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中药学》

    汪慰寒教授治疗病毒性心肌炎经验

    发表时间:2012-12-21  浏览次数:1014次

    作者                作者单位

    何红涛   河北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北石家庄 050011

    武蕾     河北省中医院心血管内科,河北石家庄 050011

    1 急性期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为主

    汪教授认为,病毒性心肌炎急性期的病因病机为温热毒邪由鼻咽或卫表而入,肺卫不宣,热毒不解,逆传心包。热毒侵心是本期的关键,故治疗以清热解毒、凉血活血为主。汪教授自拟方治之。药物组成:金银花、黄芩、板蓝根、紫花地丁、生地黄、牡丹皮、赤芍药、丹参、葛根、枳壳、郁金、炒麦芽等。加减:咽喉疼痛加木蝴蝶、锦灯笼;热重加石膏;咳嗽多痰加鱼腥草、川贝母等。据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证实,方中金银花、黄芩、板蓝根、紫花地丁、鱼腥草等均具有明确的抗病毒作用[1]。汪教授认为,本期治疗以祛邪为主,解毒祛邪一定要彻底,不应因肺卫表证的消除而过早弃用解毒之剂,务求彻底清除隐患,以免温热毒邪留恋心肺,使病情反复。

    2 恢复期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为主

    汪教授认为,病毒性心肌炎恢复期温热毒邪犯心,损伤心气,烧灼心阴而多表现为气阴两伤、瘀血阻滞。治宜益气养阴,活血化瘀。药用:黄芪、麦门冬、丹参、赤芍药、川芎、红花、当归、葛根、枳壳、郁金、炒麦芽等。加减:虚烦失眠加炒酸枣仁、百合;兼水肿加茯苓皮、桑白皮。方中黄芪是补气要药。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黄芪具有抗病毒、调节免疫功能,可诱导体内生成干扰素,加强心肌收缩力,对缺血、缺氧及感染病毒的心肌具有保护作用[2]。有研究还发现,黄芪对急性柯萨奇B3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中的病毒RNA复制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和减轻心肌病理改变的作用[3]。汪教授指出,病毒性心肌炎后期心肌内病毒持续存在,免疫失调,黄芪作为既能抗病毒又能调控免疫功能的药物,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3 慢性期以益气养阴或温阳益气为主,佐以活血化瘀、养心安神

    3.1 气虚血瘀 治宜益气活血通络。予生脉饮合血府逐瘀汤加减。药物组成:人参、麦门冬、丹参、赤芍药、桃仁、红花、当归、桂枝、郁金、炒麦芽等。

    3.2 阴虚内热 治宜养阴清热。予补心汤加减。药物组成:生地黄、玄参、丹参、天门冬、麦门冬、酸枣仁、柏子仁、当归、茯苓等。气虚加太子参、黄芪;火旺可加黄连、竹叶。

    3.3 心阳不振 治宜温阳益气。予参附汤加味。药物组成:人参、制附子、桂枝、甘草、白术、干姜、补骨脂、仙茅、淫羊藿等。

    4 可演变为慢性扩张型心肌病,侧重益气活血利水

    汪教授指出,少数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由于失治、误治等原因,可演变为慢性扩张型心肌病。汪教授认为,慢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临床多表现为气虚血瘀水停,故治疗侧重于益气活血利水,药用:西洋参、丹参、川芎、赤芍药、红花、降香、枳壳、郁金、茯苓皮、牡丹皮、桑白皮、泽泻等。加减:气虚明显加黄芪;心悸甚加生龙齿、紫贝齿等。

    5 活血化瘀贯穿始终

    汪教授认为,温热毒邪既伤心体又伤心用,致心气不足,血行鼓动无力,血流不畅而形成瘀血。瘀血阻塞脉络,进一步使气血滞涩不畅,加重病情,瘀血不仅是病毒性心肌炎病程中的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加重病情的重要因素。因此,汪教授认为瘀血存在于病毒性心肌炎发生发展的全过程,活血化瘀应贯穿治疗的始终。现代药理研究亦表明,活血化瘀药物能改善炎性病灶的血液循环,促进炎症病灶的吸收及损伤组织的修复,调整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等[1]。通过多年大量的临床观察,汪教授认为,活血化瘀药物对病毒性心肌炎所致心脏扩大有回缩功效,并具有显著改善左心室功能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高学敏,钟赣生.实用中药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53-208,551.

    [2] 吴发宝,陈希元.黄芪药理作用研究综述[J].中药材,2004,27(3):232-235.

    [3] 李双杰,张召才,陈瑞珍,等.黄芪甲甙治疗BALB/C小鼠CVB3病毒性心肌炎疗效研究[J].中华实用中西医杂志,2004,17(5):681-683.

    ↑上一篇:李英杰主任中医师治疗脾胃病经验
    ↓下一篇:我国中药业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