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药学其他》

    硫酸镁与酒石酸布托啡诺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配伍稳定性

    发表时间:2014-06-03  浏览次数:1380次

    酒石酸布托啡诺是人工合成的Κ受体激动药和u受体部分激动药,由于其镇痛作用强,呼吸抑制和依赖性发生率较吗啡低,国内近年开始用于手术后患者静脉自控镇痛。在手术后PCIA中,联用2种及2种以上的药物可以通过不同药物作用于不同的镇痛靶点产生协同作用,从而增强镇痛效能,减少药物剂量。硫酸镁可以拮抗肛甲基J-天冬氨酸受体和作为钙通道拮抗药,临床研究表明酒石酸布托啡诺与硫酸镁联合PCIA可以增强布托啡诺手术后镇痛的效果,并减少镇痛药用量[5]。但是,笔者尚未见硫酸镁与酒石酸布托啡诺在氯化钠注射液中稳定性影响的文献报道。因此,笔者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考察了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与硫酸镁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的稳定性,报道如下。

    1仪器与试剂

    1.1仪器 IlIONEⅩutimate3000高效液相色谱仪,包括四元低压梯度泵,UluMate3o00二极管阵列检测器,Chr。meleon色谱工作站;pHs-3C型酸度计(上海蓝凯仪器仪表有限公司);日本岛津AEU-210电子天平;ZWF-J6激光注射液微粒分析仪(天津市天河医疗仪器研制中心)。

    1.2药品与试剂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批号:10122534;规格:1mg·mLl);硫酸镁注射液(扬州中宝制药股份有限公司;规格:5g:10mL);酒石酸布托啡诺对照品(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提供,含量:5%,批号Ⅱ10815);0.9%氯化钠注射液(武汶滨湖双鹤药业有限公司);乙腈为色谱纯;水为新制注射用水;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方法与结果

    2.1色谱条件色谱柱:DI0NEⅩ-C1:(zD^0mm×4.6mm,5um);流动相:乙腈:0.Os mol·r1乙酸铵溶液(pH4.0)(30∶⒛);流速:0.8mL·而n1;柱温:30℃;检测波长:280nm;进样量:20uL。

    2.2对照品、供试品溶液的制各

    2.2.1对照品溶液制各精密称取酒石酸布托啡诺对照品适量,用流动相配制成浓度为320ug·呷11的对照品贮各液,置4℃冰箱中保存各用。

    2.2.2样品溶液与空白溶液的制各取“3.1”项下酒石酸布托啡诺与硫酸镁注射液临床配伍液,用孔径微孔滤膜过滤,即得样品溶液;空白溶液制备方法为取不含酒石酸布托啡诺配伍液,用孔径微孔滤膜过滤,即得

    2.3系统适应性实验分别将上述供试品、对照品及空白溶液,按“2.1项”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记录色谱图,酒石酸布托啡诺保留时间为,理论板数按酒石酸布托啡诺色谱峰计>4OO0,硫酸镁不干扰酒石酸布托啡诺的含量测定

    2.4标准曲线的绘制分别精密吸取酒石酸布托啡诺对照品贮备液0.5,1,0,2.0,3.0,4.0,5.0mL于10mL量瓶中,用流动相定容,混匀,各取⒛uL进样测定。以峰面积(y)为纵坐标,浓度(X)为横坐标绘制标准曲线,结果线性方程为结果表明酒石酸布托啡诺在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2.5精密度实验精密吸取标准曲线项下酒石酸布托啡诺对照品溶液20uL,重复进样6次,测定峰面积,结果RSD为0.衔%。

    2.6加样回收率实验精密吸取已知含量的酒石酸布托啡诺与硫酸镁配伍液5.0mL置10.0mL量瓶中,共9份,分别加入高、中、低不同浓度酒石酸布托啡诺对照品溶液,用0.9%氯化钠注射液定容,溶液用孔径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20uL,按“2.1项”色谱条件进样测定,将酒石酸布托啡诺峰面积代人回归方程计算浓度,并计算回收率,结果平均回收率10O%,见表1。

    3配伍稳定性实验

    3.1配伍液的制各根据文献[6]与临床用药浓度,配制静脉自控镇痛液。(I)取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8mg,硫酸镁注射液10mL,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00mL;(Ⅱ)取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15mg,硫酸镁注射液10mL,用0.9%氯化钠注射液稀释至1OO mL。将上述配伍液置于室温条件下保存即可。

    3.2外观、pH变化分别在0,2,4,8,,l20,168h观察外观变化并测定配伍液的pH,结果见表2。

    3.3不溶性微粒检测分别在上述时间间隔,取酒石酸布托啡诺与硫酸镁配伍液,用激光注射液微粒分析仪测定配伍液中10um(的微粒数。结果见表3。

    3.4相对百分含量变化分别于不同时间点精密吸取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与硫酸镁注射液混合液5.0mL,用孔径0。笱um微孔滤膜过滤,取续滤液⒛uL,按“2.1”项下色谱条件进样测定,计算酒石酸布托啡诺的含量,以0h药物含量为100%,计算各时间点的相对百分含量,结果见表2。

    3.5外观与不溶性微粒变化情况酒石酸布托啡诺与硫酸镁在氯化钠注射液中的混合液0~168h外观均无色澄清,无沉淀产生;不溶性微粒变化情况见表3。

    4讨论

    多模式镇痛也称为平衡镇痛,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镇痛观念,其原理就是将不同种类的药物或多种镇痛方法联合应用,起到相加和协同镇痛作用,从而达到充分的镇痛效果,减少药物用量与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6⒙]。目前,多模式镇痛联合用药现象非常普遍,但是,在多模式镇痛配伍液配制过程中,将不同的药物混合在一起,由于它们各自的物理化学性质不同,会出现沉淀、变色、混浊、产气等肉眼可见物理反应,或是肉眼不可见的水解、氧化还原和效价降低等化学反应。因此,对多模式镇痛配伍液进行药物配伍稳定性研究对保障临床用药安全尤为重要。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与硫酸镁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配伍后,在室温条件下,I68h内配伍液无色澄明,未见有任何的颜色改变、气泡产生及肉眼可见的沉淀生成,pH无明显变化。经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酒石酸布托啡诺的含量,在168h内酒石酸布托啡诺的含量无明显变化;运用光电二极管阵列检测器对配伍液不同时间高效液相色谱图进行3D分析,结果表明酒石酸布托啡诺为单一纯色谱峰,3D扫描图中未见有紫外可见光区域的杂质生成。实验结果表明,在室温条件下,酒石酸布托啡诺注射液与硫酸镁注射液在0.9%氯化钠注射液中168h内保持稳定。

    参考文献:

    [1]黄宇光,黄文起,李刚.酒石酸布托啡诺镇痛专家共识[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10):1028-1029.

    [2]钱卫,刘燕,杜学柯.布托啡诺用于手术后患者自控静脉镇痛(PCIA)的Meta分析[J].中国疼痛医学杂志,2011,(02):97-101.

    [3]陆文英,徐荣钢,朱小勇.布托啡诺用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后镇痛效果评价[J].肝胆胰外科杂志,2009,(03):240-241.

    [4]李荣,岳庆祝,李雪莲.不同用药途径与用药组合对剖宫产妇自控镇痛效果的临床研究[J].中国实用医刊,2009,(03):42-45.

    [5]王军,居从金,颜学军.硫酸镁对手术后布托啡诺患者自控静脉镇痛效果的影响[J].徐州医学院学报,2010,(12):820-822.

    [6]周锦,唐胜平,郑斯聚.平衡镇痛用于手术后镇痛的评价[J].国外医学(麻醉学与复苏分册),2001,(02):109-110.

    [7]丁超,孙莉.多模式镇痛的临床应用[J].世界急危重病医学杂志,2005,(02):649.

    [8]郭建荣.急性疼痛治疗发展趋势--多模式镇痛[J].现代实用医学,2010,(02):129.

    ↑上一篇:国内外头孢菌素类药物研究开发新进展
    ↓下一篇:益肾胶囊的质量控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