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临床药学》

    一例高度过敏体质病人的用药体会

    发表时间:2015-04-16  浏览次数:2073次

    1 病历介绍

    37床,王晶心,女,76岁。临床诊断:胃癌冠心病。入院后经全面查体和完善各项化验检查无明显手术禁忌症行胃癌根治术,术后常规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及营养支持疗法和营养心肌改善微循环药物治疗。

    病人刚开始入院告知我们自己对多种药物过敏(青霉素、先锋霉素、复方新诺明、阿司匹林、庆大霉素),青霉素曾经发生过敏性休克,通过抢救转危为安。而且吃鱼虾全身也有痒感。鉴于病人的特殊体质,只要是病人需要的容易引起过敏的药物,即使没有皮试液标准,我们一般采用0.1毫升原液加0.9毫升生理盐水配制成1毫升溶液,抽取0.1毫升皮试液推入皮内,20分钟观察结果,判断结果同青霉素。结果除了自己已知过敏的药物外,另外我们再给病人用药过程中还发现了该病人对四种药物过敏,包括头孢噻肟钠、头孢曲松钠、复方丹参、氧氟沙星。其中氧氟沙星皮试阴性,用药的第三天病人颈部,上肢和躯干部出现了皮疹,并伴有痒感。此病人反复住院三次,虽然此病人对多种药物发生过敏,但由于遵守用药原则、严密观察和及时处理,没有引起危险,避免了意外事故的发生。最后此病人因癌细胞扩散全身脏器衰竭而死亡。

    2 用药体会

    2.1 医护人员给患者用药时,一定要仔细询问其过敏史,并且认真听取病人及家属的意见,对过敏体质或有过敏史的患者用药尽量选用致敏性较低的药物,避免使用已知有过敏反应或结构相似的药物。化学结构相似的药物容易发生交叉或不完全交叉的过敏反应。

    2.2 已知青霉素过敏者,应禁作过敏试验。使用可能致敏的药物前,一定要接受过敏试验。使用青霉素超过24小时未用时,或使用中更换药物批号时,都必须重新作过敏试验。即使过敏皮试阴性者在使用过程和使用完后都要注意观测,注射液注完后要继续观察半小时以上,以防出现假阴性。

    2.3 注射剂引起过敏反应的比例大大高于口服和外用,且反应重,死亡率高,因而用药时口服就不注射,能外用就不口服;同时,在不影响疗效的原则下,尽量避免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或易引起过敏反应的药物。

    2.4 对青霉素高度过敏的病人我们在为其他病人配制青霉素后,对此类病人进行操作前,需先洗手,严格无菌技术操作和绝对单独使用注射器。

    2.5 注意青霉素类药物与头孢类药物的交叉过敏性:一般情况大家都比较注重青霉素过敏史,但不太注意头孢类过敏史。青霉素皮试阳性或曾发生过过敏的患者以及曾发生其他药物过敏和过敏体质者,必须使用头孢菌素类药物时,应进行相应的头孢类皮试。

    2.6 药物过敏反应有立即反应,加速反应和迟缓反应。皮试阴性注射第一次药物后,不要立即离开注射场地,待休息观察半小时无反应时,方可离开。

    2.7 对高度过敏体质的病人尽可能安排在远离治疗室的病房,以避免做治疗加药时产生过敏反应。

    2.8 心里难受也是过敏反应,有的患者输液不久就会感觉心里难受,但停用药物后或改为口服后,马上恢复正常。

    2.9 对多种药物过敏的病人,判断试验结果需有两人观察方可确定。

    2.10 医护人员在用药前可向患者做相关健康宣教,对情绪不稳者做好心理护理,有的病人在饥饿或心理状态紧张时,也会出现类似过敏反应,我们要做好鉴别。

    2.11 护理人员在用药过程中加强巡视,应注意观察患者治疗的情况,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相关抢救器械及药物应处于备用状态,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可立即展开抢救。

    2.12 医护人员应多阅读有关医药文献,借鉴同行用药经验,学习新药知识,减少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

    2.13 一旦对某种药物过敏,应在病历上有关项目内注明,告知病人及家属过敏的药物,并注意药物名称及反应类型。该过敏药物和化学结构上相似的药以及该药的复方制剂都不应再用,如对青霉素严重过敏者不宜用相似结构的先锋霉素。

    总之,对多种药物过敏的病人,我们医护人员应给予高度重视,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及查对制度,以便给家属及病人造成不必要的痛苦,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上一篇:常用抗菌药物的给药时间及临床合理用药分析
    ↓下一篇:舒巴坦联合头孢哌酮治疗肾盂肾炎30例的效果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