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中西医结合》

    小儿慢性鼻窦炎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发表时间:2012-12-28  浏览次数:1261次

    作者                    作者单位

    刘波            辽宁辽东学院医学院耳鼻喉科

    作者将儿童慢性鼻窦炎分为慢性鼻窦炎和复发性急性鼻窦炎两种,慢性鼻窦炎是指连续药物治疗3个月,症状和体征仍旧存在者;复发性急性鼻窦炎指药物治疗3~4周有效,但每年有3~4次急性发作者。作者于2006年1月至2009年2月间应用中西医结合综合疗法治疗小儿鼻窦炎20例,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科2006年1月至2009年2月间就诊的小儿慢性鼻窦炎患者20例,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3~14岁(平均9岁)。病程3个月~5年(平均2.3年)。双侧鼻窦炎11例,单侧鼻窦炎9例;单纯上颌窦炎12例,上颌窦炎合并筛窦炎5例,合并筛窦炎2例,合并后鼻孔息肉并上颌窦炎1例。所有患儿均及时治疗并跟踪随访。

    1.2 慢性鼻窦炎诊断标准[1] 临床症状为持续性鼻塞,大量粘脓涕,或伴有头昏、头痛、记忆力减退、嗅觉减退或丧失。体征为中、下鼻甲肿大,或中鼻甲息肉样变,中鼻道或嗅裂有粘浓涕或伴有息肉生长。鼻窦CT或X线检查示窦腔黏膜肿胀肥厚,窦腔密度增高。

    1.3 治疗方法 本组20例小儿慢性鼻窦炎中,后鼻孔息肉合并上颌窦炎1例行后鼻孔息肉摘除术后继续治疗上颌窦炎,对其余19例除短期应用抗生素外全部采用局部治疗,应用中药雾化吸入、负压置换术,7岁以上患儿选用或加用上颌窦穿刺冲洗术,19例并配合中药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口服治疗。(1)鼻部中药雾化吸入治疗:1次/d,1次20min,5d为1个疗程,一般需1~2个疗程;(2)负压置换术:0.5%麻黄素及地塞米松,对上颌窦炎或合并筛窦炎的患儿施行,隔日1次治疗,尤其对5岁以下不能接受上颌窦穿刺冲洗术者更为合适[2];(3)上颌窦穿刺冲洗术:对患有慢性上颌窦炎的年龄较大儿童选用此法,本组做上颌窦穿刺冲洗术患儿最小7岁,冲洗后注入8万U庆大霉素溶液加1.0ml甲硝唑及5mg地塞米松;(4)服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应用上面方法治疗1~2个疗程后,改用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中药口服,1剂/d,水煎分2~3次服用,10d为1个疗程。

    2 结果

    治愈(头痛、鼻塞、流脓涕症状消失,鼻道、嗅裂处无脓性分泌物,鼻窦X线或CT检查正常)15例,好转(上述症状减轻,鼻道、嗅裂脓性分泌物减少,鼻窦X线或CT检查基本正常)3例,无效(上述症状无改善,鼻道、嗅裂脓性分泌物不减或增多,鼻窦X线或CT检查不变)2例。总有效率90%。

    3 讨论

    现代研究认为,慢性鼻窦炎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全身免疫力低下、机体变态反应性增强、局部致病菌感染、窦口鼻道复合体畸形等因素[3],一旦鼻黏膜肿胀,即可导致鼻窦炎而形成恶性循环。小儿鼻窦炎常发生于学龄前及学龄期(5~9岁),几乎均为上颌窦炎及筛窦炎,蝶窦炎及额窦炎罕见。小儿慢性鼻窦炎常伴有临近器官的病变,如中耳炎、腺样体肥大、哮喘或支气管炎等[4]。对于中耳炎及支气管炎等其他疾病的患儿应常规检查鼻部,以提高小儿鼻窦炎的诊断率,以免迁延为慢性或合并其他并发症,带来治疗困难。

    复发性急性鼻窦炎可选用静脉滴注二代头孢菌素,而对慢性鼻窦炎抗生素的治疗疗效不明显,对反复迁延或重症鼻窦炎一般滴鼻药又很难进入鼻窦内,所以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和不同鼻窦炎做出不同方案。此时应用鼻腔局部中药雾化吸入治疗显得格外重要,因为中药的苍耳、白芷、双花等有收敛充血鼻腔黏膜的作用,能改善鼻腔通气,促使窦口充分引流。

    小儿慢性鼻窦炎主要以保守治疗为主,上颌窦冲洗术治愈率较高,应积极采用;负压置换术和上颌窦穿刺冲洗术是局部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重要方法;辅以中药治疗,能收到更好效果。在治疗慢性鼻窦炎患儿时应注意变态反应因素的存在,局部加用激素治疗效果更佳[5]。

    小儿慢性鼻窦炎急性发作期使用抗生素、鼻腔滴减充血剂和鼻内应用糖皮质激素治疗的剂量、时间要足够。因鼻窦炎的常见致病菌对青霉素耐药率不断增加,目前有25%~50%的菌株相对或高度耐药。二代头孢菌素,如头孢呋辛和头孢丙烯等对产酶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位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有较好疗效。当发生反复迁延或重症鼻窦炎时,应考虑致病菌可能为厌氧菌,此时可联用甲硝唑和其他广谱抗生素治疗。抗炎成为治疗小儿慢性复发性鼻窦炎的关键环节[6,7]。

    小儿慢性鼻窦炎辅以中药治疗,用苍耳、白芷、双花等中药作雾化吸入,有收敛充血鼻腔黏膜的作用,并能改善鼻腔通气,促使窦口充分引流,并可避免激素和减充剂的副作用,再口服玉屏风散合苍耳子散加减有更好疗效。玉屏风散出自朱丹溪《丹溪心法》,由黄芪、白术、防风组成,是扶正固本的经典方,现代药理研究证明,玉屏风散主要成分具有不同程度的抗炎、抗病毒作用。苍耳子散源于《济生方》,为中医治疗鼻炎、鼻窦炎的主要方剂,具有散风除湿、宣通鼻窍之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具有抑制病原微生物作用,苍耳子、辛夷、白芷、薄荷均有一定的杀菌抑菌作用,辛夷挥发油中的柠檬醛、丁香油、酚等生物碱有收敛、保护鼻黏膜,促进黏膜分泌物的吸收,减轻炎症的作用。诸药合用,能扩张鼻腔黏膜毛细血管,增进血液循环,改善病损组织缺血缺氧状态,促进病变组织恢复。对于本组中鼻甲息肉样变、钩突肥大或中鼻道有息肉的2例患儿,上述治疗无效,可以考虑全麻下鼻内窥镜手术,手术的原则是小范围、精细、微创。

    总之,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治疗与成人治疗应区别对待,治疗以中西医结合药物为主,手术应严格掌握其适应征。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耳鼻喉科分会、中华耳鼻喉科杂志编委会.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分型分期及内窥镜鼻窦手术疗效评定标准.中华耳鼻喉科杂志,1998,33(3):134.

    2 徐霞.小儿鼻窦炎行正负压置换疗法及相关问题.医学理论与实践,2004,17(2):198~199.

    3 黄选兆,汪吉宝,编.实用耳鼻喉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14~219.

    4 许亚娣.儿内科与小儿鼻窦炎(附108例报告).浙江临床医学,2007,9(1):88~89.

    5 张晓玲,高岚.小儿鼻窦炎的临床诊治与分析.中国妇幼保健,2006,21:67~68.

    6 于波.反复呼吸道感染与小儿鼻窦炎的关系探讨.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7,24(2):313~314.

    7 骆青.儿童慢性上颌窦炎20例诊治体会.浙江临床医学,2001,3(6):48~49.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