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生药学》

    浅谈中药汤剂选材、加工、调剂、煎煮和服法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2-12-18  浏览次数:1329次

    作者                             作者单位

    朱兴善                 133000 吉林延吉,延边中医医院

    金善花                 133000 吉林延吉,延边中医医院

    1 药材产地、质量

    中药源于大自然,取于大自然,由于地域与气候的不同,中药材具有产地之别和质量等级之别。医生处方上所列药名,如注明道地药材:怀山药、云茯苓、南五味等,但现在大部分药房未按此严格执行,而是有什么就取什么,更不用说质量、等级的差别,这样就使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有所降低。

    2 加工炮制

    中药的炮制虽然有书面材料,但主要还是靠师传经验,缺乏统一的计量指标与鉴定规定等,如药物的粉碎程度,炒、煅、煨、蜜、酒、醋、盐等比例,也是影响疗效的因素之一。

    3 计量关系

    过去医生诊病后都是在自己家里配制药物,医生自己组方,自己配药,对药物的产地、质量和计量都了如指掌,而现在医药分工,加上处方的剂量增大,使医生难以准确估计处方量与实际用量的差异。随着社会发展,耐药性的提高与药品质量下降,使药量越来越大,还有调剂未认真计量,使调剂的准确程度有一定的出入,这也是影响疗效的因素之一。

    4 煎药

    4.1 煎药用具 在煎药时用砂锅、陶瓷锅最好,其次是搪瓷锅、不锈钢锅,不宜用铜、铁、铝锅,因为铜、铁、铝的容器煎药易与一些药物成分发生化学反应,如铜易氧化生成对人体有害的氧化铜;铁易与鞣质生成鞣酸铁,使药物颜色加深,并使药液带有铁锈味;铝与有机酸反应,形成化合物,被人体吸收后蓄积在肝、肾、脑等组织中,对人体造成损害,所以忌用金属器皿来煎药。

    4.2 煎药用凉水 煎熬中草药须用凉水,水温逐渐升高时,其细胞则慢慢膨胀起来,直至破坏,其中蛋白质、淀粉的有效成分就可以充分渗出。如用开水煎熬,药物细胞中的蛋白质、淀粉等有效成分突遇高温就会产生凝固现象,细胞反而不易破裂,有效成分就会保持在凝固体内,所以煎熬中草药应宜用凉水不用开水为好。根据药物重量及质地而定,一般煎熬中草药时的用水量,应以超出药物表面3~5mm为好。

    4.3 时间与火候 先煎的药品应先煎10~20min,然后再下其他药物,后下的药应在即将出锅前5min时下,过早或过晚都会影响药物的药性和药力,如乌头、附子有毒性的药物必须按规定先煎30min~1h,以消除其毒性,火候均为先武火后文火,即武火煮沸后用文火慢慢煮。易挥发类药宜武火急煎,后加盖,不久煎,以防止挥发太多,煮完离开火立即倒出药液,然后再加水进行第二遍煎煮,两遍煎煮之液合二为一,分两次或三次服。煎煮时其加水量、用火、煎煮时间均影响煎煮后药量,各环节都要恰到好处,否则也是影响疗效的因素。

    5 服药方法

    一般情况下,宜于饭前1h左右服用,此时,胃已排空,药物服下易于吸收而迅速到达病所;对胃肠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宜在饭后服,此时药物与食糜混合,降低药物对胃肠神经的刺激,从而减少胃肠道反应;滋腻补益药应空腹服,此时药物能在胃肠内充分吸收;安神药宜在临卧时服,有助于协调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利于睡眠,达到疗效;急性病则不拘时间,可频服。此外,还应根据病情需要,有的可以一天数服,有的可以代茶不拘时间服,如此效果较好。

    汤剂一般是一剂分为两次或三次服,病情较急重者可以一次服,以提高药物浓度,如遇特殊情况,一日可连服两剂,以增强药力。

    汤剂一般应为温服。服解表药应温服,同时应该交待病人服药后应和衣避风,使全身持续地微微汗出,以达到解表驱邪之目的。有时寒热错杂,相互格拒,而出现服药后呕吐情况,如真寒假热,则宜热药冷服,如果真热假寒,则宜寒药热服,此法为病重邪甚,配用与君药性味相反或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从而提高了疗效。若一般服药呕吐者,可加入少许姜汁或用鲜生姜擦舌而后服药,或采用冷服、少量频服的方法。如遇重病昏迷者,可鼻饲给药,以避免窒息的发生。对于需应用峻烈或有毒药者,宜先进小量,逐渐增加,应中病即止,以免发生中毒。另外在治疗过程中,还应根据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功效来决定不同的服法。

    在熟悉和掌握中药汤剂的煎煮和服法的同时,应指导病人正确服药,使患者尽量减少疾病带来的痛苦,同时又提高了临床疗效。

    ↑上一篇:中药饮片与其加工设备沿革的探讨
    ↓下一篇:GAP基地金银花产地加工方法的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