展,做学习型护士,不断地完善自我,提高自身素质和护理专业知识水平,用爱心和知识服务于广大孕产妇,普及优生优育,保障母婴安全,提高人口素质。

    【参考文献】

    1] 罗碧如,马蔚,王玉琼,等.成都地区住院产妇孕期参加产前教育的现状及需求调查[J].中华护理杂志,2009,44(8):717719.

    [2] 张渺,周翠玉,郑翠霞.合理卧位对产时胎方位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9,24(16):15351536.

    [3] 乐杰.妇产科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7102.

    ↑上一篇:产后抑郁症相关因素及预防对策
    ↓下一篇:新生儿游泳的好处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