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药剂学》

    《药剂学》多媒体教学过程中的问题与探讨

    发表时间:2012-12-10  浏览次数:1415次

    作者                     作者单位            

    单亮             安徽新华学院药学院(230088)

    冯希明            安徽新华学院药学院(230088)

    卫强             安徽新华学院药学院(230088)

    冯学花            安徽新华学院药学院(230088)

    药剂学(pharmaceutics)是研究药物制剂基本理论、处方设计、制备工艺、质量控制和合理使用等内容的综合性应用技术科学[1]。该课程教学重点是药物制剂的设计与生产原理以及操作工艺过程。实践性强,内容覆盖广,该课的理论教学多采用多媒体。但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多媒体课件质量、多媒体与传统板书教学的融合以及多媒体教学方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课程教学质量的高低。针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探讨。

    1 多媒体教学中的主要问题与分析

    1.1 主辅关系混淆 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地位、作用是应用多媒体教学首先要明确的问题。多媒体是一种教学辅助手段,其应用目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供多种刺激信号(图、文、声、动等)来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刻画单纯文字难以表述清楚的课程内容,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只有科学、合理、有效地将多媒体技术贯通于课堂教学中,才能真正发挥多媒体在课堂教学中的辅助作用。

    药剂学教学过程中,要使各工艺步骤活现于学生眼前,必然会引入图片和视频,但要根据教学安排,以工艺流程为主线,做到适时、适当、适量引入各种媒体。否则学生成了媒体电影的观看者,教师成了电影的播放者,一堂课下来,学生头脑中只有新奇,却缺失了整体的知识体系[2]。

    1.2 制作问题 课件是多媒体教学的核心,其质量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目前,药剂学教学课件来源有两种。一种是药剂学教师自制,课件仅由文字、图画简单拼合而成,部分教师甚至将讲义、教案或者教材上的内容制作成电子文档直接照搬到多媒体屏幕上。学生感觉听教师“念”教材还不如自己自学,自然失去了听课的兴趣。另一种是专业人员制作,这类课件精美,但制作人员并不懂药剂学或与药剂学教师沟通不足,导致教学思想、教学设计上很难与各个学校或各个教师的教学实际符合。教师成了课件的播放者,被程序操作按键牵引,甚至于手忙脚乱,无法展现出教学思路和教学风格[3]。

    1.3 使用问题 传统教学手段单一,多媒体教学使一些在传统教学手段下难以表达的教学内容或无法观察到的现象能形象、生动、直观地显示出来,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然而,多媒体教学却无法替代传统的课堂教学特有的一种教学手段,那就是肢体语言表达。一个手势,一个微笑,教师举手投足间展现的肢体语言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元素,若运用得恰到好处,则可以牢牢控制住学生的思路,使之与己同步。然而这些元素在多媒体教学过程中却在逐步消失,教师为了控制播放,手不能自由比划,身体不能离开电脑和讲台,久而久之,学生审美疲劳,甚至忘记教师的存在,只是被动地看图文电视,机械地回答问题,严重影响教学效果。

    1.4 笔记问题 与传统教学相比,多媒体辅助教学大量使用事先已经输入好的内容,课件信息量大,很容易造成课堂教学节奏进行过快,使一些学生的思维跟不上。学生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笔记记录。部分教师苦于购买的课件版权或自我知识产权往往不能将课件直接拷贝给学生,这样便造成学生上课疲于记笔记,无暇专心听课,跟不上教师节奏,课后复习又一片茫然。如此恶性循环 ,难以得到知识点的加深理解。

    2 解决方法

    2.1 树立正确的媒体观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确定哪里使用板书教学,哪里使用多媒体教学,做到与传统教学有机结合。比如在讲授药物代谢动力学中消除速度公式推导,就应该用板书演绎推导演算全过程。传统教学和多媒体教学有机结合,实现优势互补,不能过分依赖多媒体教学手段,要以教学设计为主导,正确处理好传统教学手段与现代化教学手段的关系,各取所长,相得益彰。

    2.2 重视多媒体教学设计 多媒体大大丰富了课堂教学的信息量,为学生学习提供便利条件。但如果呈现的信息量太多,讲授速度过快,超越学生的思维节奏,使接受和理解造成困难[4]。所以要适当控制呈现、演示和讲授的时机和节奏,给学生留出思考时间。根据教学要求留下口授、板书、举例、习题训练等教学标注,通过这些标记在授课过程中提醒自己的教学安排。这样就可以准确把握时间,掌握好课堂节奏。

    比如在讲授片剂生产过程时,用Flash制作一个压片机运转时的动画,充分展现压片的全过程,则学生更易理解压片机的工作原理和片剂成型过程,易于记忆和掌握。通过循序渐进、动静结合、主次分明、层次清楚的多媒体教学设计,课件质量大大提高,学生对知识点的吸收逐步加强,符合教学规律,效果很好。

    2.3 亲自制作 多媒体教学是一门综合计算机科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的边缘科学,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是一项教学研究过程,是现代教育技术与专业教学有机结合的产物。优秀的多媒体课件需要多种软件配合,如Flash,Chemoffice,Photoshop,Authorware等,简单的文字配图像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多媒体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更高要求,需初步掌握除 PPT以外的多种多媒体软件的使用,或与计算机专业人员合作,向他们讲述教学目的、内容,共同完成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制作。现有药剂学电子教学素材少,最好自己逐步收集、制作、录制相关素材。将这些素材合理应用于课件中,课件才不会呆板,才会生动。

    2.4 教学方式 课堂上,师生间的交流研讨是必要的,是人机交流不能简单取代的互动环节。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切忌一味坐在屏幕前操纵鼠标,变换画面,要充分利用肢体语言来提示、表达和交流信息,防止教学思路被媒体所左右,教学风格被媒体所淹没。比如在用多媒体展示湿法制粒压片生产工艺流程图时,可事先用多媒体展示其中关键的单元操作,然后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框架,让学生上黑板“填空”,最后用多媒体演示全部流程。这样可以放慢教学节奏,多给学生留出思考的时间,也可增添课堂气氛。

    2.5 笔记发放 课件是教师的智力成果,涉及知识产权。因此部分教师不会将课件拷贝给学生,这不利于学生对知识点的巩固和掌握。可使用PDFfactory软件将Word、PPT转化为 PDF格式,课后拷贝给学生。学生可用该PDF文件对应课堂笔记复习,巩固和掌握知识点。通过以上方式重新设计的药剂学课程教学方案,经实施后,教学质量明显提高,学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确实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信息社会需要高效率的教育形式,教师要不断加强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熟练运用现代多媒体技术,寻找创新教育与传统教育的契合点,为教育面向未来服务。

    参考文献

    [1] 屠锡德,张均寿,朱家壁.药剂学(第三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

    [2] 郭波红,金描真.药剂学应用多媒体课件教学的实践与体会[J].时珍国医国药,2007,18(6):1536-1537.

    [3] 姚本先,高等教育心理学[M].合肥: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2005.

    [4] 邓莉,鲁莹,邹豪,等.药剂学课程教学的改革[J].药学教育,2007,23(4):30-31.

    ↑上一篇:药物的剂型对吸收的影响
    ↓下一篇:构建药剂学实验教学新模式的探索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