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中药学》

    中药的不良反应

    发表时间:2012-01-05  浏览次数:1242次

    田红女 473000河南南阳市中心医院

    中药是我国传统药物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我国人民防病治病、强身健体的主要武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保健意识的不断增强,相对于西药不良反应大、化学成分比较难懂来说,中药更突出了整体调节、药效稳定持久的优势。但是,中药毕竟也是药,“是药三分毒”。所谓的“毒”,就是指药物用于人体后能否造成不良反应而言,不良反应是指中药在常用剂量时药物出现与治疗需要无关的不适反应。为了让大家更好地认识和使用中药,从以下几方面简述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

    品种混乱:中药来源混乱,常出现同名异物、同物异名的现象,这样就容易使伪药用于临床造成不良反应,如关木通导致肾损害就是由于木通类植物基源混乱而误用;有的地区将有毒的香加皮作五加皮用而导致中毒等。

    药材污染:中药在生长、采收、加工、运输、仓储等过程中,有可能被残留的农药、重金属、微生物污染,还有可能发霉、虫蛀等,这样都会增大药物不良反应的产生。

    用量过大:药物的用量在用药过程中是很关键的,如大黄小剂量使用通便,剂量稍微大些就能导致腹泻;人参是大补元气的补品,但用量过大就会使血压升高而不舒服。有些人误认为中药无毒或毒性很小,不用严格控制用量,治病心切的时候私自加大用量而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这样的超常规剂量用药是不对的。

    炮制失度:炮制是用水制、火制或水火共制的方法将中药的毒性、不良反应降低或消除,缓和药性、增加药效。炮制的过程必须按照一定的炮制规范进行,如川乌性热有毒,内服必须用制品,先下久煎,不然就会中毒。

    剂型不适:不同的剂型,药物进入人体后,被人体吸收的速度和程度也不同,汤剂比丸剂吸收快,所以一些药性剧烈的药如巴豆,制成霜以后也多入丸散,以减少它的不良反应。还有砒石不易入酒剂,否则中毒等。

    调配失误:中药在临床应用过程中,调配过程也很关键,如果调配人员不认真,错发毒药,或药量调配太大,都会造成不良反应的发生。

    疗程过长:中药的疗效其中一方面就是在体内的吸收、代谢和排泄的过程,有些成分在体内代谢的很慢,如果长时间用药,有治疗效果的同时也会在体内慢慢的积蓄,到一定程度反而是对人体的另一种伤害,如朱砂,小剂量长时间使用也会积蓄中毒,对肾脏造成损害。

    辨证不准、配伍不当:中医的特点就是整体观念,辨证论证,中药方剂也讲究合理配伍,如果医生的辨证失准,那所用之药相对于患者就是错用,就会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一些本来单用无毒的药品,因为配伍不当而产出了毒性,如属于“十八反”、“十九畏”中的药原则上是禁止配伍使用的。

    个体差异:不同种族、不同年龄、不同体质的个体对药物的耐受性都不同,很普通的药对个别敏感体质的人都会过敏,如白芍、熟地临床都有过敏的报道。

    减少中药不良反应的措施

    中药的种植企业和个人应严格辨清中药品种的真伪优劣,在生产、流通、仓储的过程中减少污染,保证药品的质量合格。

    医生和药师在辨证配伍和炮制调配过程中保证认真准确,严防差错事故产生。

    患者应严格遵照医嘱,按正确的煎煮方法煎药,按规定的时间和剂量服药,注意服药时的饮食禁忌。

    识别过敏,及早防治:希望大家共同努力,科学地认识和使用中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使中医药更好地为人民的健康服务,继续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作用。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口腔溃疡
    ↓下一篇: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