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内科学其他学科》

    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治疗尿毒症359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0-08-17  浏览次数:778次

      作者:束庆,王桂彬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肾脏病医院, 南通 226001

      【摘要】 目的:总结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在治疗尿毒症中的应用及患者选择、技术培训、优点及主要并发症。方法:对1994年12月~2006年6月于我院行CAPD 359例患者透析管选择、透析液和CAPD治疗步骤及置管术式进行分析。结果:全组病例症状有不同程度的控制和改善。结论:应用CAPD治疗尿毒症患者简易可靠,费用低廉。患者生活质量得到提高。

      【关键词】 尿毒症;腹膜透析;置管术;并发症

      连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是治疗急、慢性肾衰的重要肾脏替代方法之一。我院自1994年12月~2006年6月,对359例尿毒症患者采用CAPD治疗,取得良好疗效。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359例均为住院患者,其中男216例,女143例;年龄5~79岁,平均36±8岁,原发病分别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43例,糖尿病肾病56例,高血压肾病34例,急性间质性肾炎13例,慢性肾盂肾炎8例,狼疮性肾病5例。患者均具有透析指征:血肌酐(Cr)>706 mmo1/L,尿素氮(BUN)>28.6mmo1/L,并排除腹部大手术史及创伤史。

      1.2 方法

      1.2.1 透析管选择 早期开展CAPD时系用国产涤纶环硅橡胶腹膜透析管31例,75例采用国产硅橡胶Tenckhoff管。86例应用多伦多西部医院管,167例西德进口Tenckhoff硅胶管。

      1.2.2 透析液和CAPD治疗步骤 透析液系上海长征制药厂生产的袋装腹膜透析液。均为经腹手术置管,置管后腹腔内注入透析液1000 ml,手术当日每1小时交换1次,连续8次。术后4日每2小时交换腹透液,夜间腹腔保留8小时,术后第5天多数患者情况稳定好转,改为CAPD每天交换4次,每次2000 ml。两次交换间期透析袋缠于腰部,患者可自由活动,本组患者在医院内透析时间为10天~2个月,然后在家行CAPD治疗。

      1.2.3 置管术式 反麦氏切口313例,下腹正中切口46例。以无齿卵圆钳夹持腹透管末端插入膀胱直肠窝或子宫直肠窝,患者有尿意或便意。调整腹透管涤纶环于腹膜外,腱膜下的肌层中,腹膜以荷包缝合双结扎固定于腹透管上,腹腔内灌入透析液1000 ml。观察液体进出是否通畅,有无渗漏,而后作一平行于切口的皮下隧道,皮肤另截孔将腹透管引出体外。

      1.2.4 CAPD操作训练和随访。操作培训对象包括287例患者及72例患者家属,由医师讲解腹膜透析的原则、方法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透析室护士介绍无菌操作并进行示范和指导,直至熟练掌握操作方法。本组359例随访1~5个月204例,6~11个月85例,1~2年58例,>2年11例,最长1例7.5年。出院后第1周复查1次,检查内容包括无菌操作和医疗器械消毒,患者血压、呼吸、腹部创口,腹腔透析液颜色等,以后每隔1月随访1次,定期门诊复查血Cr、BUN、K+、Na+、Ca+、CO2CP等,每3个月摄胸片1次,了解心脏大小变化,外地患者信访或电话随访。

      1.3 结果 全组病例尿毒症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控制和改善,未出现高血钾症,代谢性酸中毒纠正满意,特别是水潴留和心力衰竭等症状控制效果显著,Hb升高至70~80 g/L,配合降压药物血压可控制在20.3/13.3 kPa以下,无明显心包炎表现.

      359例均发生过腹腔感染,平均为11患者月1次,因此而再住院90例,大网膜堵管45例,纤维蛋白堵管22例,10例因腹腔黏连改作血液透析。

      2 讨 论

      2.1 CAPD的优点 CAPD是慢性腹透治疗方法中的一种,其特点是透析不间断地进行。对中分子量物质清除较充分。采用袋装透析液透析不必卧床进行,可随身携带。自由走动进行透析,血压易于控制,红细胞生成改善,稳定的钠水平衡,对饮食限制少及易于训练及处理。医疗费用低,技术简单易掌握,基层医院均可开展。训练患者做CAPD的时间,较血透和IPD短[1]。

      2.2 CAPD病例选择 患者适合透析治疗指征,原则上要早开始为好,有腹部手术史者并非CAPD的绝对禁忌证。患者情绪稳定,能经受治疗中可能发生的并发症,并在经济上、物质上积极支持,尤其对于老年人肾衰,疗效确切、安全,对体内生化内环境影响小,更符合生理改变。

      2.3 CAPD充分性评 临床评价CAPD充分性的重要性在于患者接受透析治疗一段时间后,其治疗量是否足以清除体内毒素及维持体液平衡。如CAPD后一般情况明显改善,心力衰竭1~3天内获得控制,皮下水肿在3~7天内逐渐消退,消化道症状在1~2周内改善,扩大的心影包括心包积液亦可在2~3个月内有明显缩小,伴高血压者可在4~6周内全部或部分停用降压药[2]。实验室指标示贫血改善,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稳定和血肌酐、尿素氮浓度有一定程度下降,并稳定在一定范围。

      2.4 CAPD并发症的防治 腹腔感染是CAPD主要的并发症之一,本组病例均在治疗过程中感染,一旦发生感染,采用含抗生素的透析液1000 ml冲洗2~3次,除去炎性产物,减轻症状,随后,用含有庆大霉素4万U的腹透液1000 ml,腹腔停留2~3小时,每日交换6~8次,每次加肝素10 mg。经治7~10天处理细菌转阴。提高病人免疫功能,增强抵抗力,保证高生物效价食物摄入。腹透管的安置及交换腹透液时的无菌操作,腹透管与连接管衔接处要紧密,不能漏液。外口保持清洁,每周更换消毒敷料1~2次,腹透液使用前仔细检查有无沉淀物,外包塑料袋潮湿时不能使用。大网膜或纤维蛋白堵管表现为渐进性的腹透液进出均困难,大网膜堵管多在1周内发生,而纤维蛋白堵管多发生在腹膜炎严重时。大网膜堵管预防的关键在于腹透管的质量,插管位置及置管技术,进口腹透管组织相容性好,相对发生率降低,另外手术切口选用反麦氏切口较好。我们对65例患者进行部分大网膜切除,无1例发生堵管现象。纤维蛋白堵管主要在于预防腹膜炎,出现堵管先用含肝素或尿激酶腹透液冲管,无效时,可手术解除。

      【参考文献】

      [1] 钱桐荪. 肾脏病学[M]. 第3版. 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663-664.

      [2] 陈灏珠. 实用内科学[M]. 第12版.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095-2099.

    ↑上一篇:阿托伐他汀治疗肾病综合征疗效观察
    ↓下一篇:老年冠心病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与一氧化氮的变化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