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护理体会

    发表时间:2014-09-23  浏览次数:1910次

    西医无法完全根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阻肺),经过西医治疗的患者,病情易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痛苦。近年来,我院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方法进行辅助治疗慢阻肺,取得一定的临床效果[1]。为进一步探讨分析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的临床护理体会,特选取2012年至今我院收治的280例慢阻肺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其分析后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2年1月至今在我院接受治疗的280例慢阻肺的患者,其中男180例,女100例,年龄28~75岁,平均57岁。经过内科慢阻肺诊断标准确诊为慢阻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研究对象平均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140例。试验组中男92例,女48例,年龄28~72岁,平均(58.31±1.38)岁。对照组中男88例,女52例,年龄29~75岁,平均(57.31±1.49)岁。两组患者在习惯上均无明显差异,配合治疗,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并进行相应的护理措施。试验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措施辅助治疗慢阻肺,具体方法如下。

    1.2.1中西医结合治疗:根据患者需要给予氧气疗法,每天至少吸氧12 h。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服用熬制中药的方法对患者进行辅助治疗。所采取的中药均为化痰祛湿类的中药,患者每日服用,连续服用2个月。

    1.2.2护理措施:保持病室光线适宜,温度22~24℃,湿度维持在50%~55%,保持病室安静,有助于患者休息。嘱咐患者每天多次饮水,每次饮水量不宜过多。进食高蛋白、高维生素、低盐的易消化的软质饮食,少食多餐。夜间患者做到走路轻,以保障患者充足睡眠,戒烟忌酒,不饮用刺激性的饮料,不吃煎烤、油炸类食物,养成规律良好的生活习惯。患者在护士指导下进行呼吸功能恢复训练。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多陪伴患者,与患者交流,并鼓励患者家属陪伴患者,最大程度上满足患者的需要。经常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及时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患者进行运动干预,以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促进患者早日恢复身心健康。

    1.3疗效评定标准[2]: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参照中医病症诊断标准。治愈:咳嗽、咳痰、喘息等症状完全消失,血气分析值恢复正常;显效:慢阻肺临床症状明显缓解,病灶范围大小明显缩小;有效:咳嗽、咳痰、喘息缓解,肺部病灶大小缩小;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甚至病情恶化。总有效率=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统计分析时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用t检验比较组间,用χ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试验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8.5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情况[例(%)]

    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试验组14080(57.14)33(23.57)25(17.86)2(1.43)138(98.57)对照组14035(25.00)30(21.43)38(27.14)37(26.43)〖〗103(73.57)

    3讨论

    近几年来,由于环境的严重污染和人类不良的生活饮食习惯,导致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发病率逐年攀升,慢阻肺已经逐渐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对慢阻肺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后,在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最大程度地护理干预,通过呼吸功能训练,有效改善了患者肺部呼吸功能,患者能够有效咳嗽、咳痰等,提高患者呼吸能力,有助于患者病情的好转。通过饮食和运动的护理干预,患者机体摄入足够的营养,供给机体代谢,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促进患者病情恢复[3]。提高心理护理,更加加强患者战胜疾病的信心,配合各种治疗。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总有效率(98.57%)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57%),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经过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措施后,对于有效治疗慢阻肺疾病具有积极作用,临床总有效率更高,促进患者恢复身心健康。

    综上所述,对慢阻肺患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护理措施后,临床总有效率更高,患者呼吸功能得到明显改善,临床症状明显消失,患者生活质量显著提高,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应该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4参考文献

    [1]文艺.中西医结合治疗再生障碍性贫血的临床护理路径[J].国外医药抗生素分册,2013,34(6):57.

    [2]吴晶,高轶峰,张军.中西医结合治疗老年人慢阻肺[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10(7):57.

    [3]代拥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阻肺稳定期4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267.

    [收稿日期:2014-01-20编校:陈伟/郑英善]

    ↑上一篇:细胞自噬在肝纤维化中的作用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病急性发作期痰浊壅肺证58例临床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