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风湿免疫病学》

    瑶医特色庞桶药浴疗法在风湿免疫病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12-12-25  浏览次数:1441次

    作者                                      作者单位

    滕红丽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药研究院·广西壮医医院,广西南宁,530001;湖北中医学院·药学院,湖北武汉

    梅之南       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湖北,武汉,4300743

    郭力城       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药研究院·广西壮医医院,广西南宁,530001

    瑶医特色庞桶药浴疗法是瑶医常用的外治法,是将采集的新鲜草药,分别捆成小把,放入大口锅中煎煮,药液煮沸后20~30 min,趁热倒入深80 cm,直径75~80 cm的大木桶中,加冷水适量,保持水温在38~42℃进行洗浴。浸泡1次/d,15~30 min/次,7 d为1个疗程[1]。本疗法广泛用于风湿免疫病的治疗,疗效与内治法有异曲同工之效。

    “庞桶药浴”是瑶族人民治病健身、益寿延年的良好习俗。其与瑶族生态环境(多雨水、云雾,短日照,湿度大,生产力低下)及其瑶族地区多发病常见病相适应的独具特色,集防病、治病、健身于一体的养生方式。

    1 特色和优势

    传统的瑶医理论认为: “盈则满,满则溢,溢则病;亏则虚,虚则损,损则病”,而湿盈则就会引起寒湿凝滞,寒湿凝滞常引起风湿病;“风敌病”(风湿病)是由于风、寒、湿侵袭所致百体筋脉阻塞,九窍不通,盈亏失调;或由风邪外袭,湿热流注经络,或风寒湿邪久郁化热而致。在岭南,冬春季风湿病为多发病常见病。风湿病相当于瑶医“风敌”“风敌病”“风敌闷”“风敌松闷”“风敌架闷”[1]范畴。

    采用瑶医特色庞桶药浴疗法治疗,就是以其祛风除湿,舒筋活血,解毒通络,强身健体之功;调节人体免疫功能,调整机体盈亏平衡状态,使人体各部恢复正常功能。瑶医特色庞桶药浴疗法在治疗风湿免疫病等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瑶族民间流传久远、对风湿免疫病治疗有较好效果的传统治疗技法。临床观察结果显示,瑶医特色庞桶药浴疗法具有简便廉验、安全有效、克服西药治疗风湿免疫病的局限性和副作用等。

    2 技术操作规范

    2.1 药物组成入山虎(瑶语:别钳丈)(两面针)、上山虎(瑶语:走钳丈)(海金子)、红九牛(瑶语:色拱主)(毛杜仲藤)、青九牛(瑶语:拱九命)(宽筋藤)、紫九牛(瑶语:拱九色)(翼核果、血风藤)、大钻(瑶语:浸端)(厚叶五味子、冷饭团)、九龙钻(瑶语:龙九端)(龙须藤、九龙藤)、大红钻(瑶语: 浸色端)(异型南五味子、广西海风藤)、小红钻(瑶语: 细色端)(冷饭藤)、双钩钻(瑶语: 双钩端)(钩藤)、麻骨钻(瑶语: 麻松端)(买麻藤)、槟榔钻(瑶语: 槟榔端)(大血藤)、九节风(瑶语: 拱节风)(草珊瑚)、九层风(瑶语: 鸡蝉咪)(鸡血藤)、三角风(瑶语: 三角风)(常春藤)、牛耳风(瑶语: 拱照风)(黑风藤)、半荷风(瑶语: 半荷风)(金缕半枫荷)、爬墙风(瑶语:爬墙丈)(络石藤)、倒丁风(瑶语: 倒丁风)(雀梅藤)、黄骨风(瑶语: 黄骨风)(多花勾儿茶)、接骨风(瑶语:九节风)(接骨木)、麻骨风(瑶语: 麻骨风)(小叶买麻藤)、大果马蹄荷(瑶语:荷罗莲)、接骨木(瑶语:八麦麻)、兔儿伞(瑶语:破凉伞)、舞花姜(瑶语:罗锅崩)、走血风(飞龙掌血)、铁包金、透骨香等各30 g。

    2.2 煮提容器不锈钢锅。

    2.3 煮提时间一般煮沸后20~30 min。滤取药液置浴盆内,放至适宜温度。

    2.4 浴盆为特制专用木桶,深80 cm,直径75~80 cm。

    2.5 药液量一般为20~25 kg,以使药液恰能淹没浴者肩头(取坐姿)为宜。

    2.6 洗浴温度一般为38~42℃,根据浴者耐受程度及季节变化提高或降低,以能让皮肤发红,全身发热、汗出为宜,温度不够时需添加热液。

    2.7 洗浴时间及注意事项一般为15~30 min,时间太短不能发汗,药物不能通过汗腺而被吸收,时间太长易致脱水。洗浴时要注意及时补充体液,避免感受风寒,要一边浸泡一边揉搓或按压全身或患部,促进血液循环,以利药物吸收。

    2.8 疗程7 d为1个疗程。急性病程者用2个疗程,慢性病程者用4个疗程。

    3 作用机制

    瑶医特色庞桶药浴能“祛风除湿、舒筋活血、解毒通络、强身健体” [1]。现代药理学研究显示,瑶医特色庞桶药浴疗法可调节人体免疫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1]。该疗法的温热效应、经络传导、瑶药有效成分的透皮吸收等对上述作用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瑶医特色庞桶药浴疗法遵循辨病施治理论,用药量一般为口服煎剂的5~10倍,方中多采用祛风毒、除湿毒、散寒毒、消肿痛药,如两面针、海金子、毛杜仲藤、宽筋藤、血风藤、冷饭团、九龙藤、广西海风藤、钩藤、买麻藤、大血藤、九节风、鸡血藤、三角风、黑风藤、半枫荷、络石藤、雀梅藤、多花勾儿茶、接骨木、麻骨风、大果马蹄荷、接骨木、兔儿伞、舞花姜、飞龙掌血、铁包金、透骨香等,瑶医特色庞统药浴疗法可作为多种风湿免疫病的外治手段而发挥良好的治疗作用。

    4 结语

    多年来,在瑶医理论指导下,我们运用瑶医特色庞桶药浴疗法治疗风湿免疫病取得显著效果,为众多风湿免疫病患者解除痛苦,深受群众欢迎;先后出版了《实用瑶医学》[1]《实用瑶药学》[2]《中国瑶医学》[3]《中国瑶药学》[4]等专著。近年来,我们在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及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的资助下,对瑶医特色庞桶药浴疗法开展了技术规范化及应用示范研究,将该疗法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民族医药发展关键技术示范研究”(壮、朝、彝等民族医特色诊疗技术规范化整理研究)项目。同时,瑶医药浴疗法 2008-06入选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医药类项目。先期在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等方面进行技术应用示范及人员培训,为农村医疗机构提供能够学、学得会、用得起的瑶医特色适宜技术。今后,我们拟在规范技术和推广应用研究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其作用机制的探讨。

    【参考文献】

    [1] 李 彤,唐 农,秦胜军,等.实用瑶医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5:18,192.

    [2] 庞声航.实用瑶药学[M].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2009.

    [3] 覃迅云,李 彤.中国瑶医学[M].北京: 民族出版社,2001.

    [4] 覃迅云,李 彤.中国瑶药学[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2.

    ↑上一篇:可溶性补体受体2在风湿免疫病患者血清中的变化及意义
    ↓下一篇:壮医药物竹罐疗法治疗风湿免疫病的临床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