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民族医学》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治疗风湿免疫病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2-12-25  浏览次数:1907次

    作者                              作者单位

    滕红丽                    广西壮族自治区壮医医院,广西,南宁,530001

    梅云南                    湖北中医学院2008级博士研究生,湖北,武汉,430065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是壮医常用外治法,是用煮沸之壮药液加热特制之竹罐,再将竹罐趁热吸拔于治疗部位上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1]。广泛用于风湿免疫病的治疗,疗效与内治法有异曲同工之效。即采用祛风毒、除湿毒、散寒毒、消肿痛、通调龙路火路的常用壮药,如藤杜仲、山霸王、大血藤、三钱三、五爪风、三角风、八角枫、宽筋藤等。将上述适量的药物加水煮沸,投入已制好的竹罐,同煮10 min后取出备用,趁热迅速扣于选定的拔罐部位上,每次拔5~10 min,第1次拔出竹罐后即用锋利的三棱针在罐印部位重刺3~4针,迅速取热药罐再在针刺部位拔罐。如此反复拔2~3次。拔罐完毕擦净后再用药巾热敷于拔罐部位。其负压吸拔、热敷作用、拔毒消肿、促进代谢、改善营养、通龙路火路气机、壮药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是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发挥内病外治作用的基础。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可作为多种风湿免疫病的外治手段而发挥良好的治疗作用。

    1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可作为多种风湿免疫病的治疗方法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操作规范:即采用藤杜仲、山霸王、大血藤、三钱三、五爪风、三角风、八角枫、宽筋藤等,将上述适量的药物加水煮沸,投入已制好的竹罐,同煮10 min后取出备用,边拔边捞,甩净水珠,趁热迅速扣于选定的拔罐部位上,每次拔5~10 min,第1次拔的时间可短些。第1次拔出竹罐后即用锋利的三棱针在罐印部位重刺3~4针,迅速取热药罐在针刺部位拔罐。如此反复拔2~3次。竹罐上出现的白泡多的可多拔几次,直至无白泡为止。每次取罐后要用消毒卫生纸擦净后再吸再拔。拔罐完毕擦净后再用药巾热敷于拔罐部位,药巾冷了再换热的药巾(药巾为干净的毛巾浸于上述药液,捞出拧半干即成)。疗程的第1天只敷不洗,第2,3天再用药液熏洗患处。急性病程者每天拔罐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1~2个疗程;慢性病程者每2天拔罐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2~3个疗程。适用于:滚克(类风湿关节炎)、隆芡(痛风)、令扎(强直性脊柱炎)等多种风湿免疫病的治疗。壮族民间早已将壮医药物竹罐疗法用于风湿免疫病的治疗中。

    2 负压吸拔、热敷作用、拔毒消肿、促进代谢、改善营养、通龙路火路气机、壮药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是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发挥内病外治作用的基础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的负压吸拔、热敷作用、拔毒消肿、促进代谢、改善营养、通龙路火路气机、壮药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通过经络传导,调整气血归于平衡,使人体各部恢复正常功能。《中国壮医学》指出:壮医药物竹罐疗法能“祛风除湿、活血舒筋、散寒止痛、拔毒消肿、通龙路火路气机”[1] 。即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可发挥祛风毒、除湿毒、散寒毒、消肿痛、通调龙路火路等多方面的作用。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具有“对患者机体双向调节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而发挥治疗作用”、“可以改善痹证患者和血液流变学状况,提示本法治疗痹证的疗效机理之一是改善血液粘度”、“对甲襞微循环功能有改善作用,微循环功能的改善,有可能使痹证患者某些异常物质及代谢产物,如渗出液、致痛物质、免疫沉着等容易排出,起到消炎镇痛的作用”[1]。温热效应、经络传导、壮药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调节免疫、改善血液流变学、改善甲襞微循环对上述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药罐中的药物离子通过皮肤进入体内,不但增加了病灶局部有效药物的浓度,同时温热刺激扩张局部血管,促进局部和周身的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也有利于药液中的有效成分通过局部作用于全身,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3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处方遵循辨病施治原则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遵循辨病施治原则处方。如治疗滚克(类风湿关节炎)的药物竹罐疗法处方,多用宽筋藤、山霸王、铁包金、海风藤、大风艾、血风藤、鸡血藤、藤当归、藤杜仲、飞龙掌血、半枫荷、了刁竹、轮叶木姜子、肿节风、银花藤、千斤拔、土茯苓等;治疗隆芡(痛风)的药物竹罐疗法处方,多用肿节风、阴阳莲、山霸王、红鱼眼、半枫荷、两面针、忍冬藤、路路通、透骨消、鸡胶骨、过江龙、鸡血藤、钩藤、桑叶、生大黄、黑山栀、桂枝、青蒿等;治疗令扎(强直性脊柱炎)的药物竹罐疗法处方,多用九龙藤、过江龙、麻骨风、宽筋藤、肿节风、山霸王、红鱼眼、了刁竹、透骨消、伸筋草、骨碎补、藤杜仲、川断、牛大力、藤杜仲、飞龙掌血、鸡血藤、川芎、牛膝等。

    4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的用药特点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为外治法,用药量较大,一般为口服煎剂的4~5倍。在根据患者具体情况辨病用药外,在药性及常用药物上也有自身的特点。一方面,药物竹罐疗法方剂中多合用辛性药物,如丁香、白芷、肉桂、细辛、防风、麻黄等。在需散寒止痛的证候中,辛性药物的使用尤为必要。现代药理学研究认为辛味药多含有挥发性物质,易于被皮肤吸收,适合于皮肤给药[2];二是祛风毒药在药物竹罐疗法方剂中的使用,如千斤拔、秦艽、荆芥、防风、古羊藤、鸡骨香、八角枫、钻地风、半枫荷、雷公藤、宽筋藤、伸筋草、海风藤、络石藤、青风藤、吹风散、九龙藤、麻骨风等;三是除湿毒药在药物竹罐疗法方剂中的使用,如土茯苓、金钱草、车前草、萆薢、薏仁、石上柏、肾蕨等;四是散寒毒药在药物竹罐疗法方剂中的使用,如山霸王、海风藤、大风艾、血风藤、鸡血藤、藤当归、藤杜仲、飞龙掌血、半枫荷、桂枝、良姜。这与药物竹罐疗法促进代谢、改善营养、拔毒消肿、通调龙路火路的作用优势是相辅相成的。

    5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应用及研究评析

    壮医药物竹罐疗法在风湿免疫病的治疗上已取得一定的成绩和可喜的的进步,但治疗标准不统一,特别是疗效判定不一致,造成治疗结果的可信度低,因此,以壮医理论为指导,对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治疗风湿免疫病进行系统的整理和规范化研究,通过临床和实验研究规范一些有效的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方剂,通过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治疗风湿免疫病文献资料、临床资料分析,从临床角度、生活质量及患者评价等方面进行客观评价。统一其分型标准及疗效评价标准,达到治疗及用药规范化、评价客观化的目的。从而制定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治疗风湿免疫病的规范技术,为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治疗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客观依据。

    【参考文献】

    [1]黄汉儒.中国壮医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 2000:86,420.

    [2]孙水平.中草药芳香油成分的药理[J].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 1977,3: 38.

    ↑上一篇:浅谈藏医血隆病的治疗
    ↓下一篇:暂无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