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感染性疾病学》

    自身免疫性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特征与治疗研究

    发表时间:2014-06-26  浏览次数:1170次

    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相对特异性免疫肌理造成肝脏损伤的一种临床疾病,在临床诊断上主要依靠感化组织特征、特异性生化异常以及自身抗体检查等来进行判断。近年来,随着自身免疫性肝炎发病率的增高,对其的临床研究也逐渐增多。而自身免疫性肝炎后肝硬化疾病则常与免疫性肝炎发生混淆,因而有必要对其临床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特征和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自身免疫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33例,男10例,女23例,年龄11~67岁,平均(56.4±20.6)岁。

    1.2 临床诊断[1]:根据相关自身免疫性肝炎和肝炎后肝硬化的诊断标准,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后肝硬化进行临床诊断,患者需符合以下标准:①具有明确的自身免疫性肝炎病史,或没有免疫性肝炎病史,但相关评分在15分以上。②明确肝硬化是由免疫性肝炎引起,并排除其他病因。③B超检查结果显示,患者肝脏表面呈结节状且不光滑,回声增强,并伴有门脉增宽或脾脏增大。④实验室检查显示患者肝功明显减退。

    1.3 方法:对患者在入院后临床上表现出的症状和体征进行记录,对患者在入院期间出现的并发症进行记录;对患者肝功能进行检查,包括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白蛋白(ALB)、直接胆红素(DBIL)、谷丙转氨酶(ALT)、球蛋白(GLB)、总胆汁酸(TBA)等指标检查;对患者的自身抗体情况进行检查,采用免疫荧光法对其进行检测。

    2 结果

    本组33例患者在临床上均表现出腹胀、乏力、尿黄、纳差等症状,其中有21例患者出现腹水症状,有11例患者并发腹腔感染;33例患者中并发有高血压的有4例,并发有糖尿病的有2例,并发有甲状腺炎的有2例,并发有消化溃疡的有1例,并发有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有1例。实验室检查结果显示,患者的TBIL指标平均为(178.6± 181.6)μmol/L,DBIL指标平均为(97.1±115.1)μmol/L,ALT指标平均为(124.8±26.7)U/L,AST指标平均为(186.1±157.3) U/ L,ALB指标平均为( 3 1 . 9 ± 4 . 6 ) ,TBA指标平均为(38.7±38.6)μmol/L,GLB指标平均为(37.6±8.6);在自身抗体检查中,抗核抗体呈现阳性反应的共有25例,占75.76%,抗平滑肌抗体呈现阳性反应的有5例,占15.15%。 33例患者均接受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进行治疗,在经过治疗后,除有1例患者死亡外,其余患者的病情均得到好转,死亡原因为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

    3 讨论

    在日常诊断中,自身免疫性肝炎后肝硬化常与自身免疫性肝炎相混淆,两者在发病机制上虽然存在一定联系,但在临床检验指标的表现上还是存在一定的不同。而目前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后肝硬化的临床诊断还没有确定的诊断标准,自身免疫性肝炎肝硬化是由自身免疫性肝炎发展而来的,由于自身免疫性肝炎具有发病隐匿的特点,因而有部分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患者在一经发现即诊断为肝硬化[2-3]。本次研究主要对自身免疫性肝硬化的临床特征进行了分析,从结果来看,在临床表现上,自身免疫性肝硬化主要表现为腹胀、乏力、尿黄等,且大部分患者还伴有腹水症状。而从并发症情况上来看,在本次研究中的33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其并发症与自身免疫机理有关,这说明自身免疫性肝硬化的发生是由患者自身免疫机理发生特异性异常引起,同时还会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发生。在临床检验指标的检查结果上,本组33例患者肝功能检查结果显示,总胆红素水平、谷草转氨酶以及谷丙转氨酶的平均值均高于正常水平,这说明患者的肝脏疾病虽然已经发展到肝硬化阶段,但其炎性反应依然较强,肝功能受到严重损害,且从患者球蛋白水平来看,自身免疫性肝硬化患者的肝脏合成功能下降明显。在自身抗体检查上,有25例患者的抗核抗体呈现阳性反应。这说明自身免疫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在自身免疫检查方面,主要以阳性抗核抗体为特征。而在治疗方面,则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从本组治疗来看,取得了不错的效果,33例患者中有32例患者的病情得到了好转。综上所述,对于自身免疫性肝炎后肝硬化患者,在临床诊断上主要以检验科的肝功能检查和自身免疫检查检查结果作为主要检验科目。

    4 参考文献

    [1] 郑 盛,杨晋辉,尤丽英,等.自身免疫性肝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综合征的临床特征及诊疗分析[ J ] .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2):3710.

    [2] 汪嘉莉,姚云清,尹胜平.120例Ⅰ型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特征与疗效相关因素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12,29(3):187.

    [3] 苏立稳,曾 菲.自身免疫性肝炎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重叠综合征10例临床分析[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2,22(1):46.

    [收稿日期:2014-02-21 编校:徐强]

    ↑上一篇: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定量检测的临床意义及研究进展
    ↓下一篇: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对恶性肿瘤化疗患者肝功能的影响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