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内科学其他学科》

    产后尿潴留的护理

    发表时间:2011-07-29  浏览次数:792次

      作者:李平  作者单位:扶余县人民医院妇科,吉林 扶余

      【关键词】 产后,尿潴留,护理

      产后6~8 h膀胱内有尿而不能自行排出者称产后尿潴留,尿潴留是产后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尿潴留易致泌尿系统感染,而泌尿系统感染更加重尿潴留,且易影响产后子宫复旧,引起产后出血,给产妇增加痛苦。为探讨更有效的治疗方法,笔者对产后尿潴留施行有效而综合的临床护理,现将体会汇报如下。

      1 临床资料

      我科2006年4月~2008年5月46例产后尿潴留患者本组46例,最大年龄36岁,最小20岁,平均25.5岁;38例为初产妇, 8例为经产妇。其中单纯侧切9例,阴蒂部黏膜擦伤2例,有3例因滞产(第2产程延长超过2h以上)。46例均于产后8h内出现尿潴留,查体均有膀胱充盈,有轻触痛,无腹膜刺激征,全组患者经护理,无1例需导尿,均能自行排尿。

      2 护理措施

      2.1 心理护理:在临床护理中,暗示能影响和改变人的心理与行为。同室产妇之间相互鼓励对产后的排尿顺利与否起到很大作用,医务人员的行为方式也将直接影响患者。因此,护理人员及时进行床边心理辅导,可引导产妇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如大部分产妇已习惯上厕所小便,且产后身体虚弱,体力不支,当小便解不下来时,不想起床解小便,希望医护人员帮助她们解决,若护理人员有消极的语言和行为可使产妇悲观失望,丧失信心。如果不积极改善产妇的焦虑情绪,极易产生消极暗示,养成错误习惯。我们帮助产妇找出不良的认知,并提供新的观念、新的方法,以提高产妇的认知能力,使产妇的心理障碍逐步好转,尿潴留得以解决。产妇本身就有疼痛不适的感觉,有的产妇误解自己排尿会加重会阴切口疼痛、感染或裂开,认为导尿是最好的方法,不愿自己排尿。护士应解释这种想法错误的原因,向她说明导尿虽可以解决尿潴留,但会带来一系列不良后果。而自己排尿不会加重伤口疼痛,排尿后可用温开水或消毒水清洗会阴,勤换会阴垫,保持局部清洁,不会引起感染,并对产妇进行健康教育和生活指导,宣传分娩过程的有关知识,协助新生儿的护理等,使产妇感到医护人员和蔼可亲,体贴入微,以消除产妇的紧张、焦虑和恐惧心理。

      2.2 物理护理:①按摩法:将手置于患者下腹部膀胱膨隆处,向左右轻轻按摩10~20次,再用手掌自患者膀胱底部向下推移按压,以减少膀胱余尿,按摩时要缓慢,力度适中,一边按摩,一边与患者交谈,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可使患者放松,通过局部刺激,让患者产生尿意,引起排尿。有人采用坐式按摩膀胱法也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其方法是:患者取坐位,操作者坐在产妇的后右侧,并以操作者的左肩及上臂为产妇的靠背,右手沿顺时针方向按摩患者膀胱区4min左右,压力由轻到重,直至有尿液排出。②热敷法:将热毛巾或热水袋热敷于患者下腹部膀胱处,并适当移动温毛巾或热水袋,要保证在膀胱区各个部位受热均匀,这样是利用热力使局部松弛,腹肌收缩从而引起腹内压升高,进一步使膀胱括约肌张力增强,可促使排尿。也可用热滚动按摩膀胱[1],具体做法是用热毛巾或热水袋外加布套敷在产妇下腹部膀胱区,并轻轻转动10~30min,有利于膀胱和尿道消肿,反射性刺激膀胱逼尿肌收缩,以促进排尿。

      2.3 特殊护理:诱导排尿:对已经发生尿潴留的患者,在督促排尿的同时,采取按摩子宫、下腹部热敷、按压穴位等方法,也可取一些温水泡过的棉球,温度保持在15~20℃,在尿道口旁轻轻按压,一松一压,则能刺激尿道周围神经感受器而促进排尿,并在便器内盛一半温开水,利用蒸汽刺激尿道周围神经感受器而诱导排尿,或让其听流水声使其产生条件反射而排尿。对第1次排尿有残余者应说服产妇白天每3h排尿1次,排尿时要耐心等待,并压迫下腹部将尿液排出,每次排尿可重复上述动作2~3次,直到排尽残余尿。排便诱导排尿法:嘱患者作咳嗽动作,刺激其肛门括约肌,使腹内压增大,可促进胃肠蠕动[2],或取开塞露20~40ml纳入肛门,忍耐3~5min。由于高渗刺激直肠壁及局部交感神经,使之处于激惹状态,引起排便反射及润滑肠壁,根据排便促进排尿的神经反射机理,使膀胱逼尿肌收缩,内括约肌松弛,引起排尿。利用大便的紧迫感使产妇克服会阴疼痛心理障碍,正确应用腹压。

      2.4 其他护理:①口服柳树叶法:采用垂柳树叶5片,洗净擦干后直接嚼细,开水送服,30min后可排尿[3]。它利用柳树叶中的柳酸,抑制前列腺素(PG)合成酶,减少PG合成,减轻PG对末梢痛觉感受器的作用,从而抑制膀胱黏膜充血水肿,减轻会阴伤口疼痛,解除排尿困难。②葱泥穴位贴敷法:取葱白80g加食盐4~6g捣烂为泥,贴敷关元、气海穴,范围8cm×8cm。葱白发汗解表,散寒通阳,入肺经肾可治小便不利,食盐软坚散瘀,可引药入肾经。气海、关元为治疗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的主穴,可通调水道。③隔姜灸法:将新鲜生姜切成1~2cm厚的薄片,用针扎数个小孔置于穴位上,再采用鹊啄灸法行灸,灸至局部皮肤潮湿红晕为止,对治疗产后尿潴留有效率达90%[4]。用隔姜灸是借姜的温经散寒、灸火的热力和艾能通阳的作用,使热透入皮肤,增加局部血液循环,舒缓括约肌,加强传导功能,使排尿通畅。④三阴交穴位注射新斯的明:对于剖宫产术后拔除尿管后出现尿潴留效果最好,三阴交为主治泌尿生殖系疾病的主穴,新斯的明可兴奋逼尿肌和肠道平滑肌,促进排尿及胃肠蠕动。穴位注药法除药物作用外,还可直接刺激穴位发挥经络体系的作用,取穴简单,疗效可靠。

      3 讨论

      本组46例经临床治疗护理,全部治愈,产后随访,均恢复良好。通过对相关因素的分析和护理的总结,笔者认识到:产后尿潴留的原因多数与下列因素有关:①产妇对正常分娩认识不足,存在紧张与恐惧心理,或术前未排空尿液,术后未及时排尿导致尿潴留。②分娩后由于腹直肌分离,腹壁松弛,腹压下降,逼尿肌收缩乏力或敏感性降低无力排尿。③第二产程过长,原来受胎头压迫的膀胱三角区黏膜充血水肿加重,并发展到膀胱底部, 尿道括约肌充血水肿及会阴部肿胀, 敏感性降低无力排尿。④行会阴侧切或软产道损伤患者因疼痛刺激,反射性地抑制排尿动作,或惧怕疼痛及切口感染裂开而不敢排尿使膀胱充盈感减弱致尿潴留。

      【参考文献】

      [1] 沈佩芳.热按摩膀胱区治疗术后尿潴留[J].齐鲁护理杂志,2003,9(1):7.

      [2] 张秋兰,石书萍,妙少红,等. 排便诱导在术后尿潴留的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 2001, 16(11): 861.

      [3] 刘淑华.产后尿潴留的护理[J].中国保健, 2008, 16(2): 102.

      [4] 朱春香,彭安梅.隔姜灸治疗术后尿潴留的临床观察[J].现代护理,2003,9(2):160.

    ↑上一篇:细胞凋亡与急性肾功能衰竭
    ↓下一篇:血尿来源及血尿中红细胞形态的变化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