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内科学其他学科》

    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其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

    发表时间:2011-07-20  浏览次数:1184次

      作者:王志芳,张旭刚,张凤琴  作者单位:053000 河北省衡水市,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检验科(王志芳),体检科(张旭刚),病理科(张凤琴)

      【关键词】 尿路感染,泌尿系统

      尿路感染是临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发病率约为2.0%[1],病原菌常于患者机体免疫力下降时乘机侵入泌尿系统引起原发或继发性感染;盲目长期使用抗生素以及各种创伤性检查和治疗,扰乱了机体的微生态平衡,导致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变迁及多重耐药菌株的出现。为此,笔者对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的尿路感染病人进行尿液培养,分离致病菌,以了解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以及对抗菌药物的敏感性,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1 材料与方法

      1.1 菌株来源 于2006年1~12月,收集本院门诊及住院患者的中段尿液进行细菌培养。

      1.2 仪器、药敏纸片及培养基 使用HX21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鉴定到种,用KB纸片扩散法进行药敏试验,所用药敏纸片购自杭州天和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所用培养基购自天津金章技术研究所。大肠埃希菌ATCC 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 27853,金黄色葡萄球菌 ATCC 25923为质控菌株。

      1.3 方法 患者清晨将外阴部(女性)或尿道口(男性)清洗干净后,留取第一次中段尿10 ml左右于无菌瓶中,立即加盖送检。用1 μl定量接种环取1环尿液标本,接种于血平板上,35℃培养18~24 h后(无细菌生长放置48 h),菌落计数,革兰阴性杆菌≥105 CFU/ml,革兰阳性球菌≥104 CFU/ml为阳性标准。所有细菌分离、培养、鉴定、药敏试验均按《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2版)进行。

      2 结果

      2.1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与构成比 180株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占67.2%,革兰阳性球菌占22.8%,见表1。

      2.2 尿路感染中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 革兰阴性杆菌对亚胺培南的敏感性最高,其次为头孢哌酮/舒巴坦、阿米卡星、呋喃妥因、头孢吡肟、头孢他啶、氨曲南、头孢西丁;敏感性较低的是氨苄西林、哌拉西林、环丙沙星。见表2。

      2.3 革兰阳性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 革兰阳性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的敏感性最高,其次是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呋喃妥因。敏感性较低的是红霉素、青霉素、四环素。见表3。

      表1 180株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与构成比(略)

      表2 革兰阴性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率(略)

      表3 革兰阳性球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率(略)

      3 讨论

      尿路感染的致病菌中许多属于条件致病菌。尿路感染的发生取决于致病菌的致病力和机体的防御功能两方面。引起尿路感染的易感因素有年龄、慢性全身性疾病等,其发生与免疫功能降低有关。

      3.1 尿路感染病原菌的分布依次为大肠埃希菌、肠球菌,其次是真菌,与文献报道相近[2]。

      3.2 大肠埃希菌是尿路感染中最主要的革兰阴性杆菌,占总分离率的51.6%,与文献报道相近[3]。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的耐药率最高,为90.3%,故氨苄西林不宜单独用于尿路感染治疗的经验性用药;对一、二代头孢类抗生素临床上已很少使用。治疗尿路感染一般情况下首选喹诺酮类和三代头孢类抗生素,或者是复方新诺明[4]。近年来,革兰阴性杆菌对喹诺酮类、三代头孢类抗生素在临床治疗上的广泛应用,导致耐药菌株的不断增加,对抗生素药物的敏感性呈下降趋势,而喹诺酮类由于诱导耐药机制存在明显交叉耐药性,所以,临床医生在没得到药敏结果前,不宜首选使用[5]。大肠埃希菌对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敏感性区别较大,阿米卡星为90.1%,庆大霉素为40.1%,可能由于庆大霉素的更广泛使用有关[6]。阿米卡星肾毒性较大,需谨慎使用,不宜作为尿路感染的常规用药。大肠埃希菌对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呋喃妥因有较高的敏感性,依次为100%、90.3%、89.1%;亚胺培南、头孢哌酮/舒巴坦的抗菌活性最强,可作为经验用药的首选,但由于抗菌谱广,易导致菌群失调,造成二重感染,故应慎重用药。

      3.3 革兰阳性球菌,以肠球菌为主,占17.8%。肠球菌为条件致病菌,由于免疫抑制剂的广泛使用,侵入性治疗的增加,过度应用广谱抗生素及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肠球菌的感染率明显上升,已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致病菌[7]。表3显示,肠球菌对替考拉宁、万古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的敏感率最高,敏感率依次为100%、98.8%、95.5%,是临床用药的首选。

      万古霉素肾毒性大,价格较贵,使用受限,故可作为备用药;耐万古霉素肠球菌(VRE)的出现,与大量不合理用药有直接关系。药敏试验表明,呋喃妥因对革兰阴性杆菌和革兰阳性球菌的敏感性较高,故可作为尿路感染的首选药物,但临床的实际疗效可能低于体外药物敏感试验。

      另外,真菌性尿路感染的比率呈上升趋势,真菌的检出率为10%,可能与临床上大量使用抗生素对致病菌产生影响或菌群失调造成的二重感染有关。

      总之,尿路感染的门诊及住院患者应及时进行尿液细菌培养及药物敏感试验,正确合理使用抗生素,提高尿路感染的治愈率,减少患者的痛苦,减轻患者的经济负担。

      【参考文献】

      1 孙雪峰,叶任高.尿路感染的发病机制.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1,21:201202.

      2 李向,金山荣,张楚南,等.超广谱β内酰胺酶细菌在医院感染中的危险因素.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2,12:510513.

      3 谢志详.尿路感染病原学的分布及耐药性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4,14:471472.

      4 叶任高主编.内科学.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526.

      5 杨念生,武庆庆,钟琼,等.复杂性尿路感染病原菌的耐药性趋势.中华肾脏病杂志,2002,18:1947.

      6 王倩,褚云卓.尿路感染连续三年菌谱检测及耐药性分析.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4,14:104107.

      7 喻华,刘华,颜英俊,等.尿路感染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检测.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3,13:982984.

    ↑上一篇:老年患者尿失禁护理方法探讨
    ↓下一篇:替勃龙治疗更年期症状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