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中西医结合》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发表时间:2014-02-24  浏览次数:1419次

    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为常见的眼病,其也被称作Eales病,青年男性发病居多,通常双眼发病分先后,有着较高的致盲率。 2002年2月~2012年2月共收治36例视网膜静脉周围炎患者,对其实施中西医结合治疗法,疗效良好,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36例患者,男28例,女8例,年龄19~26岁,平均28.12岁。这其中有26例(72.22%)为30岁以下患者;8例为双眼患病者,28例为单眼患病者;2 d~3个月的首次就诊时间,由于对侧眼玻璃体出血而就诊的患者7例,22例患者反复出血。0~3 次的前玻璃体治疗出血次数,在就诊前已进行过中医或西医治疗 2~3个月以上的患者为16例,无法控制病情,仍有复发性出血。

    1.2 诊断标准[1]:偶然有患者下降视力略有光感的症状出现,或者双眼发病的轻重不一样;视网膜周边小静脉有扩张纡曲、扭曲的现象,在血管旁边产生白鞘或呈白线的症状。在浅层视网膜的病变区有出血情况和黄斑囊样水肿产生,并有累及黄斑于缺血区形成,视力降低明显,有程度不一的出血现象在玻璃体反复发作。在视网膜荧光血管产生了造影:小静脉受累后有管壁染色情况产生,渗漏荧光素,扩张毛细血管,有微血管瘤可见,无灌注区的周边大片毛细血管和新生血管严重荧光素渗漏。

    1.3 全身病变:6例为肺结核病患者;2例为颈淋巴结核患者; 10例为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却没有结核病灶出现的患者;其他患者则全部为不明病因者。

    1.4 治疗方法

    1.4.1 中药治疗:阴虚火旺属于临床常见类型,因热迫血妄行而导致出血,可先采用滋阴降火法,药方以知柏地黄汤加减(茯苓 15 g、知母15 g、山药12 g、生地12 g、川楝子12 g、泽泻10 g、旱莲草10 g、丹皮9 g、茜草炭9 g、黄柏9 g、白芨9 g)。如果有鲜红血色见眼底,可加地榆炭10 g,把丹皮增到12 g;暗红血色见眼底,加丹参18 g、红花15 g、郁金12 g、生蒲黄9 g;若大部分出血被吸收且玻璃体较重混浊患者,可分别加海藻和昆布各 12 g;对于反复出血患者,可加白芨9 g、仙鹤草12 g。

    1.4.2 西药治疗:当患者身上有结核或结核菌素实验阳性等症状出现,可采取口服雷米封,按3次/d,1次/10 mg。若患者有颞动脉炎症状,可采用口服糖皮质激素等方法治疗。应在静止出血之后,以安妥碘2 ml,1次/d进行肌内注射。

    1.4.3 激光治疗:毛细血管无灌注区、渗漏区和新生血管等都属于视网膜光凝范畴之内。对眼底散瞳情况于治疗后应检查,发现有荧光造影症状出现在新病灶者身上,则可采用对造影结果或新渗漏区进行重复治疗的方法为。

    1.4.4 玻璃体切除术:这一治疗方法是针对玻璃体内存在大量积血,患者有病程达到3个月以上,玻璃体内吸收不明显及存在有牵拉条索情况。

    1.5 疗效标准[1]:治愈:当恢复视力达到患病前标准或者彻底吸收了玻璃体出血,把眼底出血及渗出物彻底吸收,明显减轻了充血、血管扩张和迂曲。显效:视力获得4行以上的提高,自我感觉没有症状,玻璃体内出血基本被吸收,充血、血管扩张和迂曲有所减轻。有效:视力获得1行以上的改善,也吸收了一些玻璃体视网膜出血。无效:视力无改变或减退,玻璃体视网膜出血无吸收或加重。

    2 结果

    本组36例患者均治疗,治愈17例,占47.22%;显效11例,占30.56%;有效6例,占16.67%;无效2例,占5.56%,总有效率为94.44%。在治疗过程中反复出血的患者有19例,复发率为 52.78%;其中复发2~3次的患者为16例,复发4次为3例,转院行玻璃体切割术的5例。15例已行单纯中医或西医治疗过的患者中,14例为有效以上,占93.33%。

    3 讨论

    当存在视网膜静脉周围炎病因不明,目前比较流行的观点是因为特发性闭塞性血管病变而形成,对视网膜周边部位产生影响,也因而出现了旁白鞘或呈白线于血管旁,并且有大片毛细血管及形成新生血管生于无灌注区广泛的周围[2]。比较可行的方法为凉血止血法。回顾本组观察的结果,对玻璃体视网膜出血所采取的单一法治疗治疗,存在吸收时间过长的缺点,而且对严重患者难以彻底吸收。以中药来吸收出血的效果良好,有利于疗程的缩短,从治疗视网膜光凝来看,若治疗早,就可能降低其复发的几率。同时也可促使视网膜氧耗、视网膜光凝无灌注区的渗出和血管渗漏等情况的不再出现,炎性反应的发展得到控制,使视网膜缺氧状态得到改变,并能有效阻止新生血管的产生,也可能极大的降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可能性。

    以观察结果分析,以中药联合治疗视网膜光凝疗效确切,比单一治疗法效果好。

    4 参考文献

    [1] 黄叔仁,张晓峰.眼底病诊断与治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4. [2] 葛 坚.眼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33.

    ↑上一篇:中西医综合治疗肛隐窝炎临床疗效观察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80例老年性阴道炎的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