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中药学》

    中药注射剂的不良反应及防治措施

    发表时间:2012-12-29  浏览次数:1354次

    作者        作者单位

    王国华  四平市第一人民医院,吉林 四平 136001

    随着医药科技的发展和对传统中药的开发,中药注射剂以其疗效快捷、价格便宜、副作用小的优势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由于相当一部分中药的有效成分并未完全清楚,对药物成分的各种性质、体内代谢过程、量效关系、产品质量、稳定性和贮存条件等研究工作滞后,因此在临床使用中药注射剂时常有不良反应发生。现将中药注射剂不良反应情况分析如下。

    1 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特点

    1.1 不良反应以过敏反应为主 主要表现有:皮肤损害:最常见为过敏性皮疹、荨麻疹、丘疹、色素沉着、皮肤瘙痒、水泡、水肿、静脉炎,严重致剥脱性皮炎等。胃肠道反应:如腹胀、腹痛、腹泻、恶心呕吐、淤胆性肝炎。冠心病患者静脉输入生脉注射液后有出现腹胀的报道。循环系统表现:胸闷,心前区不适,心悸,心动过速,呼吸困难,紫绀,心律不齐,血压升高。如双黄连、生脉、清开灵等均不同程度地出现上述症状。腰背剧痛:如1例女性患者静脉推注生脉注射液时突感腰背疼痛,继续推药后疼痛加剧,立即停止推药,约2min后疼痛好转。肝肾损害:如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引起四肢乏力,头晕及肝肾功能异常。过敏性休克:国家药品不良反应通报中有葛根素注射液、清开灵注射液及茵栀黄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的报道,也有参麦、炎琥宁[1]致过敏性休克的报道。中枢神经系统原发病的患者在使用中药注射液后更易发生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如意识障碍、昏迷、抽搐、幻觉等。其他:如头晕、头痛、麻木、抽搐、白细胞下降、血小板减少、急性再障、药物热、肌痛、关节痛等。

    1.2 引起不良反应的时间较早 不良反应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严重程度与患者的年龄无关,一般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在用药3~60min之内。吴红卫[2]对107例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统计分析,81.3%发生在用药30min内;曾聪彦[3]对40例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的统计分析中发现在用药过程中60min内发生不良反应占67.5%。出现反应最快的为首次用药不足2min[4]。

    1.3 变态反应也是中药注射剂常致的不良反应之一,它与药物中的成分及机体特异性有关,如清开灵注射液、双黄连粉针等,其中的主要成分绿原酸、黄芩苷有抗菌、抗病毒作用,该制剂有致敏原样作用,有可能引起变态反应。清开灵注射液中有水牛角提取物,为水解蛋白,也可能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引起过敏反应,尤其是过敏体质患者在应用此类注射剂时出现过敏反应往往较为严重,有时即使是有效活性成分也会使部分高敏体质的病人出现不良反应。

    1.4 不良反应的严重程度与药物的稀释度有一定的关系,药物的浓度越高,不良反应越重。

    2 引发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的因素

    2.1 中药注射液成分复杂 中药注射液都是从中药材中提取有效成分的,除了有效成分外,尚有生物碱、内酯、木脂素、萜类、鞣质、多肽蛋白质等多种成分,而有些中药注射液的有效成分本身也较多。由于成分复杂,且有些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难于剔除,残留在药液中作为抗原在输注时易引起过敏反应。

    2.2 药材质量及制剂工艺的影响 不同产地、不同季节采集的中药材质量不同,况且中药材种植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如农药、重金属、放射性元素、微生物的污染等都会影响到药材质量,当然也会影响注射液的质量。中药注射液的工艺复杂,质量难以控制,不同的制备工艺,生产的制剂成分也有差异,这些差异不仅影响到注射液的疗效,也可能导致不良反应的发生。

    2.3 与西药相比较,中药注射剂成分比较复杂,多为复方制剂,稳定性差,而有关应用基础研究薄弱,文献报道中药注射剂对大输液的澄明度、微粒、稳定性有很大的影响。常见的有:微粒的变化,热原反应的增加,发生配伍禁忌等。这主要是由于药物的加入改变了药液的pH值,而溶媒的改变亦使中药注射剂中的有效成分及杂质析出,操作中致热原的累积等。

    2.4 用法用量的因素 王小仙[5]报道的20例鱼腥注射液不良反应中,有8例是由于患者自行调快滴速后才发生的。陈兰贞[6]报告的4例不良反应中,有3例是直接用鱼腥草注射液静脉滴注,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高于稀释后静滴的患者,故怀疑药物浓度与不良反应的发生有关。因此,中药注射液滴注时滴速不宜过快,以免血液中药物浓度间歇性增高引发不良反应。

    2.5 联合用药 通过中药注射液配伍应用研究的文献[7]可以看出,大多数中药注射液由于成分复杂,在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时,可能发生配伍变化,使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增高。

    3 预防措施

    3.1 加强中药注射液的质量控制、完善质量标准,有助于推动对中药注射液提纯、制剂工艺、药理学等等各方面的研究和改进。改进中药注射液的生产工艺,提高药物纯度和质量标准,可以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为临床安全用药打好基础。

    3.2 遵循中医理论应用中药注射液。

    3.3 使用中药注射剂注意事项 用药前要认真询问病人的药物过敏史,对有过敏史的患者要慎重应用;静脉滴注时要采用现配现用的方法,严格无菌操作规程;中药注射液使用时尽量稀释后使用,滴速不宜过快,一般控制在15~30滴/min;初次使用时,应尽量减慢滴速,并注意观察;尽量减少与其他药物的配伍应用,尤其不应与青霉素混合使用,配药注射器也不应混用;首次用药,应密切观察病人的反应,尤其在用药的30min内,一旦出现皮疹,瘙痒,颜面充血,特别是心悸、胸闷,呼吸困难,咳嗽等应立即停药,及时给予脱敏治疗。

    4 小结

    综上所述,中药注射液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过敏反应,且发生时间较早。临床使用时应辨证论治,不可随意使用,避免联合用药。在滴注时,控制好滴速,并密切观察,出现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药,对症处理。

    【参考文献】

    [1]李 杰,陈 敏.炎琥宁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5,7(4):300.

    [2]吴红卫.107例鱼腥草注射液不良反庆的文献分析[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3,19(1):46.

    [3]曾聪彦.参麦注射液不良反应40例分析[J].中南药学,2004,2(6):370.

    [4]张 勇,陈锦珊,黄惠丽.鱼腥草注射液致55例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药房,2003,14(5):294.

    [5]王小仙.静滴鱼腥草注射液致不良反应20例报告[J].中国中药杂志,2002,27(4):312.

    [6]陈兰贞.静脉滴注鱼腥草洲认不良反应的观察和护理[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1,14(12):284.

    [7]张立新,李雪梅,傅文录.中药注射液的不良反应特点与临床治疗[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03,17(5):376.

    ↑上一篇:扶正固本中药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观察
    ↓下一篇:504例中药制剂致过敏性休克统计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