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42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2-12-19  浏览次数:1196次

    作者                         作者单位

    耿怀梅           (陕西省榆林市定边县贺圈镇卫生院,陕西 榆林 718600)

    慢性盆腔炎就是发生在女性内生殖器官及其四周结缔组织、盆腔腹膜所发生的慢性炎症性病变,它有很高的发病率,而过程漫长且不易治愈。现将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取得的满意疗效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资料共计84例,均为2010年1月~2011年1月我院治疗的慢性盆腔炎患者,年龄22~49岁,平均(35.9±3.1)岁,病程5个月~7年,平均3.2年。随机分为观察组42例(中西医结合治疗)和对照组42例(单纯西医治疗),两组在年龄、病情、病程等方面相比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可以被诊断为是慢性盆腔炎患者的标准有以下几点:①具有急性盆腔炎或者是连续发生不孕的病史;②长期出现下腹坠胀、腰酸、性生活或者是月经期劳累后导致症状加重等现象;③平常有较多的白带,有些人还会出现失眠和全身乏力的现象;④通过妇科检查后,发现子宫活动差、压痛不明显、条索状的附件,宫旁组织变成了片状且厚度增加、变硬、压痛(+);⑤B超检查后发现附件有炎性包块。

    1.3 治疗方法:观察组:月经来潮第1天以250 ml 5%的葡萄糖液加0.2 g的左氧氟沙星和200 ml替硝唑注射液依次静脉点滴,需要连续3个疗程的治疗,连用7 d,1次/d。同时于月经干净3 d后服盆腔消炎方加中药灌肠治疗,连续3个疗程,10 d为1个疗程,1次/d。盆腔消炎方是:赤芍,丹皮和延胡索各15 g,桃仁和败酱草各20 g,泽泻和川楝子各10 g,蒲公英和紫花地丁各30 g,还有生甘草5 g。中药保留灌肠方是:红藤30 g,蒲公英20 g,败酱草30 g,赤芍15 g,紫花地丁30 g,三棱15 g,桃仁15 g,还有莪术15 g,对它们进行水煎,将其浓缩到150 ml,药的温度要掌握在36~39摄氏度,每天晚上在睡觉前经过排便后侧卧于床上,把灌肠导管慢慢地插在肛管14~18 cm处,滴速要控制在每分钟60~90滴,连续10 d,平卧2~4 h,并保留6~8 h。治疗期间禁用其他抗生素及不能吃辛辣刺激的食物,还要防止劳累。对照组;月经来潮第1天以250 ml的葡萄糖液加.0.2 g左氧氟沙星和200 ml替硝唑注射液依次静滴,1次/d,连用7 d为1个疗程,连续3个疗程治疗。

    1.4 疗效判定准则:治愈:症状、体征消失,盆腔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都没有不正常的现象;显效:全身症状明显好转,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都表明包块有缩小现象;无效:没有改善自觉症状,和以前相比,妇科检查和B超检查没有任何变化。

    2 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4%(40/42),对照组为78.57%(33/42),两组的总有效率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炎症治疗的不彻底以及各种妇科小手术后,残留在阴道或宫颈的病原体,都可以发生感染从而导致慢性盆腔炎。病变主要局限于附件、盆腔腹膜及子宫周围的韧带组织由于炎性反应反复刺激,致使组织增生,纤维化,子宫韧带变硬、挛缩,盆腔黏连,大部分患者盆腔内仅有少量致病菌残存,所以用抗生素治疗难以达到良好疗效,停药后症状又重新出现,且长期使用抗生素易造成体内菌群紊乱,从而使症状加重。以中医的角度看,慢性盆腔炎被“滞下”和“症积”包含着。“滞下”就是带下量多且呈黄色,并有臭味,感觉腹腰坠痛但碰不到盆腔包块的现象,而有包块的被称为“症瑕”。性生活不洁以及手术后的损伤,是导致带下的的原因,因为湿邪潜入体内,蕴而化热,对任脉带脉具有伤害性。湿热如果蔓延到胞脉,就会导致气滞血瘀,从而积结成症。张山雷在《沈氏女科辑要笺正》中说道:“湿热则今病最多。……其所下者,比秽浊腥臭,严重的会皮肤湿痒,淫溢欲腐。”而《景岳全书·妇人归》也指出了:“淤血留滞作症,唯妇人有之,其证则或由经期,或由产后,凡内伤生冷,或外受风寒,或喜怒伤肝,气逆而血流,或忧思伤脾,气虚而血瘀,……总由血动之时,余血未净,而一有所逆,则留滞曰积,而渐以成症矣。”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知道,导致慢性盆腔炎的形成因素有很多,比如湿热下注或湿毒入侵、客于胞宫、脉络受阻、气血不行、淤血内滞等。所以要采取一些盆腔消炎的方法:清热利湿、化瘀散结、理气行滞和扶正固本等,而中药保留灌肠的药液可以对子宫组织起到直接的作用,达到加速局部炎症分泌物的吸收和粘连组织松懈的作用,从而缩小盆腔炎性包块或使之彻底消失,使预期的目的能够实现。

    4 参考文献

    [1] 乐 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74-275.

    [2] 郭国田,张华.穴位注射治疗慢性盆腔炎56例疗效观察[J].吉林中医药,2005,25(8):34.

    [3] 田 莹.中医多途径给药治疗慢性盆腔炎41例疗效观察[J].新中医,2005,7(1):14.

    ↑上一篇:脑卒中患者躯体移动障碍的中西医结合康复护理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30例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