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生药学》

    中药炮制对中药微量元素的影响研究

    发表时间:2012-12-18  浏览次数:1328次

    作者               作者单位

    石丽         陕西省铜川市中医医院

    宋莹莹       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陈云侠     陕西省铜川市人民医院药剂科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购置经中国药品检验局、中国卫生部药材质检科鉴定认可的白术、荆芥、地榆、川乌、大黄、黄连、竹茹、泽泻等8味药。

    1.2 样品处理方法

    于预处理的烧杯中各取100 g炮制前后样品,煎煮后取滤液备用,并以电感耦合等离子体法(ICP)法检测煎煮液中的20种主要的微量元素[2]。

    1.3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炮制后,寒凉药物的微量元素含量平均上升4种,减少15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温性药物的微量元素含量平均上升14种,减少5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表1 炮制后元素含量变化

    3 讨论

    3.1 寒凉性药物炮制后微量元素的变化特点

    本组研究发现,寒凉性药物大都以炮制后微量元素大都以上升为主。例如姜竹茹性平,善长止呕和胃,生竹茹性微寒,以化痰清肺力强[3];竹茹制成姜竹茹后,元素含量减少的仅有6种,但增加的多达13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地榆性寒,擅长解毒清热,地榆制炭后,能使其苦寒之性显著降低,以止血凉血力强[4];地榆制成地榆炭后,元素含量减少的仅有6种,但增加的多达13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大黄性寒,擅长解毒泻火,导滞攻积,而熟大黄性寒偏平和,化湿清热,泻下力强[5],生大黄制成熟大黄后,元素含量减少的仅有3种,但增加的多达16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姜黄连性寒偏平和,以除烦清心力强,生黄连性大寒,擅长解毒泻火[6],生黄连制成姜黄连后元素含量减少的仅有4种,但增加的多达15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盐泽泻性寒偏平和,以渗湿益肾健脾力强,而生泽泻性寒,擅长利水渗湿,泽泻制成盐泽泻后[7],元素含量减少的仅有3种,但增加的多达16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2 温性药物炮制后微量元素的变化特点

    本组研究发现,温性药物大都以炮制后微量元素大都以下降为主。例如荆芥生用适宜发疏表,炒炭后能使药性缓和,取其祛血及止血分风邪之功效,荆芥制炭后元素含量减少的多达15种,而上升的仅有4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白术生用具有利水燥湿的效果较好,炒用能使燥性减少,功偏补脾[8],白术制成焦白术后,元素含量减少的达17种,但增加的仅有2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川乌生用有大毒,性大热,止痛祛寒力效果较好,因此不宜内服多作外用,其制后性热,可作内服,毒性降低。川乌炮制后 ,元素含量减少的亦达16种。但增加的仅有3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3 炮制法的特点及机制分析

    微量元素在中药治疗中可起到整体作用,但某些如Pd、 Hg及 As等微量元素对人体健康有害。因此,为了保证临床用药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对中药的含有害微量元素的严格规定,炮制必须遵古炮制,依法炮制[9]。本组研究发现,寒性药炮制后其水煎液中大部分元素含量明显增加,其平均上升16种,减少3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炮制使寒凉药性得以缓和;温热性药炮制后其水煎液中20种元素的含量大部分减少,其平均上升6种,减少13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使温燥药性得以缓和,并明显减少其中的如铅、汞、镉等有害元素。笔者认为,通过微量元素与植物类中药四性炮制关系的初步研究显示,通过炮制方法改变药性的过程其实质是使药物中微量元素含量减少或增加的过程[10]。药物炮制后,元素含量减少,药性趋向于寒凉性;药物炮制后,元素含量增加,则药性就趋向于温热性。本组研究结果,也基本上趋向于这个观点并符合传统的炮制目,和相关研究报道基本一致。

    【参考文献】

    1 金鹏飞,宋丽洁,胡欣,等.ICP-MS研究中药炮制前后18种微量元素总量和溶出特性的变化.中国药学杂志,2010:893-897.

    2 张燕,李飞,王文全,等.中药炮制前后微量元素的变化及其对功效的影响.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06,23:54-57.

    3 Tian YM,Zhou D,Zhang W,et al.Comparison and correlative analysis of trace elements in five kinds of radix curcumae,Guang-Pu-Xue-Yu-Guang-Pu-Fen-Xi.2008 Sep;28:2192-2195.

    4 Wu QX,Ji L,Ku,JL,et al.Analysis of trace elements and macro elements in 13 anti-anoxic traditional Tibetan medicine,Guang-Pu-Xue-Yu-Guang-Pu-Fen-Xi,2008,28:1938-1941.

    5 Li MF,Liu YX,Wan YQ.Determination of the trace elements in Shengmai San decoction by ICP-AES,Guang-Pu-Xue-Yu-Guang-Pu-Fen-Xi,2008,28:436-40.

    6 丁霞,朱方石,余宗亮,等.山茱萸炮制前后宏微量元素及氨基酸成分比较研究.中药材,2007,30:396-399.

    7 Han LQ,Dong SF,Liu JH.Determination of the contents of trace elements in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for treating respiratory system diseases,Guang-Pu-Xue-Yu-Guang-Pu-Fen-Xi,2008,28:453-5.

    8 Fan WX.Comparative study on trace elements in benefit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Guang-Pu-Xue-Yu-Guang-Pu-Fen-Xi,2007,27:1433-1435.

    9 Chen J,Yao C,Ouyang PK.Determination of constant and trace elements in Ranunculus ternatus thunb by ICP-AES,Guang-Pu-Xue-Yu-Guang-Pu-Fen-Xi,2005,25:560-562.

    10 高婵,李伟东,李俊松,等.自然铜炮制前后微量元素含量变化研究.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09,16:47-48.

    ↑上一篇:对高职高专层次中药炮制学实验教学的几点想法
    ↓下一篇:不同炮制方法对亳白芍中芍药苷含量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