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药联合治疗肛门湿疹的临床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4-03-11  浏览次数:1420次

    肛门湿疹是皮肤科常见的一种过敏性皮肤病,以瘙痒、有分泌物渗出、皮疹呈多形性、易复发为主要特点,任何年龄的人均可发生[1]。他虽不会传染,但是会给患者带来很大的痛苦,所以有效治疗肛门湿疹极为重要。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瘙痒、分泌物增多、便秘和腹泻等症状,慢性肛门湿疹还伴有肛周皮肤潮红,结痂,变厚、变粗,呈苔藓状变或皲裂。临床上患者因瘙痒剧烈、反复发作、病程缠绵而非常痛苦。此病的病因分内、外两大类:外因多由感受风、湿热、虫毒搔扰等;内因常为脏腑虚弱,血虚、风燥、湿热下注等所致[2]。笔者研究了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肛门湿疹的病例,结果表明临床疗效令人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皮肤科于2012年6月~2013年1月期间收治并确诊为肛门湿疹的患者52例,随机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患者有26例,男13例,女13例;年龄17~43岁,平均24.2岁;病程18 d~10个月,平均4个月。对照组患者26例,男13例,女13例;年龄18~40岁,平均22.1岁;病程17 d~11个月,平均4个月。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在病情程度、年龄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所有接受本项研究的患者均符合肛门湿疹诊断标准,慢性湿疹可能最初则为慢性,亦可能为急性湿疹不愈所致。肛门湿疹临床上主要表现为局部皮肤瘙痒、分泌物增多、便秘和腹泻等症状,慢性肛门湿疹还伴有肛周皮肤潮红,结痂,变厚、变粗,呈苔藓状变或皲裂,患者因瘙痒剧烈、反复发作、病程缠绵而非常痛苦。此病病程较长,常延久不愈,反复发作。经中医诊断属血虚风燥型,常伴有形体消瘦,脉沉细,舌淡苔白。

    1.3治疗方法:对照组患者接受西医常规治疗:外涂派瑞松软膏,每次适量,2次/d;口服西替利嗪片,10 mg/次,1次/d。试验组患者在接受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另接受中药熏洗:配方为:花椒5 g,黄柏、防风、制大黄、丹皮、地肤子、荆芥、丹参、白鲜皮各14 g,土茯苓、虎杖各21 g。1剂/d,分2次各煎取药液480 ml后混合。用药时需加适量温开水稀释,注意水温调节。坐盆14 min/次,3次/d,埋入药液入肛门部内。两组均治疗3个疗程,3周为1个疗程。

    1.4疗效判定:患者接受治疗治疗后2~3个月内皆接受随访,观察其疗效,对比中医症征积分表(SSTCM)的积分变化。通过《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来评价其疗效。可分为无效:治疗后症状与体征无改善;有效:治疗后症状及皮肤损害有改善;显效:症状消失,皮肤恢复正常;总有效率=显效+有效。

    1.5统计学方法:本试验所得数据皆运用SPSS 16.5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评分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χ2检验比较定性资料,t检验测试定量资料,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分析,试验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为84.61%,对照组为69.23%,试验组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表1。

    3讨论

    现代医学认为湿疹是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变态反应性皮肤病。肛门湿疹的治疗原则应根据致病的不同原因和局部改变,进行合理的整体治疗和对症处理[3]。肛门湿疹病病程较长,常延久不愈,反复发作,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治疗时我们应该尽可能追本溯源、找出病因,在其基础上针对特定的因素进行改善。诸如改变患者的饮食习惯、作息起居、工作环境等,因为它们均有可能诱发湿疹的产生。另外对易引起湿疹的其他疾病(如便秘、肛裂、混合痔等)应予以重视。西药(如激素类乳膏和葡萄糖酸钙注射液)治疗急性肛门湿疹虽然表面有一定的效果,但并不能根治,而且有可能在治疗时损伤其他组织和机体功能。对于瘙痒严重的患者给予盐酸异丙嗪片,抗组织胺类药物如扑尔敏以止痒,虽然表面上疗效较好,但存在不良反应较多、损伤周边组织、易复发等缺点。通过对试验结果的分析可以看出,对照组患者的症状治疗后明显改善。这说明在一定程度上,常规西医治疗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通过对比可以看出,试验组患者情况比对照组好很多,说明中西药联合治疗效果相比常规西医治疗效果更好,更能改善患者病情和生活质量。对于湿疹的治疗,西医以对症治疗为主,采用消炎、抗过敏的方式,疗效不甚理想。中医则根据患者的体质,通过辨证论治,纠正体质偏差,恢复机体阴阳平衡,因而能在治病的同时也改善体质,达到标本兼治的目的。例如经络穴位介入自血疗法抽取患者自身静脉血注射于特定穴位,激活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反应[4]。通过这种方法对人体脏腑功能进行调节,促进免疫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机体免疫力。通过临床研究检验,中西医结合治疗肛门湿疹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值得推广。学者认为,肛门湿疹按照中医的范畴属“风湿疮”、“浸淫疮”、“顽癣”。是由于湿热下注,血虚挟风所致。治疗应以清热去湿,疏风止痒为主要原则。参考裴国良等人的研究,本研究采用中药熏洗疗法。熏洗剂药方中防风、荆芥能祛风利湿,湿净风去则渗出、瘙痒自愈;丹参长于养血活血,丹皮长于凉血散瘀,两药并用,可清血热、行湿滞而止痒;地肤子白鲜皮燥湿清热,大黄、土茯苓、黄柏解毒祛湿,因而能有效止痒;加用花椒又可促进经皮渗透,增强药效。综上所述,中西药联合治疗肛门湿疹较单一诊疗方法有更好的疗效,更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故此方法适合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4参考文献

    [1]喻宁,高虹,肖泳.中西医结合护理痔疮术后肛门湿疹58例的体会[J].重庆医学,2010,39(9):1167.

    [2]段德鉴,唐吉云,田斌,等.创伤后湿疹42例的临床分析[J].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08,22(3):162.

    [3]王占威.中药外洗治疗肛门湿疹40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3(9):128.

    [4]裴国良,李爱军.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肛门湿疹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09,31(8):1192.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过敏性鼻炎40例
    ↓下一篇:中西医综合治疗肛隐窝炎临床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