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临床药学》

    中药临床药学的现状与展望

    发表时间:2012-12-10  浏览次数:1268次

    作者                         作者单位

    周雅亮             广东省佛山市中医院中药房(528000)

    随着临床药学的普及,中药临床药学也逐渐引起医师和药师的重视。如何为临床医师提供合理的给药方案,提高药物的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中药应用安全、有效、经济,成为中药工作者面临的迫切问题。笔者基于目前中医医院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现状,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对中药临床药学的发展提出自己的观点,为中医医院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提供参考与借鉴。

    1 中医医院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现状

    1.1 药师与临床沟通不够 目前,由于医院普遍存在重医轻药的现象,特别是中药更是如此。由于中药必须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药,中医师丰富的临床经验又是目前临床中药师最为缺乏的,加上中医强调个体化用药方案,这些又增加了开展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难度,很大程度上局限了中药师的作用。

    1.2 中药师整体业务素质有待提高 目前,中医院的中药师相当一部分是来自医药院校的毕业生,所学专业主要是中药方面的基础知识,临床知识相对贫乏。中医院药学人员普遍存在学历、职称结构偏低、知识面较窄、知识运用率不高、知识老化等问题,如不努力进行自我强化训练学习,并由有关职能部门和医院从组织、经费上予以重点保证,是难以造就高水平临床中药学人才的。

    1.3 医院领导对临床药学工作重视不够 有些医院的领导受传统观念的限制,对医院临床药学工作有片面性的认识,把临床药学错误地等同一般药剂工作,中药临床药学甚至可有可无,摆不到院长的议事日程上,中药临床药学工作的开展更是举步维艰,中药师的地位在医院难有作为。除药师自身的问题外,医院领导对中药师参与临床药学工作的重视与支持不够,也是重要因素之一。

    2 中药师下临床的主要目的

    2.1 促进中药饮片的合理应用 积极开展中药用药咨询和保健咨询,正确解答医护人员和患者提出的如中药煎煮、服用方法、储存保管、配伍禁忌等问题,向医师介绍医院内中药的品名性状、功能主治、规格价格及不良反应等,为医师制定合理用药方案提供咨询,确保患者用药安全、有效、经济、合理。

    2.2 促进中成药和中药注射液的合理使用 眼下药物品种繁多而复杂,就中成药和中药注射剂而言,如何帮助医生在中医辨证基础上合理选择药物显得尤为重要。中医理论中辨证有寒热虚实,中药有四气五味,治病要讲究辨证施治,使用中药注射剂也不例外,应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应用。除了合理选择药物之外,中药注射剂选择合适的溶媒也是相当重要的。由于中药注射剂成分复杂,溶媒的pH值改变可造成输液中不溶性微粒增加或变大,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就随着增加。还有重复用药问题在临床中也较为常见。中医院为了提高中药使用率,医生往往给同一位患者开了中药汤剂,再开中成药,其中可能有相同成分,这样容易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

    3 中药师下临床的方式

    3.1 定期跟随科主任主管医生查房会诊 查房是当前深入临床工作的主要方式之一。通过这一方式中药师可以直接接触病人,较全面地了解病人的病情及用药情况,及时发现问题,与医生商讨,在用药方面提出合理建议。

    3.2 提供药学信息咨询和不良反应报告信息服务 可以向医师提供诸如药理、药剂、药物配伍禁忌,相互作用等药学专业知识,可以向护士提供药物储存、服用方法等知识,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患者用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3.3 参与病例讨论 在临床中若出现病情复杂的患者,要从药师的角度积极地和医生一起设计合理、有效的用药方案,利用药理学、药代动力学、时辰药理学、药物治疗学等药学知识,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协助医生决策用药。

    3.4 宣传教育 在宣传教育中的作用是及时提供药物信息,把临床中收集到的有意义的资料和用药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等及时整理,对内编写内部“药讯”刊物,对外向群众做好药物知识的科普宣传及药学保健服务,以便指导安全合理用药。

    4 临床中药师如何自我提高

    4.1 虚心向学 带着学习的态度下临床,积极配合、积累经验。由于我国现有医学、药学教育的差异,导致医师、药师对于诊断和用药各有所长,医生的教育侧重于诊治,在病例诊断方面有优势,这方面值得临床药师去学习和了解。其实,临床药师除了一些体征性的诊断无法下结论外,医师们依赖的一些化验指标也可以慢慢学习了解。作为药师,应该通过不断学习,具备能与医师沟通的基本临床知识。有了这方面的知识积累,才能结合自已的专业所长,更好地配合临床医师的诊疗活动。

    4.2 掌握扎实的药学知识和良好的沟通技巧 加强《中药学》、《中药药理学》、《中药方剂学》、《临床用药须知》、《临床实用中成药》等知识的系统学习,尽可能做到药学知识的全面、深入,并在临床学习过程中逐步具备对临床用药问题的研究和解决能力,使自己所掌握的药学知识理论真正转变为实用的临床药学技能。这样才有可能让医生专心于诊断治疗,药师则在合理用药上为医生做好参谋,共同为患者提供及时合理的药物治疗。另外,要能够较熟练地使用计算机进行医药学相关信息检索,并学会运用各种药学应用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还要熟悉国家的药政法规,以及药品使用管理中的各项规定。

    参考文献

    [1] 刘洪庆,纪宝平.制约医院临床药学发展的因素探析[J].中国药业,2004,13(11):62.

    [2] 高学敏.中药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0:116.

    ↑上一篇:布托啡诺与吗啡复合罗哌卡因用于胸外科术后硬膜外镇痛的对比研究
    ↓下一篇:临床药学在医院中的开展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