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中药学》

    中药辨证论治联合裸花紫珠片治疗寻常痤疮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4-02-11  浏览次数:1327次

    寻常痤疮是一种毛囊与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好发于青春期,中医学称为粉刺、肺风粉刺、面疮。2012年5月~2013年7月,我科采用中药辨证论治联合裸花紫珠片(海南九芝堂药业有限公司)治疗寻常痤疮获得显著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84例患者均来自中医科门诊,临床症状及体征均符合寻常型痤疮的诊断标准,其中男50例,女34例,年龄14~42岁,平均24岁,病程1个月~5年,平均2.4年,皮损主要位于颜面部,皮疹以炎性丘疹、脓疱、黑头白头粉刺为主,少数为结节和囊肿,面部除痤疮外,无其他皮肤病,孕妇及哺乳期不入选。84例患者按中医辨证方法分为三型:肺胃郁热型(34例)、肠胃湿热型(29例)、痰瘀互结型(21例)。

    1.2 治疗方法:肺胃郁热型患者的中药为枇杷清肺饮(《医宗金鉴》)加减,肠胃湿热型的中药为甘露消毒丹(《温热经纬》)加减,痰瘀互结型的中药为解毒活血汤(《医林改错》)合二陈汤(《局方》)、消疬丸(《民间验方》)加减。中药每天一剂,分2次早晚温服,连服4周。同时配合服用裸花紫珠片1.0g,3次/d,连服4周。另嘱患者少食甜食、多脂及辛辣刺激性食物,多食蔬菜、水果,勿滥用化妆品。

    2 结果

    2.1 疗效判定标准[1]:在用药第4周末评价疗效,根据治疗前后炎性损害和非炎性损害总数减少的百分率评价疗效。痊愈:治疗前后皮损总数减少>90%;显效:治疗前后皮损总数减少61%~90%;有效:治疗前后皮损总数减少30%~60%;无效:治疗前后皮损总数减少<30%。痊愈率与显效率合计为总有效率。

    2.2 治疗效果:治疗4周后,34例肺胃郁热型,治愈16例(47.1%),显效12例(35.3%),有效4例(11.8),无效2例(5.8%),有效率为82.3%;29例肠胃湿热型,治愈13例(44.8%),显效10例(34.5%),有效4例(13.8%),无效2例(6.9%),有效率79.3%;21例痰瘀互结型,治愈3例(14.3%),显效10例(47.6%),有效5例(23.8%),无效3例(14.3%),有效率61.9%。肺胃郁热型和肠胃湿热型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痰瘀互结型,可能与痰瘀互结型病程较长、治疗时间不足有关。

    2.3 不良反应:三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寻常痤疮是一种毛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性疾病,是青春期的常见病,多发于15~30岁男女青年。一般认为,本病多由于青春期间雄激素分泌增加,皮脂腺发育旺盛,使皮脂腺毛囊管壁出现角化,堵塞皮脂的排出而形成“脂栓”,且与遗传因素有关,但其确切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清楚[2]。  

    痤疮,在中医学中相当于“痤”或“痤痱”,或称之谓“肺风粉刺”、“面疮”等。最早的记载见于《黄帝内经》:“汗出见湿,乃生痤痱……郁乃痤”。清代吴谦在《医宗金鉴》中对本病的症状、病因、治法、方药等作了更为全面的论述:“此证由肺经血热而成,每发于面鼻,起碎疙瘩,形如黍屑,色赤肿痛,破出白粉汁。”因此,素体血热内盛,外壅颜面为其内因,若饮食辛辣鱼腥,外感风热火毒则易诱发。且日久不已,则血瘀、痰凝互结,使症情加重。临床常见肺胃郁热型、肠胃湿热型、痰瘀互结型。其中,肺胃郁热型宜疏风清肺,方用枇杷清肺饮加减;肠胃湿热型宜清热利湿,方用甘露消毒丹加减;痰瘀互结型宜祛瘀化痰、凉血清热,方用解毒活血汤合二陈汤、消疬丸加减。  

    裸花紫珠片主要成分为中药裸花紫珠,有消炎、解毒、收敛、镇痛、止血的功效[3]。裸花紫珠含有黄酮苷、缩合鞣酸、酚类多糖、羟基化合物等多种成分,能够有效地杀死痤疮丙酸杆菌、白色葡萄球菌等多种细菌,具有较好的抗炎效果,还能抑制溶脂酶的生成,降低皮脂中甘油三脂产生游离脂肪酸。针对痤疮发病的不同环节,裸花紫珠片能有效地减轻炎性皮损,缓解疼痛,抑制局部色素沉积,防止瘢痕形成[4-5]。  

    本研究表明,中药辨证论治联合裸花紫珠片治疗寻常痤疮获得了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

    4 参考文献

    [1] 郑筱萸.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第一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92-295.

    [2] 赵 辨.临床皮肤病学[M].第三版.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935.

    [3] 李 虎,孙 权.裸花紫珠片配合维A酸乳膏治疗寻常痤疮128例[J].江西中医药,2008,40(3):60.

    [4] 杨顶权,周承山,白彦萍.裸花紫珠片联合阿达帕林凝胶治疗寻常痤疮的临床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5(1):45.

    [5] 张金芝,李雪丽,吕 杰.裸花紫珠片联合克痤隐酮凝胶治疗寻常性痤疮疗效观察[J].黑龙江医药,2010,23(5):783.

     

    ↑上一篇:1例百草枯中毒患儿的急救与护理
    ↓下一篇:中药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