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针灸推拿学》

    针灸、推拿及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发表时间:2012-12-21  浏览次数:1619次

    作者                作者单位

    于静     新疆乌鲁木齐温泉康复医院 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17

    尉金科   新疆乌鲁木齐温泉康复医院 新疆乌鲁木齐市 830017

    一: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52例中,男29例,女13例 ,年龄18-83岁,其中病程最短的2天,最长的8个月。

    二:分型:

    2.1腰椎间盘突出症临床上以后方突出最为多见,它又可分为周围型和中央型。1、周围型:脊髓突出后位于椎管后侧,突出物压迫神经根引起下肢放射性疼痛。2、中央型:髓核从椎间盘的后方中央突出,通过硬膜囊压迫神经根和马尾神经而引起神经根或马尾神经的损害。

    CT片见髓核突出分为三型:1、后正中型突出:位于硬膜囊的前方正中。硬脊膜囊、脊髓或马尾神经腹侧受压变形、移位。2、后外侧型突出:偏于一侧,出压迫硬脊膜囊、脊髓、马尾神经外,还常使一侧神经根受压、移位、侧隐窝变窄。3、外侧性突出:可突至侧隐窝、椎间孔内,也可突向椎间孔外,主要压迫神经根或神经节及后方的脊神经。

    2.2根据椎间盘突出的程度又可分为1、椎间盘膨出:椎间盘向周围均匀膨出,超出椎体边缘之外。2、椎间盘突出:椎间盘向某一局部方向突出,该处纤维环内层破裂,但纤维环外层和后从韧带保持完整。3、椎间盘脱出:髓核突破纤维环外层和后纵韧带进入硬膜外间隙。4、椎间盘游离:脱出的髓核椎间盘母体分离,落入椎管。

    三:临床表现

    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主要临床表现为:

    3.1 腰部疼痛:大多数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病人都有这一症状, 腰痛可在有明确的扭伤或外伤后出现,也可在无明显诱因的情况下出现。腰痛的范围较广泛,但主要在下腰部及腰骶部,以时轻时重的钝痛为主,急性期可有撕裂样锐痛,平卧时疼痛可减轻,久站或弯腰活动时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可使腰椎活动明显受限。上海同济医院疼痛诊疗科谢卫东

    3.2 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痛:下肢放射痛可在腰痛发生前出现,也可在腰痛发生后或同时出现。疼痛主要沿臀部、大腿及小腿后侧至足根或足背,呈放射性刺痛,严重者可呈电击样疼痛。

    3.3 下肢麻木及感觉异常:下肢麻木的发作一般在疼痛减轻以后或相伴出现,其机理主要是突出物的机械性压迫神经根的本体感觉和触觉纤维。麻木或感觉减退的区域与受累的神经根相对应。下肢的感觉异常主要是发凉,患肢温度降低,尤以脚趾末端最为明显,这是由于椎旁的交感神经纤维受刺激,引起下肢血管收缩的缘故。

    3.4 肌力减弱或瘫痪:突出的椎间盘压迫神经根严重时,可产生神经麻痹而致肌肉力量减弱甚至瘫痪。这多为腰4-5椎间盘突出,腰5神经根受压麻痹所致。

    3.5 间隙性跛行:患者行走时,可随着行走距离的增加而加重腰腿痛的症状,在休息一段时间后又可行走,再走相同的距离又出现同样的症状。这是由于腰椎间盘突出后继发地产生腰椎椎管狭窄,行走后可促使椎管内相应脊神经节的神经根部血管生理性充血,继而静脉瘀血,出现神经根炎,加重症状。

    3.6 马尾神经症状:中央型的腰椎间盘突出,若突出物较大,或椎管骨性狭窄,可压迫马尾神经,出现会阴部的麻木、刺痛,排尿、排便无力;女性可出现尿失禁,男性可出现阳萎。需手术治疗。

    四:辨证分型

    按中医理论腰痛属于筋伤范畴,通常认为是寒湿外感、湿热壅滞、 气滞血瘀等原因引起。

    4.1 寒湿外感。腰部冷痛重着,阴雨寒冷天气加重,痛处喜温,间或出现转侧不利,静卧痛势不减,体倦乏力,肢体欠温。舌淡苔白腻,脉迟紧

    4.2 湿热壅滞。此期患者腰部驰痛,痛处热感,阴雨暑热天气加重,遇冷痛减,间或出现口渴不欲饮,口苦烦热,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濡弦数。

    4.3 气滞血瘀。此期患者腰痛如刺,痛处固定,日轻夜重,痛处拒按。时或俯仰不便,转侧不利,或因跌仆闪挫,病势急暴,舌紫暗,脉弦涩。

    五:诊断标准

    诊断标准是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为依据,治愈:腰腿痛消失,直腿高抬试验70度以上,恢复正常功能及正常工作;好转:腰腿痛减轻,腰部功能活动改善;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变。

    六:治疗方法

    6.1通过电针刺、推拿及中药熏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针灸取穴每次以华佗夹脊穴、腰阳关、腰腧、环跳、风市、足三里、阴陵泉、承扶、委中、承山、昆仑等穴,针刺的气后取其中4个穴位接通电针仪,每次留针30分钟,拔针后,用推拿手法进行:1、舒筋通络:患者俯卧位,以滚柔点穴法沿督脉、患侧膀胱经自背部到下肢远端推柔3-4次,使腰部及下肢肌肉放松;2、痛点弹拨:医者在椎间盘突出部位找到酸麻痛点,以拇指或肘尖点按该部位,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度;3、突出回纳:患者俯卧,在大腿根下垫枕,使腰部悬空,然后医者双手叠加,以掌根按住L4-S1棘突间,肘伸直,借用身体力量反复向下弹动按压10次,按压时嘱咐患者不要屏气,要呼吸自然,重复三次后,之后针对各症型如寒湿外感型使用散寒除湿,温经通络药物;湿热壅滞型使用以清热利湿,舒筋通络为主的药物。气滞血瘀加用活血化瘀,理气止痛药物。进行腰部蒸汽浴熏蒸治疗,每日一次,十天一个疗程。

    6.2疗效评定按疗效标准分为三级,治愈:症状及体征消失,腰部活动自如,恢复正常工作;好转:症状及体征减轻,腰部活动基本正常,可从事轻体力劳动;无效:症状及体征均无变化。

    6.3治疗效果

    治愈38例,好转9例,无效4例,总治愈率 ,无效的4例中,有1例经手术后症状也未得到明显改善。

    七:讨论

    腰椎间盘突出症在祖国医学属于筋伤范畴,损伤后气血凝滞,经脉受阻,经络不畅,筋骨失养,不通则痛。《素问·血气形志篇》中说:“形数志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针灸、推拿能够疏通经络,调和气血,中药可以活血化瘀、祛风散寒、行气止痛,使气血循行,经络通畅,药物中的有效成分经皮肤吸收后直达病灶,并通过皮肤将药物传导至经络、筋骨、肌肉从而增加腰椎间盘及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筋骨、肌肉得以濡养,使损失的组织得以修复,营养状况得以改善,从而减轻神经根得压迫,以缓解腰部及下肢的疼痛等症状,促进功能改善而达到治疗目的,及时有效的治疗方法会增加疗效缩短病程,疗效显著。此外,对腰椎间盘突出的预防,我们强调正确的坐姿是关键,坐姿不良和反复低头弯腰抬重物是造成腰椎间盘突出症的重要原因,因此,教育患者保持正确的姿势也体现了祖国医学中提出的“治未病”的医学思想。

    ↑上一篇:关节松动术结合牵引、推拿、理疗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疗效观察
    ↓下一篇:推拿疗法结合舒血宁针治疗颈性眩晕临床探索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