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感染性疾病学》

    抗病毒治疗慢性丙型肝炎患者T细胞表面程序性死亡1和程序性死亡配体1的表达

    发表时间:2014-10-24  浏览次数:1518次

    程序性死亡1(programmed death-1,PD-1)是CD28家族共刺激分子,通过招募磷酸化酶SHP-1和SHP-2,抑制下游信号转导,进而抑制T淋巴细胞(T细胞)功能[}1}a PD-1是细胞毒T淋巴细胞(cytotoxic T lymphocytes,CTLs)耗竭的标志。慢性丙型肝炎(CHC)患者外周血和肝细胞内的HCV特异性CTLs的PD-1均表达上调,另外,体外阻断PD-1和其配体的相互作用,可以显著提高HCV特异性CTLs的效应功能,甚至在CD4-T细胞缺乏的个体中也可以发生[}Z-sy CHC患者经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病毒治疗,外周血PD-1及其配体(programmed death-ligand 1,PD-L1)在T细胞的表达变化的研究较少。我们对24例抗病毒治疗的CHC患者动态观察24周PD-1及PD-L1在T细胞的表达以及与HCV RNA和ALT的关系并以此推测CHC患者治疗后免疫应答的恢复情况。

    资料与方法

    一、一般资料CHC患者均来自南京市第二医院2008年10月至2011年10月的门诊和住院的患者,共24例,男14例,女10例,年龄19一69岁,基因1b型HCV感染19例,2a型4例,1b+2a型1例,诊断均符合2004年《丙型肝炎防治指南》[4]。患者均排除其他病毒性肝炎、自身免疫性肝病、酒精性肝病等,同时在人组前6个月未经过任何抗病毒治疗。均接受聚乙二醇干扰素a-2a(Peg-IFN二一2a,瑞士罗氏公司生产)每周皮下注射一次,不能耐受者改为135,联合利巴韦林800一1200 mg/d,治疗24一48周,分1b或lb+2a型治疗48周,2a型治疗24周,治疗4周检测HCV RNA仍阳性者延长疗程至48周。疗效判断:4周时病毒载量达到检测下限500拷贝/ml以下为4周HCV RNA阴性组(简称阴性组),未达到检测下限为4周HCV RNA阳性组(简称阳性组);12周病毒载量达到检测下限为完全早期病毒学应答(complete early virological response,cEVR),HCV RNA无下降或者下降小于2 1g为无病毒学应答(no virological response,NVR),治疗结束随访24周病毒载量小于检测下限为持续病毒学应答(Sustained virologic response,SVR),高于检测下限为复发。

    二、主要试剂和仪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标记小鼠抗人单克隆抗体CD4,藻红蛋白一菩类染料5(PE-Cy5)标记的小鼠抗人单克隆抗体CD8}PE标记的小鼠抗人单克隆抗体PD-1和PD-L 1及同型对照抗体IgG 1购自美国eBioscience公司;红细胞裂解液购自美国B&D公司;HCV RNA荧光定量PCR检测试剂盒购自上海科华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流式细胞仪购自美国BD公司;Light Cycle荧光定量PCR仪购自德国罗氏公司;全自动生物化学分析仪购自美国雅培公司。

    三、实验方法

    1.流式细胞仪分析T细胞PD-1和PD-L 1的表达:准备三个试管,一试管加鼠抗人抗体FITC-CD4,PE-Cy5-CD8和PE-IgG 1各10}1,一试管加FITC-CD4,PE-Cy5-CD8和PE-PD-1各10}u 1,另一试管加FITC-CD4,PE-Cy5-CD8和PE-PD-L 1各10}1,各加100}1 EDTA抗凝全血,4 0C避光孵育30 min;加10倍稀释后红细胞裂解液1 ml裂解红细胞,磷酸盐缓冲液洗涤2次后,立即上流式细胞仪检测。

    2.HCV RNA定量检测:用核酸提取柱提取HCV RNA,然后取12.5}u I加入PCR反应液,PCR反应液配比:PCR主反应液:酶混合物:荧光探针为7:5:0.5,PCR反应体系:50 0C,25 min;94 0C,2 min;94 0C,lOs;55℃,15s;72 0C,15s;5个循环;94 0C,lOs;60℃,45 s;42个循环。严格按实时荧光定量PCR试剂盒说明书操作。3.肝功能检测:血浆ALT由我院生物化学实验室检测,ALT>40 U/L为异常。

    四、统计学方法统计分析采用SPSS16.0软件。计量结果以均数士标准差标士s)表示。两样本计量结果分析采用t检验,治疗前后的计量结果采用重复测量的单因素或两因素方差分析,所有检验均为双侧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一、阴性组和阳性组患者治疗前后HCV RNA,ALT检测结果24例CHC患者根据4周病毒检测结果分成两组,4周HCV RNA阴性组19例和阳性组5例。HCV RNA阴性组,HCV基因1b型感染者15例,2a型3例,1b+2a型1例,4周HCV RNA已位于检测下限;阳性组HCV基因1b型感染者4例,2a型1例,4周HCV RNA仍为阳性,但12周后均位于检测下限。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CV RNA检测结果,t二0.442,P=0.66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阳性组患者4周检测HCV RNA与治疗前比较,病毒载量明显下降,F=18.811,P=0.0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ALT在治疗前比较,t=0.213,P=0.8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阴性组患者治疗4,12,24周与治疗前比较,ALT水平明显下降,F值分别为9.453,11.081和9.725,P值均<0.01;阳J胜组患者治疗4,12,24周与治疗前比较,ALT水平无明显下降,F值分别为0.721,2.149和2.125,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

    二、阴性组和阳性组患者治疗前后PD-1和PD-L1表达水平的变化1.CD4+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CD4+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阴性组和阳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4,12,24周与治疗前比较,PD-1的表达明显下降,F值分别为5.368,7.388和10.923,P<0.05和P<0.01。阴性组:治疗24周与治疗前比较检测结果明显下降,F=12.406,P=0.002;阳性组:PD-1的表达各个治疗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30 2.CD8+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CD8十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阴性组和阳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4,12^24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阴性组患者治疗24周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F=4.955,P二0.039;阳性组患者各个治疗时间点检测结果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30 3.CD4十T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CD4+T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阴性组和阳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4,12,24周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阴性组患者PD-L1的表达各个治疗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统计学意义;阳性组患者PD-L1的表达各个治疗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2}3)0 4.CD8+T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CD8十T细胞表面PD-L 1的表达阴性组和阳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4周与治疗前比较,F=3.455,P=0.07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12,24周与治疗前比较PD-L 1的表达明显升高,F值分别为7.410和13.904,P<0.05和P G O.Olo阴性组患者治疗4,12,24周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F值分别为9.063 8.365和9.736,P值为0.008,0.010和0.006;阳性组患者治疗24周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F=10.292,P=0.033。见表2,30

    三、SVR组和复发组患者CD4+和CD81T细胞表面PD-1和PD-L1的表达水平的变化达到SVR患者共20例,阴性组中18例,阳性组2例,HCV基因1b型感染者16例,2a型3例,1b+2a型1例。阴性组1例和阳性组3例复发,其中HCV基因1b型感染者3例,2a型1例。1.SVR组和复发组患者CD4`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SVR组和复发组CD4十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组间比较,F=0.260,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4,12周与治疗前比较,F值分别为1.208和1.707,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4周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F=5.569,P=0.028;SVR组在治疗4,12,24周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F值分别为6.133,5.541和14.780,P<0.05或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复发组各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4a 2.SVR组和复发组患者CD8+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SVR组和复发组CD8十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组间比较,F=0.097,P=0.7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4,12,24周与治疗前比较,F值分别为0.672,0.780和3.463,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SVR组在治疗12,24周与治疗前比较明显下降,F值分别为4.964和4.613,P值均<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复发组各治疗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4a 3.SVR组和复发组患者CD4TT细胞表面PD-L 1的表达:SVR组和复发组CD旷T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组间比较,F=2.131,P=0.1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4周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F=4.972,P=0.037,12,24周与治疗前比较,F值分别为2.161和2.114,P值均>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阴性组患者PD-L 1的表达各个治疗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阳性组患者PD-L1的表达各个治疗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40 4.SVR组和复发组患者CD8十T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SVR组和复发组CD8-T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组间比较,F=1.426,P=0.24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治疗4,12,24周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F=5.963,7.319和8.410,P<0.05或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SVR组在治疗12,24周与治疗前比较明显升高,F值为6.442和12.349,P<0.05和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复发组治疗各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40讨论T细胞表面存在免疫抑制和免疫激活分子,两者对维持机体免疫耐受和免疫活化之间的平衡起重要作用。免疫抑制分子PD-1与其配体PD-L 1,两者的相互作用能显著抑制T细胞免疫功能[n]。急性HCV感染早期,患者外周血HCV特异性CD旷和CD8+T细胞PD-1高水平表达,自发清除HCV,经过干扰素联合利巴韦林抗HCV治疗有效的患者,PD-1表达明显下降[[5-6]。而进展为CHC者,则表现为HCV特异性CD8+T细胞PD-1持续高表达并且肝脏内PD-1在总CD4‘和CD8+T细胞以及HCV特异性CD4+和CD8+T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外周血。我们之前发现CHC患者外周血总CD4+和CD8+T细胞上PD-1和PD-L 1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o

     PD-L 1在髓系树突细胞上的同样高表达,体外用PD-L 1单克隆抗体阻断PD-1 PD-L 1途径可以恢复病毒特异性CDBTT细胞的免疫功能;这在慢性HCV,HBV和H工V感染者中均可检测到。我们对24例CHC患者进行了72周的随访研究,并且动态检测前24周T细胞表面PD-1和PD-L 1表达。研究显示,治疗4周时,无论HCV RNA有无转阴,T细胞上PD-1和PD-L 1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其明显的变化主要体现在时间上,如CD4-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在治疗4,12周和24周时均明显下降,CD8+T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在治疗12周和24周时均明显升高。

    SVR和复发组,两组T细胞上PD-1和PD-L 1的表达水平均无明显差异,两组患者CD4十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在治疗24周时明显下降,CD4+T细胞表面PD-L1的表达在治疗4周时明显升高,CD8+T细胞表面PD-L 1的表达在治疗4,12周和24周时均明显升高。由于两组数据的样本数相差较大,所以我们对每一组组内进行了比较,发现治疗4周HCV RNA阴性组CD旷T和CD8十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在治疗24周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CD8+T细胞表面PD-L I的表达在各治疗时间点较治疗前明显升高;SVR组也发现CD4+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在各治疗时间点较治疗前明显下降,CD8+T细胞表面PD-L 1的表达在治疗12,24周较治疗前明显升高;而治疗4周HCV RNA阳性组和复发组各治疗时间点与治疗前比较变化不大。推测,快速有效的抗病毒治疗可以下调CHC患者外周血CD4十T和CD8十T细胞表面PD-1的表达,上调CD8}T细胞表面PD-L 1的表达,两者有望成为预测抗病毒的疗效以及临床转归的新指标。经过抗HCV治疗后,患者HCV RNA明显下降,肝功能明显好转,提示患者的细胞免疫得到加强。免疫抑制受体PD-1表达下降也是细胞免疫提高的体现,而其配体PD-L I在治疗后反而提高,故PD-L I起抑制免疫的作用受到质疑,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免疫激活的作用,这与Urbaru等[6j研究结果相似,其研究显示,经过IFN一二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急性丙型肝炎3一6个月,ALT和HCV RNA明显下降,树突细胞表面PD-L 1的表达上升。本次研究我们所用CHC患者数量较少,对T细胞上PD-1和PD-L 1的检测没有延长到72周。如果能获得较大样本和长时间的研究,更有可能对PD-1和PD-L 1作为预测抗病毒的疗效以及临床转归的新指标进行量化。

    参考文献

    [1]Chen L.Co-inhibitory molecules of the B7-CD28 family in the control ofT-cell immunity[J].Nature Reviews Immunology,2004.336-347.

    [2]Urbani S,Amadei B,Tola D.PD-1 expression in acute hepatitis C virus(HCV)infection is associated with HCV-specific CD8 exhaustion[J].Journal of Virology,2006,(22):11398-11403.doi:10.1128/JVI.01177-06.

    [3]Golden-Mason L,Palmer B,Klarquist J.Upregulation of PD-1 expression on circulating and intrahepatic hepatitis C virus-specific CD8+T cells associated with reversible immune dysfunction[J].Journal of Virology,2007.9249-9258.

    [4]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分会.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4,(4):194-198.

    [5]Kasprowicz V,Schulze Zur Wiesch J,Kuntzen T.High level of PD-1 expression on hepatitis C virus(HCV)-specific CD8+and CD4+T cells during acute HCV infection,irrespective of clinical outcome[J].Journal of Virology,2008.3154-3160.

    [6]Urbani S,Amadei B,Tola D.Restoration of HCV-specific T cell functions by PD-1/PD-L1 blockade in HCV infection:effect of viremia levels and antiviral treatment[J].Journal of Hepatology,2008.548-558.

    [7]Radziewicz H,Ibegbu CC,Fernandez ML.Liver-infiltrating lymphocytes in chronic human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 display an exhausted phenotype with high levels of PD-1 and low levels of CD127 expression[J].Journal of Virology,2007.2545-2553.

    [8]蔡仁田,沈玲,张永臣.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免疫细胞PD-L1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J].江苏医药,2009,(12):1392-1394.

    [9]蔡仁田,沈玲,张永臣.慢性丙型肝炎患者T细胞PD-1表达特点及临床意义[J].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602-606.

    [10]Penna A,Pilli M,Zerbini A.Dysfunction and functional restoration of HCV-specific CD8 responses in chronic hepatitis C virus infection[J].Hepatology,2007.588-601.

    ↑上一篇: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诊断酒精性肝病的初步研究
    ↓下一篇: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研究进展及其在病原检测中的应用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