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中西医结合》

    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效果观察

    发表时间:2012-12-18  浏览次数:1060次

    作者              作者单位

    李宛萍 747000甘肃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妇幼保健站

    资料与方法

    2008~2009年收治孕37~49天,自愿要求药物流产终止妊娠的17~40岁健康妇女中,因药流术后阴道流血超过10天,彩超显示宫腔内蜕膜残留,面积<2.0cm,尿HCG(-),拒绝清宫且自愿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的50例患者为治疗组,另选同期同等条件的50例患者服用中药为对照组。

    方法:安宫黄体酮片2mg/片;中药应用当归15g,川芎6g,炮姜4g,桃仁9g,丹皮5g,蒲黄6g,五灵脂6g,益母草24g。用药前向患者讲明用药方法、疗效及不良反应,嘱阴道流血量增多时随时就诊;治疗组应用安宫黄体酮片10mg/次,1次/日,口服,共5天;同时服中药方剂,1剂/日,分2次餐后服,共5~10剂。对照组中药方剂,1剂/日,连用10天。

    疗效评定标准:①阴道流血停止;②彩超复查:撤退性出血后或月经来潮后宫腔内异常回声团块消失。

    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X2检验。

    结 果

    两组比较,治疗组能明显缩短阴道出血时间,排出宫腔内残留物,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显著性(P<0.05)。见表1。

    讨 论

    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终止早孕成功率高,但有少数患者出现阴道流血时间延长,宫腔内有绒毛或蜕膜残留等副作用。传统的清宫手段易引起子宫内膜炎、盆腔炎、宫腔粘连甚至不孕,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安宫黄体酮又称醋酸甲羟孕酮,其作用为增殖并迅速修复子宫内膜,使残留组织剥脱并排出,起到药物刮宫的效果。

    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在中医学属于胎死不下、恶露不绝等范畴,其发病机制为药物堕胎时胚囊坏死及胞衣滞留于胞宫,剥离时导致冲任受损,引起瘀血阻滞胞中,排出不利。治疗应及时化瘀通络,使当泻之血迅速排出体外,不致停滞而成瘀血,故用当归、川芎、桃仁、丹皮、五灵脂活血化瘀,蒲黄破血化瘀,益母草活血化瘀生新,有兴奋子宫、加强子宫节律性收缩之功,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之功,从而使妊娠产物及蜕膜组织尽快排出,所以中西医结合治疗药物流产后的阴道流血,能迅速促进妊娠产物及蜕膜组织排出,减少阴道出血时间,且方便、经济、无明显不良反应。

    参考文献

    1 傅晓敏,黄丽丽.药物流产后子宫异常出血机理及非手术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华妇产科杂志,2006,41(5):359.

    2 李承珠,杨诗春,赵凤娣,等.益母草不同剂量的药理作用与应用[J].浙江中医杂志,2002,37(6):235.

    3 林晓峰.安宫黄体酮治疗药物流产后阴道出血的效果观察[J].中国妇幼保健,2009,24(34):4942.

    4 边超英,于萍,卢明文,等.药物流产后流血时间过长58例子宫内膜病理学观察[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2,18(9):542.

    5 邱涛.药流后阴道流血时间过长的原因研究进展[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1998,6:114.

    6 韩向阳,孙静霞,韩燕燕.药物流产并发症的种类、处理和预防[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0,16(10):590.

    7 毛唯叶.中药配合治疗药物流产87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09,9(6):44. 

    ↑上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盆腔积液40例临床观察
    ↓下一篇: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不通78例疗效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