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中药学》

    中药灌肠加消癥散外敷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与护理

    发表时间:2012-12-21  浏览次数:1002次

    作者          作者单位

    陈凤宝  咸宁市中医医院,湖北 咸宁 437100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2002年6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治疗慢性盆腔炎126例,年龄20~50岁,其中20~30岁20例,31~40岁84例,41~50岁22例,平均年龄36岁。

    1.2 治疗方法

    主要用于少腹疼痛时作,或严重痛经,如伴有输卵管炎、积水、盆腔结缔组织广泛粘连者,①灌肠法,取三棱、莪术、川楝子、玄胡、丹参、路路通15g、皂角刺10g、败酱草20g、红藤30g,少腹冷痛明显者去红藤、败酱草,加桂枝、小茴温通之品,将药物浓煎80~100ml灌肠液,选16号导尿管代替肛管,其余用物同传统低压保留灌肠,嘱病人排尽二便,取左侧卧位,松肛、导尿管插入深度约15cm,每晚1次,经期停用,月经干净3~5天开始灌肠,连续3个月为1疗程,②消癥散外敷法,取千年健、追地风、透骨草、制乳没、当归等组成,消癥散每250g1份,装入沙布袋中封口,同时蒸15min,敷包用完后凉干,可反复使用15天,10天为1疗程。

    1.3 疗效标准

    痊愈:临床症状及体征全部消失,原不孕经治疗后妊娠,B超检查子宫直肠凹液性暗区消失,停药后半年无复发;显效:临床症状及体征基本消失,B超检查子宫直肠凹液性暗区明显减少;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B超检查子宫直肠液性暗区减少;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B超检查子宫直肠凹液性暗区无变化。

    2 结 果

    痊愈38例占30.2%,显效52例占41.3%,好转30例占23.8%,无效6例,占4.8%。

    3 护理体会

    (1)慢性盆腔炎为妇科常见病之一,由于病程长,反复发作,常规抗生素治疗欠佳或无效,对此类病人应注意关心体贴,经常和她们谈心,用已治愈的病例进行启发,使其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耐心解释中药灌肠及消癥散外敷的目的和方法外,还应认真倾听病人的主诉,了解其心态,解除病人顾虑,能以最佳的心态积极配合接受治疗。

    (2)密切观察病情,注意观察腹痛部位,轻重程度,白带气味、色、质、量和面色、出汗、二便、体温、舌象、脉象的变化,做好记录。

    (3)注意事项:灌肠治疗安排在晚睡前进行,并排空二便,让病人无便意,易保留,正确指导病人采取合理卧位,以保证药物顺利进入直肠,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另外保留灌肠的温度宜控制在36℃~39℃,因温度过低可致肠痉挛,或加重腹痛,温度过高引起肠粘膜烫伤,治疗期间禁食生冷、刺激性食物,以免肠蠕动增强,影响药物停留,多做缩肛运动,减轻导管刺激。

    (4)敷包时患者需平躺向上,暴露敷药部位,用温水将局部擦净,将装入纱布消癥散蒸好,敷包固定下腹部防止脱落影响效果,月经期停用。

    ↑上一篇:痛经的中医辨证护理
    ↓下一篇:抗凝溶栓联合中药封包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护理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