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中药学》

    对含马兜铃酸类中药引起毒性反应的情况分析

    发表时间:2012-12-29  浏览次数:1211次

    作者           作者单位

    戴小慧  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 杭州 310015

    含马兜铃酸的中药引起肾毒性和可能致癌性的问题成了国内外学者广泛关注的焦点。继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之后,德国、法国、比利时、新西兰、加拿大等一些国家均对含马兜铃酸类的中草药及含此类成分的中成药采取了禁用的措施。

    1 引起不良反应的原因  根据笔者查阅、分析多年来关于含马兜铃酸类成分的中草药引起毒性反应的文献和报道。发现均与大剂量和长时间服用有着密切的关系:如比利时中毒患者服“苗条丸”平均时间长达12个月;国内临床患者长年服用龙胆泻肝丸,最长甚至达到20余年[2],依据中医理论“中病即止”和“效必更方”的原则,不能也不应该让患者这么长时间一直服用同一种药物。再比如因大剂量服用关木通25g/d而引起尿少、浮肿[3],另一例患者产后无乳,因服木通6g与赤小豆煮汤而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4];还有一例腰扭伤者自买木通66g煎服,引起肾功能衰竭[5]。

    2 规范使用含马兜铃酸类的中草药的安全性

    有人进行了广防己慢性肾毒性研究,通过长达60d的给药期后,各组大鼠的SCR水平和正常对照组没有明显的差别,说明即使在10g/(kg·d)(药典规定人用量为(4.5~9)g/d,大鼠为此值的7倍,约1g/kg/d)的浓度下,大鼠肾功能没有严重受损。得出结论:广防己毒性较小,按药典规定量长期服用不造成肾损害,较大剂量则对肾脏有较轻微影响[6]。采用经典和常规的急、慢性毒性实验方法,都可得出:在中医辨证论治理论指导下按《中国药典》规定的广防己剂量来应用是安全的[7]。含马兜铃酸的草药在印度、日本、朝鲜、韩国、欧洲、美洲都有很长的使用历史,但医学文献中并没有关于此类草药可以引起泌尿系统癌症的报道[8]。崔太根等[9]用《中国药典》规定剂量的关木通给大鼠灌胃,进行了2个月的观察,结果该组的血肌酐、尿酶、尿糖和尿蛋白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光镜下亦未能发现明显的肾小管间质病变,纤连蛋白在肾间质的分布完全正常。

    3 结论

    药物的双重性是药物作用的基本规律之一,药物的毒性也是这样,在过量使用的情况下均会表现出其特定的器官毒性。传统医学对中药的毒性早有记载。《素问·五常政大论》中指出:“能毒者以厚药,不胜毒者以薄药”;“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无毒治病十去其九”;更为重要的是,应该认识到药物的有毒无毒是相对的,用的合理都是良药,乌头、砒石不也可为良药乎,相反人参滥用亦能致人于非命。药物不良反应是指按正常用法、用量应用药物预防、诊断或治疗疾病过程中,发生与治疗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其特定的发生条件是按正常剂量与正常用法用药,在内容上排除了因药物滥用、超量误用、不按规定方法使用药品及质量问题等情况所引起的反应。含马兜铃酸类的中药确实对肾脏有损害作用,用之宜慎。

    【参考文献】

    1] 李永明.对比利时肾病(中草药肾病)成因和中药致癌之说的质疑[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2,22(2):142145.

    [2] 梅全喜,高玉桥,胡世林.应理性对待含马兜铃酸类中药[J].中国药房,2006,17(7):554556.

    [3] 俞雨生,刘红,黎磊石.急性肾衰伴咯血与滥用药物[J].肾移植杂志,1998,7(2):191195.

    [4] 吴松寒.木通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二例报告[J].江苏中医,1964,(10):1213.

    [6] 陈薇,贾波,黄秀深,等.广防己肾毒性实验研究[J].四川中医杂志,2005,23(11),3233.

    [7] 胡世林,张宏启,陈金泉,等.广防己毒性的初步研究[J].中药材,2003,26(4):274277.

    [9] 崔太根.药典法定剂量关木通对大鼠肾功能及间质结构影响的研究[J].中华肾脏病杂志,2000,16(2):106.

    ↑上一篇:中药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及对策
    ↓下一篇:中药制剂在临床应用中的不良反应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