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感染性疾病学》

    慢性乙型肝炎30例药物治疗临床观察

    发表时间:2014-01-23  浏览次数:1106次

      对2011年1月~2012年1月30例慢性乙型肝炎(简称乙肝)患者应用抗病毒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取得显著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我院收治的60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男33例,女27例;年龄20~60岁,平均(45.6±2.3)岁;病程1~20年,平均(7.6±1.8)年。所有患者均符合第十次全国病毒性肝炎和肝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的诊断标准,并经乙肝标志物HBV-DNA和肝功能检查确诊。随机平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给予肌内注射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 50 μg,1次/2 d,口服拉米夫定片100 mg,1次/d;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母牛分支杆菌菌苗22.5 μg,深部肌内注射,1次/2 周,与此同时,给予乙肝疫苗15 μg,皮下注射,1次/2周。两组均治疗1年,并随访3个月。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期间及随访3个月的肝功能复常率、HBV DNA定量、YMDD变异及药物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使用SPSS 13.0对各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各项参数以均数±标准差( s x± )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于治疗6个月后至随访期间的ALT恢复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期内,两组均随着疗程延长而ALT恢复率逐渐升高,详见表1。两组 HBV 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 2。治疗12个月及随访3个月,观察组HBeAg阴转率及e系统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无严重药物不良反应情况发生。

    3 讨论

    临床研究表明,单一应用抗病毒药物治疗,尽管在疗程中达到理想疗效,但治疗后仍有较高复发率,HBV难以有效清除。据相关医学文献报道,通过调节机体免疫能力,有助于清除HBV病毒。为此在传统抗病毒基础上联合免疫抑制剂治疗,有助于提高患者抗病毒能力,降低复发率,保障治疗效果[1]。传统治疗常采用重组人干扰素α1b注射液、拉米夫定片治疗,可广泛抗病毒,提高免疫调节功能,抑制ALT升高和病毒活动复制,但对肝功能代偿失常及对拉米夫定产生耐药性的患者,仍达不到理想的控制效果。本文研究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恩替卡韦和天晴甘美治疗,恩替卡韦是一种鸟嘌呤核苷类似物,对乙肝病毒(HBV)多聚酶具有抑制作用,可抑制病毒多聚酶(逆转录酶)的多种活性,抑制HBV-DNA 复制,而且对初治患者治疗1 年时其耐药发生率几乎为0;天晴甘美可减轻肝组织炎症活动度及纤维化程度,强化阻滞ALT升高,减轻肝细胞变性、坏死及炎症细胞浸润,有效保护肝细胞膜及改善肝功能,两药联用,可相互作用,提高乙肝疫苗抗原性,增强抗原诱导的特异性免疫学应答,促进体液免疫,并有助于使HBsAg反复刺激改善其功能,促进T淋巴细胞转化,改善锡膏免疫功能,使CD3和 CD4值升高,CD8值降低,调节Th1 /Th2平衡,对杀伤病毒细胞核B 细胞产生抗体有积极的临床意义[2]。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肝功能复常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HBV DNA转阴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HBeAg 阴转率及e系统转换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无明显药物不良反应。结果提示,联合治疗较单一抗病毒治疗疗效显著,且用药安全。

    4 参考文献

    [1] 中华医学会肝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J].中华肝脏病杂志,2005,12(12):108.

    [2] 赵国荣,艾碧琛.乙型肝炎疗效评价标准现状及分析[J].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3(2):184.

    ↑上一篇:一起学校流行性腮腺炎暴发疫情的调查
    ↓下一篇:恩替卡韦在慢性乙型肝炎临床治疗中的疗效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