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针灸推拿学》

    温针结合推拿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发表时间:2012-12-17  浏览次数:1324次

    作者            作者单位

    李英秋   长春市中医院,吉林 长春 130022

    张鹏     宜春学院 医学院,江苏 宜春 33600

    刘秋菊   宜春学院 医学院,江苏 宜春 33600

    1 临床资料

    57例均系门诊患者,均经CT或MRI检查确诊,男30例,女27例;年龄19~65岁,平均42岁;突出部位: L4~5椎间盘突出22例,L5~S1椎间盘突出27例,L4~5、L5~S1双间隙突出8例;病程最短3 d,最长5年,平均为10.45个月;5例为外伤所致,其余均有不同程度的劳损史;57例患者无马尾神经综合征。

    2 治疗方法

    2.1 取穴 主穴取压痛点(阿是穴)、夹脊穴、肾俞、膈俞、大肠俞、委中。随证加减配穴如秩边、八、环跳、承扶、殷门、委中、阳陵泉、承山、昆仑等。

    2.2 方法

    2.2.1 针法 配穴均施以泻法,阿是穴则采用“恢刺”法,其余主穴随证补泻施治。穴位常规消毒,取1~3寸毫针进行治疗,针柄装上一段艾条(1~2 cm),然后点燃行温针灸,留针30 min。

    2.2.2 推拿 第一步:以放松类手法为主,缓解局部肌肉的紧张,运用按、压、揉、推、滚5个轻手法。按法:患者俯卧床上,术者立其身旁,以大鱼际沿其脊柱两旁足太阳膀胱经之第2条经线,自上而下按至腰骶部,连续2次。压法:术者两手交叉,右手在上,左手在下,自T1沿督脉向下按至腰骶部。揉法:术者单手张开虎口,拇指与中指分别于两侧肾俞穴,轻轻颤动,逐渐用力。推法:术者以两手大鱼际自腰部中线向左右侧分推。滚法:术者用掌指关节的突出部着力于施术部位上,沿背部足太阳膀胱经两条经线及督脉自上而下的滚动(腰部着力),直至下肢(患侧)跟部,反复2次;第二步:运用摇、抖、搬、盘、运5个重手法[1]。

    针刺完毕,局部手法为主循经进行推拿25~30 min,术者站在患者俯卧位的左侧,运用轻而不浮,重而不滞,稳而且准的手法,循序渐进的施术。隔日1次,10次1个疗程,1疗程结束评价疗效。治疗期间嘱患者慎劳、保暖、多休息。凡高血压、出血性疾病、脊柱疾病、妊娠、月经期者禁施本法。

    3 治疗结果

    3.1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拟定。治愈:腰腿痛症状消失,直腿抬高试验阴性,功能恢复正常;显效:腰腿痛症状基本消失,直腿抬高试验接近70度,基本恢复工作;有效:症状部分消失,活动轻度受限,可做较轻的工作;无效:经一个疗程治疗无效者,症状体征均无改善,不能担任工作。

    3.2 结果 治愈11例,显效24例,有效17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1.2%。

    4 小结

    腰椎间盘突出症属中医“腰痛”“痹证”范畴,其病机为气血瘀滞不通,或风寒、湿邪郁阻经络,“不通则痛”。治以活血化瘀,散寒通络。笔者采用“恢刺”法直接针刺病变部位,局部得气,气至病所,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调和气血的作用,通过针刺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肌肉痉挛,“恢刺”法主要适用于筋脉拘急所致的筋痹病;同时配合温针灸,通过温热效应,达到更好的散寒通络化瘀之功。推拿治疗的主要作用为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调整脏腑功能和滑利关节[4]。同时嘱患者注意劳逸结合、腰部保暖及加强腰部肌肉的锻炼,以减少疾病复发。

    【参考文献】

    [1]俞大方.推拿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25.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1202.

    [3]高凤霞,刘柏龄.针灸配合超声电导靶向经皮给药手法治疗腰间盘突出症[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3):56.

    [4]曹仁发.中医推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2:95.

    ↑上一篇:针刺加推拿治疗坐骨神经痛临床观察
    ↓下一篇:传统推拿与肌肉力量技术结合对疑难肩周炎的治疗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