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中药学》

    中药配方颗粒治疗儿科疾病应用举隅中药配方颗粒治疗儿科疾病应用举隅

    发表时间:2014-05-19  浏览次数:1281次

    汤剂是中医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剂型,随着时代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中医药提出了新的要求,许多患者因不愿煎煮中药或因条件受限无法煎药,而放弃中医治疗,儿科临床应用更是存在喂服中药困难[1]。研究中药汤剂质量的稳定性、方便性、安全性问题,是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提高中医儿科临床疗效的重要途径。中药配方颗粒就是在中医中药理论指导下,以符合炮制规范的优质中药饮片为原料,采用现代高新技术提取浓缩而成的单味颗粒,其性味、归经与原生药一致,它既保持了原中药饮片的药效特征,还具有不需煎煮、直接冲服、服用量少、疗效确切、卫生安全、携带保存方便、易于调剂和适合工业化生产等优点[2]。笔者在临床中广泛使用中药配方颗粒,且根据小儿生理病理特点、临床特征、用药特点,应用中药配方颗粒治疗儿科疾病取得一定疗效,所得点滴体会如下。

    1 小儿生理特点及常见病证的治疗

    1.1 小儿生理特点小儿“脾常不足,胃小且弱”,常因感受外邪、内伤饮食或过用苦寒攻下药物不当致脾胃运化功能失调,水谷不化精微,反生湿滞,停滞中焦,造成积滞。此时可以鸡内金、山楂、莱菔子等中药颗粒冲服,既发挥单味中药消食导滞的作用,又避免了多味中药味苦量大的不足,尤其适用于小婴儿,临床应用,疗效显著。

    1.2 儿科常见病证的治疗

    1.2.1 痄腮痄腮是一种儿科常见急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耳下腮部肿胀疼痛为特征,为邪毒壅阻少阳胆经,与气血相搏,凝滞于耳下腮部所致。治疗时在内服中药的同时,配合外治,疗效更好。可使用单味中药配方颗粒青黛、蒲公英或败酱草等,用醋、蛋清或水调成糊状,连续数日外敷患处,内外合治,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此种方法也适合于某些局部肿胀疼痛的病证如痰毒、舋核等。

    1.2.2 小儿滞颐又名流涎不收,其名出《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滞颐候》:“滞颐之病,是小儿多涎唾,流出渍于颐下,此由脾冷液多故也。”滞颐多由脾脏虚冷,津液不收所致。多见于3岁以内的小儿,以小儿经常不自觉地口中溢出涎液为主要表现的不固类疾病。由于唾液增多,不断流涎,浸渍于两颐及胸前,不仅衣服被浸润而常湿,且口腔周围发生粟样红疹及糜烂。可内服外治或单用肉桂、吴茱萸、五味子等量配方颗粒,每晚睡前用醋调匀敷于足底涌泉穴,用胶布固定,次日清晨取下,连续7 d为1个疗程,即可收简、便、廉、效之功。此外口疮、鹅口疮、汗证等属于虚火上炎者,临证使用,也每每获效。

    1.2.3 尿频尿频是小儿时期常见病证,以尿频、尿急、尿痛为主要临床特征,男童又以包皮过长,易积攒尿液成垢,反复刺激尿道而发生尿频。此时如能局部用药,可直接发挥作用,常选用野菊花、蒲公英、苦参、紫花地丁、土茯苓等清热解毒之品,以50 mL,90 ℃以上开水冲泡,置于一次性口杯中,将患儿包皮上翻,暴露尿道口,浸泡于适宜温度药液中20 min左右,连续治疗3~5 d,即可收效。

    2 典型病案患儿女,5个月,出生后使用尿不湿代替尿布,因烦躁啼哭,皮肤疹点半月余就诊。诊时整个外阴、臀部皮肤潮红,部分皮疹有渗液,抓瘙痒甚,皮疹延及双侧大腿,结合小儿烦躁,尿黄,舌红苔黄腻等证,诊断为湿疹(湿热毒盛),治以清热利湿解毒,驱风凉血止痒,以五味消毒饮加减。采用中药配方颗粒剂,处方:银花、连翘、野菊花、蒲公英、地丁、黄芩、丹皮、赤芍、蝉蜕、白鲜皮、白蒺藜、苦参、土茯苓各1袋,嘱家长以90 ℃以上开水500 mL搅拌数分钟,直至充分溶解,将干净的纱布或小块毛巾浸泡于药液中,然后将蘸有药液的纱布或毛巾淋洗患病部位,臀部和外阴最好能完全浸泡于药液中,15 min后用清水洗净药用部位,保持局部干燥,或可外敷冰硼散。3 d后复诊,诉神情安定,饮食睡眠良好,二便正常,患处皮肤表面光滑,颜色淡红,原有皮疹消其大半,仅散在数个红色突起,无渗液。效不更方,遂嘱继用前法,1周后皮疹尽消。

    3 讨论本案使用中药配方颗粒制剂外治方法,既克服小儿喂药不便的困难,又使家长摆脱了煎药的困扰,处方中银花、连翘、野菊花、蒲公英、地丁、黄芩为主清热解毒利湿,丹皮、赤芍、蝉蜕、白鲜皮、白蒺藜、苦参、土茯苓驱风凉血止痒,药证丝丝入扣,方法简便灵巧,疗效好,疗程短,副反应少,真正发挥了中医中药简便廉效的优势[3]。

    此外中药配方颗粒弥补普通煎药不足,在使用普通煎药过程中,煎药需要特殊煎煮的药物,如生石膏、薄荷、砂仁、大黄等,可用中药配方颗粒代替中药饮片,既不影响疗效,又可减少煎药的烦琐。对于需要长期服药的慢性病患者或在外地服药不便的情况下,使用中药配方颗粒代替中药饮片,更显现出其服用方便、易于保存、疗效稳定的特点,不失为一种良好的替代品[4]。综上所述,中药配方颗粒在儿科临床应用不仅疗效好,适应证广,还有普通煎药所不及的诸多优点。随着中药配方颗粒制作工艺和技术的不断研究,相信中药配方颗粒在儿科临床应用中会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参考文献】

    [1] 邓毅,李齐玉.“免煎中药颗粒”在临床应用中存在的问题[J]. 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0,31(12):19091911.

    [2] 张凌云,王玉涛.免煎中药的利与弊探讨[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09,29(6):498499.

    [3] 梅全喜,梅笑风.中药新型饮片的特点与存在问题探讨[J].亚太传统医药,2009,5(4) :14.

    [4] 高艳.浅谈中药免煎颗粒[J].中国实用医药,2009,4(11):217218.

    ↑上一篇:中药注射剂安全性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止嗽散加减辅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80例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