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内科学其他学科》

    288例草酸钙结石患者饮食习惯的调查及分析

    发表时间:2011-06-27  浏览次数:838次

       作者:贺晓鸣 张士更 作者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杭州 310005

      【摘要】 通过对288例经结石分析仪确诊为草酸钙结石的患者的九大类食物及三大营养物质的摄入情况进行了调查和分析,并与中国营养学会推荐的各类食物建议摄入量及三大产能营养素热能推荐比例相比较,发现调查对象膳食中奶类、蔬菜、肉类、蛋类、豆类、油脂类摄入量偏高,水果摄入量偏低,蛋白质、脂肪摄入较高,碳水化合物摄入过低。调查结果为今后制定更为精细化、个性化的饮食处方提供了依据,同时在处方的制定中引入中医食疗,达到标本兼顾的目的。

      【关键词】 泌尿系结石;饮食;草酸钙;中医食疗

      为了解结石患者膳食营养状况,并对其膳食机构提出合理建议,现对288例草酸钙结石患者的膳食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

      2008年1月至2009年10月,我科门诊及病房288例草酸钙尿石症患者,结石标本(手术取石或药物排石)均经红外光谱结石分析仪分析确定,并且均在杭州地区生活5年以上,并排除合并其他内分泌疾病。

      1.2 调查内容和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和食物摄入情况。一般情况包括年龄、性别、身高、体重、腰围等;食物摄入情况是根据《中国居民平衡膳食宝塔》,将食物分成谷类、奶类、蔬菜、水果、畜禽肉类、蛋类、鱼虾类、豆类等9类进行询问,记载1周的食物摄入情况取平均值计算每人每日各类食物摄入量,并根据《中国食物成分表2004》计算平均每人每日各种营养素摄入量及其总能量。

      1.3 评价标准

      各类食物的推荐摄入量 按照“平衡膳食宝塔建议不同能量膳食的各类食物参考摄入量(g/d)”(中国营养学会推荐)。

      1.4 数据处理

      用SPSS12.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t检验)。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调查的288例患者中,男性108例,占37.5%,女性180例,占62.5%。年龄21~65岁,平均38.2岁。

      2.2 尿石症患者膳食构成

      调查对象每人每日平均膳食中奶类、蔬菜、肉类、蛋类、豆类、油脂类摄入量偏高,水果摄入量偏低。以上各类食物与推荐摄入量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他类食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表1 草酸钙结石患者各类食物每日人均摄入量(略)

      2.3 热能来源比例

      三大产能营养素热能比例与推荐比例相比,蛋白质、脂肪摄入较高,碳水化合物摄入过低,详见表2。表2 三大产能营养素平均每人每日摄入量、

      产能量及其占总能量比例(略)

      3 讨论

      调查发现许多草酸钙结石患者的膳食结构不甚合理,具体表现在:①奶类、蔬菜、肉类、蛋类、豆类、油脂类摄入量偏高,水果摄入量偏低。②三大产能素的功能比例失调,碳水化合物功能比偏低,脂肪供能过高,高达40.5%。③蛋白质摄入量过高,平均达到82.4g/d,根据中国居民膳食蛋白质推荐摄入量(RNI),中度体力劳动的成年男性每天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为80g/d,成年女性为70g/d,随着劳动强度的降低,摄入量也更要降低。

      部分调查对象合并有代谢综合症等情况存在,故主观上多强调主食的控制,常用肉、蛋、奶、蔬菜来代替主食以尽量减少米、面等主食的摄入,忽视对油脂类的摄入,并且在调查中发现该批患者对奶类、豆类、肉类等高蛋白食物有偏爱,在每日膳食所占比例中较高。

      饮食因素可以促进泌尿系结石的形成,是泌尿系结石发病的危险因素,有关膳食因素与泌尿系结石发病关系的研究报告较多,Heller等[1]研究观察,低草酸和高钙的饮食5年,泌尿系结石的年发病率可从3.1%降到1.1%。刘峻等[2]使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研究,显示高蛋白膳食、高嘌呤膳食是肾结石发生的危险因素,高钙膳食与肾结石发生呈负相关。研究亦表明饮食和营养可导致尿中成分的变化,是尿石形成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3],尿液中各种物质的含量以及相互间的作用,是尿石形成的重要因素,这对尿石的形成或预防起着重要的作用。

      根据《诸病源候论》“诸淋者,由肾虚膀胱热故也”的理论,从中医整体观核心思想出发,本着治病求本的原则,利用药食同源,例如海金砂冲泡代茶饮、核桃大米冰糖煮粥食、清拌木耳润管道等被多年经验证实为行之有效、操作简单、标本兼顾的食疗方,为泌尿系结石的饮食防治开辟了一条较为理想的中西医结合途径。

      【参考文献】

      [1]Heller HJ,Doerner MF,Brinkley LJ,et al.Effect of dietary calcium on stone forming propensity[J].J Urol,2003,169(2):470474.

      [2]刘峻,黎松林,邰昌松,等.肾结石与膳食因素的横断面调查[J].现代预防医学,2002,29(2):168170.

      [3]Shen M,Shi L,Li L,etal.A casecontrol study on urinary calculi and dietary factors[J].Zhong hua liu xing bingxue za zhi,2002,23(2):13471.

    ↑上一篇:拔导尿管前碘伏消毒预防妇科泌尿道感染的观察
    ↓下一篇:截瘫病人泌尿系统感染的观察及护理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