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临床药学》

    2006~2011年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情况分析

    发表时间:2014-05-19  浏览次数:1255次

      感染性疾病是全球最常见的疾病,金黄色葡萄球菌是引起化脓性感染的主要致病菌。由于抗菌药物的广泛应用,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耐药性日趋严重,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的检出尤为明显。为了有效预防和控制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的发展,监测病原微生物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就成为临床微生物学的重要任务[1].本研究分析2006~2011年常规分离培养的50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变化趋势及MR-SA的检出情况,为临床治疗、控制和预防感染提供了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50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标本分离自河北省沧州中西医结合医院各临床科室送检标本,包括分泌物、痰液、脓液、尿液、血液、腹腔积液、内置物、组织、大便和灌洗液等,其中2006年74株,2007年76株,2008年83株,2009年86株,2010年93株,2011年91株。  1.2质控菌株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购自卫生部临检中心。  1.3细菌鉴定及药敏试验按照《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进行分离、培养,采用Dade公司提MicroScanWalkAway-40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测试仪进行细菌鉴定,用其配套的革兰阳性菌PC20进行药敏试验。  1.4MRSA的鉴定采用苯唑西林纸片法,苯唑西林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环小于或等于10mm为MRSA菌株。  1.5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细菌耐药性监测中心推荐的WHONE5.3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耐药率及检出率采用SPSS17.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犘<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标本分布情况2006~2011年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503株,其中分离自分泌物216株(占42.9%),痰液206株(占41.0%),血液25株(占5%),尿液和脓液各15株(分别占3%),腹腔引流物10株(占2.0%),导管尖端6株(占1.2%),胸腔积液和肾囊肿穿刺液各5株(分别占1%)。  2.2MRSA检出情况临床分离的50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中检出MRSA226株,MRSA的平均检出率为44.9%.6年间MRSA检出率呈逐年下降趋势,通过χ2检验比较,2007年与2006年,2008年与2007年,2009年与2008年,2011年与2010年分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犘>0.05),但2009年、2010年、2011年分别与2006年、2007年和2008年的分离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犘<0.05)。  2.3503株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6种抗菌药物药敏试验结果见表1.  2.4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6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迁药敏试验结果显示6年中细菌的耐药率呈波动状趋势,其中头孢唑啉、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耐药率逐年升高,克林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唑耐药率先升高再降低,青霉素、红霉素、四环素、利福平和环丙沙星耐药率呈逐年下降趋势,但青霉素、红霉素下降不明显,未发现对喹努普丁/达福普汀、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呋喃妥因耐药的菌株。  3 讨论  金黄色葡萄球菌是临床引起感染的第3位病源菌[1],尤其近年来国内MRSA分离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已引起了各方面的高度重视。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传播与多种因素有关,控制其传播最重要的是有效预防感染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近几年来本院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开展临床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管理活动,严格落实预防用药、抗菌药物分级、审批、督查和处方点评等制度,同时医院感染管理科联合医务科、质量管理科、护理部督查,减少交叉感染危险因素。本研究数据显示6年平均MRSA检出率为44.9%,明显低于文献[2-5]报道结果,但高于文献[6-7]报道的结果,2006~2011年本院MRSA检出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尤其2009年后下降更明显,2009年、2010年、2011年分别与2006年、2007年和2008年比较,MRSA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犘<0.05),与郑燕红等[8]的报道有差异。金黄色葡萄球菌标本来源以分泌物、痰液为主,说明此菌引起的感染以化脓性感染与呼吸道感染为主[9].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多年来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喹努普丁/达福普汀、利奈唑胺、万古霉素和呋喃妥因敏感性良好,未发现耐药菌株,与文献[10-12]报道结果相似,表明这4种抗菌药物可作为多重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重症感染的首选药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左氧氟沙星的敏感性次之,平均耐药率为11.7%;平均耐药率在30%以下的有亚胺南、利福平和复方磺胺甲唑,在40%以下的有阿莫西林和四环素,这几种抗菌药物可作为治疗的选择药物。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红霉素、克林霉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75.9%和63.4%;耐药性最高的是头孢唑啉和青霉素,平均在80%以上,几乎无抗菌活性。6年来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变迁为头孢唑啉和青霉素耐药率最高,但青霉素耐药率有逐年下降的趋势,而头孢唑啉呈逐年上升至100%耐药,可能是近些年临床上较少使用青霉素而较多使用头孢唑啉所致。左氧氟沙星、亚胺培南敏感性较高,但耐药率逐年升高,应引起临床的高度重视。克林霉素和复方磺胺甲唑、红霉素、四环素、利福平和环丙沙星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原因可能是近几年医院加强医护人员的管理,严格遵守各种制度,做好环境消毒,对感染性疾病须做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根据试验结果选用敏感抗菌药物,提高了治疗效果;同时有计划地轮换使用细菌敏感的抗菌药物,防止细菌产生耐药。通过采取有效的预防、控制感染措施及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已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MRSA的检出率和细菌的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注重感染性疾病的实验室检测,依据药敏试验结果合理优化选择药物,争取早期、准确治疗及控制院内感染,减少耐药菌株产生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王永涛。皮肤软组织来源的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J].中国医学检验,2010,11(4):189-190.  [2]郝秀红、赵强元、李艳君,等。2008年~2011年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和耐药特征[J].现代检验医学,2013,28(1):59-62.  [3]杜学娜、张岩、董爱英,等。秦皇岛两所医院2006~2010年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J].医药导报,2013,32(1):28-30.  [4]何卓雄、庾凤娟、罗妙玲。169株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4):64-65.  [5]赵锐,范欣,肖盟,等。50株临床分离金黄色葡萄球菌分子流行病学及药物敏感性分析[J].中国感染与化疗,2013,1(13):25-28.  [6]黄正娟、柯琴剑。285株金黄色葡萄球菌的分离及耐药情况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2,9(7):802-803.  [7]安柯。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临床分离株耐药性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3):101-102.  [8]郑燕红,蔡海明。临床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菌分析[J].医药导报,2011,30(9):1222-1223.  [9]王亚霞,刘亚新,高惠惠,等。2000~2011年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性调查分析[J].医药导报,2013,32(1):26-27.  [10]母娟,廖萍。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临床分布与耐药性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1):16-17.  [11]郝秀红、赵强元、郭建巍,等。155例血培养金黄色葡萄球菌耐药分析[J].解放军医学院学报,2013,34(2):118-120.  [12]李明,周勇,郭文婷,等。2011年东莞市太平人民医院细菌耐药性监测[J].中国感染与化疗,2013,13(1):65-71.  (收稿日期:2013-11-26)

    ↑上一篇:平阳霉素局部注射治疗寻常疣的疗效观察
    ↓下一篇:医院质量查房中调研抗生素使用情况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