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心血管病学》

    珠海市部分中青年警察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调查分析

    发表时间:2011-06-22  浏览次数:576次

       作者:金莉子 周 芳 刘天民 陈筱潮 作者单位:519000中山大学附属第五医院心内科 (广东珠海)

      【摘要】 目的:探讨中青年警察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水平及特点,为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2008年珠海市体检的中青年警察的血压、血脂、血尿酸、血糖等结果进行分析,比较不同危险因素的水平和异常检出率的差异。结果: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水平和异常检出率,男性高于女性。男性除GLU水平、异常检出率和BP异常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以及HDL水平40岁前随年龄增长而下降外,TC、TG、LDL水平和异常检出率及HDL、UA异常检出率40岁前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50岁后随年龄增长而下降。结论:警察人群以高甘油三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和高尿酸血症较突出,需引起重视。

      【关键词】 心血管病 危险因素

      过高的精神压力和不健康的行为方式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并与高血压、血脂代谢异常等相互影响。我科对部分中青年警察的体检资料进行了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异常情况及异常因素聚集性研究,以掌握警察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流行情况,便于为特殊职业人群实施心血管病干预措施提供依据。

      资料与方法

      选择2008年珠海市健康体检的警察为对象,其中男1232人,年龄37.1±6.5岁,女326人,年龄36.0±6.4岁,包括本市的主要警种。排除肝肾疾病和甲状腺功能紊乱的患者,将观察对象以不同性别按每10岁一个年龄段分组。

      检测方法:①体检:血压采用标准方法进行测量;②实验室检测:受检者禁食12~14小时,于次晨空腹静脉采血2ml,置于干燥管30分钟后离心,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空腹血糖(GLU)、全自动生化仪测定血甘油三脂(TG)、血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血尿酸(UA)水平。

      诊断标准:高血压诊断以1999年WHO推荐的标准(收缩压≥140或舒张压≥90mmHg);糖尿病诊断参照美国糖尿病协会标准:空腹血糖≥7mmol/L,6.1mmol/L≤空腹血糖<7mmol/L为空腹血糖受损;血脂异常标准:高甘油三酯血症TG≥2.3mmol/L,高胆固醇血症TC>6.2mmol/L,高密度脂蛋白血症HDL-C男性<1.15mmol/L、女性<0.9mmol/L,低密度脂蛋白血症LDL-C≥3.64mmol/L,高尿酸血症男>428μmol/L,女>357μmol/L。

      统计学分析:数据采用SPSS11.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X±S表示,不同性别及各年龄组间计量资料的比较采用多元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

      结 果

      不同性别和年龄心血管危险因素水平情况:变量性别除心血管危险因素GLU外,其余多元方差分析结果均<0.05,表明中青年警察男性和女性SBP、DBP、TC、TG、HDL、LDL、UA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年龄分组除UA外,其余危险因素水平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年龄及性别交互作用对血管危险无影响。结果表明,不同年龄女性SBP、DBP、TC、TG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BP、DBP水平40岁前无统计学意义,40岁后随年龄增长而上升;TC、TG40岁前无统计学意义,41~50岁达到最高,50岁后下降;GLU、HDL、LDL、UA水平无统计学意义。男性除UA外,其余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BP水平40岁前无统计学意义,40岁后随年龄增长而上升;DBP水平在40岁前随年龄增长而上升,40岁后差异无意义;GLU水平随年龄增长而上升;TC、TG、LDL在40岁前随年龄增长而上升,50岁后下降,与31~40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HDL水平40岁前随年龄增长而降低,40岁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各危险因素异常检出率:本组中青年警察的BP、GLU、TG、TC、HDL、LDL、UA异常及混合型高脂血症检出率分别为14.7%、3.2%、19.8%、9.6%、40.8%、19.2%、20.4%和4%,男性和女性异常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男性均高于女性。女性除血压和高LDL异常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升高外,其余各危险因素年龄异常检出率均无统计学意义;而男性所有研究的危险因素异常检出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P、GLU异常检出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TC、TG、HDL、LDL、UA异常检出率在40岁前随年龄增长而上升,50岁后异常检出率下降。

      心血管病危险因素聚集程度分析:TG升高和混合型高脂血症者合并高血压的检出率高于其他人群;TG、TC升高和混合型高脂血症者合并糖调节受损的检出率高于其他人群;TG升高合并糖调节受损与高血压的检出率高于其他人群。见表1。

      讨 论

      本结果显示,女性SBP和DBP水平40岁后随年龄增长而增加,TC和TG水平在40~50岁达到最高,50岁后下降;而男性GLU水平、异常检出率及BP异常检出率随年龄增大而上升,HDL水平40岁前随年龄增大而下降,TC、TG、LDL水平和异常检出率及HDL、UA异常检出率40岁前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50岁后逐渐下降。研究还显示,中青年警察的主要危险因素有高甘油三脂血症、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高低密度脂蛋白血症和高尿酸血症,异常检出率分别为19.8%、40.8%、19.2%和20.4%。除了低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女性高于男性外,男性TG、TC、LDL水平、异常检出率和HDL异常检出率均高于女性,这与女性警察以内勤及雌激素保护有关。本研究表明,TG升高与糖调节受损、高血压之间存在显著聚集现象。危险因素的聚集可引起正向交互和协同作用,可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病危险度增长[1]。表1 不同血脂水平中青年警察合并高血压、糖调节受损的检出率比较

      组别人数合并高血压人数检出率(%)合并糖调节受损人数检出率(%)合并糖调节受损与高血压人数检出率(%)血脂正常116313411.5211.8100.9TC升高871618.455.7 22.3TG升高2466124.8187.3 93.7 混合型血脂异常631828.669.5 23.2X240.00530.649 12.755P 0.005 注:与血脂比较,P<0.05。 研究证实,珠海男性警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不容乐观,TG水平高于健康人群水平范围[2],TG、HDL、LDL水平高于昆明地区人群[3],血尿酸异常检出率高于中山地区居民水平[4],但低于珠海斗门区农村居民异常检出率[5]。因此对40岁前的警察在提供完整健康计划和心理辅导的同时,积极探索警察职业特点的营养教育项目,是预防心血管疾病行之有效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吴兆苏,姚崇华,赵冬,等.11省市队列人群心血管发病前瞻性研究Ⅱ个体危险因素聚集与心血管病发病的关系[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1,29(4):246.

      2 黄翠珍,胡卓娅,陈福光,等.珠海地区健康人群血清TG、CHOL参考范围调查.实用医技,2005,13(2):147.

      3 胡大春.昆明地区部分人群血脂水平调查分析.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1999,7(3):141.

      4 熊春林,李文,陈俊,等.中山横栏居民血尿酸水平的调研[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09,29(4):798.

      5 金莉子,邬伟明,马英东,等.珠海市斗门农村居民高尿酸血症及影响因素流行病学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09,11(20):141.

    ↑上一篇:高龄心血管病患者猝死诱因与对策并文献复习 (附4例报告)
    ↓下一篇:血清硫脑苷脂在心血管系统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