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药理学》

    三效愈创软膏抗炎抑菌药效学研究

    发表时间:2012-12-24  浏览次数:1413次

    作者                        作者单位

    张杰         南京大学黄河药物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93

    张楠         南京大学黄河药物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93

    葛海涛       南京大学黄河药物研究所,江苏 南京 210093

    三效愈创软膏是由大黄、白及、生地榆、没药、冰片等中药的提取物与赋形剂混和制成的膏剂。该药具有良好的消炎、消肿、抗感染的功能,对皮肤软组织感染、多种开放性或闭合性损伤具有较好的疗效。为了对该药的进一步合理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我们观察了三效愈创软膏的消炎、体内外抑(杀)菌等作用。

    1 小鼠耳廓二甲苯致炎实验

    1.1 材料

    5%、8%、10%、15%的三效愈创软膏每100 g制剂含原药材分别是5、8、10、15 g;三效愈创软膏赋形剂主要成分为羊毛脂、凡士林等;8%含挥发油三效愈创软膏(药物由江苏黄河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提供)。京万红软膏(天津达仁堂制药厂生产,批号970617)。体重20~22 g的昆明种小鼠70只,雌雄不拘,山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方法

    动物随机分为6组,每组10只。对照组:小鼠耳廓涂以赋形剂约0.05 mL/20 g。京万红组:小鼠耳廓涂以京万红软膏约0.05 mL/20 g。5%、8%、10%、15%三效愈创软膏组:小鼠耳廓分别涂以5%、8%、10%、15%的三效愈创软膏0.05 mL/20 g。含挥发油三效愈创软膏:小鼠耳廓涂以8%三效愈创软膏0.05 mL/20 g。参照文献[1-2],实验当日各组涂药1次,1 h后各组动物耳廓均以蒸馏水洗去药液,用干棉球擦净。小鼠右耳涂以二甲苯0.05 mL/只,左耳对照,15 min后处死动物。用直径6 mm的打孔机将双耳同部位等面积切下,称左右耳片重量。两耳片重量之差为肿胀程度,求出肿胀率。用Newman-keuls法进行统计学处理。

    1.3 结果

    京万红、5%三效愈创软膏、8%的三效愈创软膏及8%含挥发油的三效愈创软膏对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8%三效愈创软膏、三效愈创软膏挥发油组与京万红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赋形剂及10%、15%的三效愈创软膏无抗炎作用。见表1。表1 三效愈创软膏对二甲苯所致小鼠耳廓肿胀的影响(略)

    2 小鼠耳毛细血管通透性实验

    2.1 材料

    三效愈创软膏赋形剂,京万红(厂家同前),浓度为5%、8%、10%、15%的三效愈创软膏、三效愈创软膏挥发油、二甲苯、0.5%的伊文斯兰生理盐水液。

    2.2 方法

    分组同前。各组小鼠耳廓涂抹各自药物1 h后,用0.5%的伊文斯兰生理盐水液按0.1 mL/kg尾静脉注射,立即在小鼠左耳滴二甲苯2滴,15 min内观察耳廓颜色变化。根据其蓝染程度按1、2、3级评分,用Kruskal-wallis法进行秩和检验[1-2]。

    2.3 结果

    8%、10%、15%的三效愈创软膏及三效愈创软膏挥发油组均能显著抑制二甲苯所致的鼠耳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京万红、5%三效愈创软膏与赋形剂相比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表2 三效愈创软膏对小鼠耳毛细血管通透性影响(略)

    3 抑(杀)菌作用

    3.1 材料

    30%三效愈创软膏水溶液,无菌试管,吸管;18%羊血琼脂:以营养琼脂为培养基加入新鲜脱纤维羊血至10%浓度,营养肉汤和10%自制小牛血清。浓度均为600万个/mL的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伤寒(TH)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液。

    3.2 方法

    取灭菌试管若干支,用2倍稀释法将药液稀释至第17管,第18管为阳性对照管,不加药液。每管加入0.1 mL上述浓度的新鲜菌液。因药物本身有颜色,我们将前12管中的培养液0.1 mL分别移种在新鲜的营养琼脂培养基上,37 ℃培养24 h[1-2]。

    3.3 结果

    三效愈创软膏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伤寒(TH)杆菌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或杀灭作用(见表3)。表3 三效愈创软膏抑(杀)菌效果(略)

    4 体内抗菌实验

    4.1 材料

    5%、8%、10%的三效愈创软膏原药液,双黄连复方制剂,生理盐水。18~22 g的昆明种小鼠40只,雌雄各半,山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4.2 方法

    将动物随机分为5%、8%、10%的三效愈创原药液及双黄连复方制剂阳性对照、生理盐水阴性对照组5组,每组8只。试验前各组动物分别灌胃给予受试药物3 d,每日2次,0.3 mL/次。根据预实验结果,选取80%~90%小鼠致死量(LD80-90)的3×10-4亿/mL的肺炎双球菌,以0.5 mL腹腔注射感染小鼠,以1周内死亡存活鼠数进行χ2检验以判断药物保护剂量。肺炎双球菌由山西医科大学微生物教研室提供,用血清作系列稀释[1-2]。

    4.3 结果

    与生理盐水组、10%三效愈创原药液组比较,8%三效愈创原药液能显著降低腹腔感染肺炎双球菌小鼠的死亡率(见表4)。表4 三效愈创软膏对腹腔感染肺炎双球菌小鼠死亡率的影响(略)注:与生理盐水组、10%三效愈创原药液组比较,*P<0.05

    5 讨论

    三效愈创软膏由《古今图书集成》、《外科正宗》中的太乙膏化裁而成。方中以大黄、黄柏等为君药,清热解毒、活血化瘀;蒲公英、地榆等为臣药,行气泻火;佐以当归、生地黄补血养血、凉血止痛;冰片、透骨草二药共同为使,引药力透达筋骨。全方共奏清火解毒、活血散瘀、消肿止痛、生肌敛疮之效。以该方制作的软膏和油纱剂型经多年临床观察,对体表(皮肤软组织)感染和创伤所致局部红肿热痛炎性症状有显著的缓解和消除作用,并有促进创面愈合作用。本实验观察到,8%三效愈创软膏组能显著抑制二甲苯引起的小鼠耳廓肿胀;抑制伊文斯兰小鼠耳廓毛细血管通透性;体外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TH)杆菌、宋内氏痢疾杆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具有抑制或杀灭作用;显著降低腹腔感染肺炎双球菌后死亡率,可能与该药良好的抗炎、抗菌等功能有关。药理研究表明[3-5],大黄、黄柏、蒲公英、地榆等中药煎剂对多种致病菌有良好的杀菌或抑制作用;对炎症发展过程的各阶段皆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这与三效愈创软膏的实验结果基本一致。

    【参考文献】

    [1] 徐叔云,卞如濂,陈 修.药理实验方法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911,1657-1666.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局.新药(西药)临床前研究指导原则汇编[S].1993.122.

    [3] 宋振民,常文华,任泽旺.蒲公英提取物对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的体外抗菌活性研究[J].中成药,2007,29(4):584-586.

    [4] 杨明炜,陆付耳,徐丽君,等.20种清热解毒中药对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体外抑菌的初步观察[J].中国药师,2006,9(2):141-142.

    [5] 王开富,陆付耳,徐丽君,等.清热解毒与养阴增液法对内毒素脱毒相关分子HDL和ALP影响的研究[J].中国病理生理杂志,2006,22(1):135-138.

    ↑上一篇:中药新药临床前药效学评价的思考
    ↓下一篇:清热明目颗粒的药效学实验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