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尿蛋白/肌酐比值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关系的研究

    发表时间:2014-04-09  浏览次数:962次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尿病患者逐渐增多,其危害主要表现在糖尿病并发症上,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存质量甚至生命安全[1]。尤其是糖尿病血管病变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致死和致残的主要原因。糖尿病的微血管病变主要包括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神经病变越来越多,相关研究表明,其比值与糖尿病并发症关系密切[2]。为此,我院着重于研究尿蛋白/肌酐比值与视网膜病变的关系展开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1月~2013年12月入我院就诊的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临床检测得到的尿蛋白/肌酐比值分为A(≤30 mg/g)、B组(30~300 mg/g)和C组(≥300mg/g),分别为70例,A组患者年龄为42~70岁,平均为(56±3.5)岁,男42例,女28例;B组患者年龄为45~71岁,平均为(57±2.9)岁,男40例,女30例;C组患者年龄为44~71岁,平均年龄为(54±2.5)岁,男性44例,女26例。三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每天晨测患者空腹血糖并记录;嘱患者留取晨尿,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尿蛋白,及肌酐比色法测定肌酐浓度,并计算尿蛋白/肌酐比值。且由专人、定体位、定时间、定部位测量血压并记录血压值。

    1.3观察指标:视网膜病变发生率:经临床眼底镜检查患者眼底血管病变情况,眼睛视力对光反应能力等确诊患者的视网膜病变占总例数的百分比。

    1.4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A、B、C三组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情况分析:A组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22.2%,B组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54.2%,C组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为87.3%,B、C两组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A组,前后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A、B、C三组患者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压变化情况分析:A组患者空腹血糖为(9.00±3.41)mmol/L,收缩压为(130.42±10.12)mm Hg(1 mm Hg=0.133 3 kPa),舒张压为(72.42±9.21)mm Hg;B组患者空腹血糖为(9.39±4.15)mmol/L,收缩压为(139.75±15.21)mm Hg,舒张压为(76.18±10.43)mm Hg;C组患者空腹血糖为(9.89±4.03)mmol/L,收缩压为(145.37±16.15)mm Hg,舒张压为(77.55±10.91)mm Hg。B、C两组患者空腹血糖、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显著高于A组,前后相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其由于胰岛素分泌缺陷或(和)作用受损,是一种慢性病,可导致各种并发症的发生,包括眼、肾、心脏、血管及神经等组织器官的损害,从而引起一系列的症状[3]。据相关报道可知,3年及其以上的糖尿病患者,出现糖尿病并发症的机会越大,达到46%以上,10年以上并发症发生机会更大,达到98%左右。临床上糖尿病分为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2型糖尿病多见于中老年人,肥胖者发病率较高,常伴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等[4]。研究表明糖尿病的临床指标有血糖、尿糖、糖化血红蛋白、尿蛋白/肌酐比值等,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导致患者眼盲的一种主要原因,若能及时发现并规范、正确的处理,即可解除患者失明的危险。视网膜病变是糖尿病眼病最严重的表现,易致失明,糖尿病病情越重,发病的概率越大,而糖尿病的病情由血糖、血压等反应。该疾病是由于糖尿病眼底微血管病变的后果,血糖及血压的慢性、长期增高,引起视网膜毛细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易形成血栓甚至血管破裂,从而致病。随着医学不断发展和进步,对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研究,人们越来越关注尿蛋白/肌酐比值,该比值是监测尿蛋白的一种新型且可靠的方法,能够简捷、快速、准确地反应24 h尿蛋白量。尿微量蛋白是尿蛋白其中的一种,是整个血管系统改变的有效指标。因此,微血管的病变以尿微量蛋白敏感度高。而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是以血管病变为基础,故尿蛋白/肌酐比值能有效反应病情变化情况。综上所述,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尿蛋白/肌酐比值关系密切,其病情严重程度与尿蛋白/肌酐比值呈正相关,而血糖及血压也处于高水平,也反映了糖尿病病情的严重,对临床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防治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4参考文献

    [1]沈娟,刘芳,曾辉,等.2型糖尿病患者蛋白尿程度与振动感觉阈值的关系[J].复旦大学:医学版,2011,38(3):251.

    [2]曾玉琴,朱建勇,李雪锋,等.高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在2型糖尿病与牙周病关系中的作用[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1):32.

    [3]王宏,王永志.尿微量白蛋白、β2-微球蛋白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2型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1,25(9):865.

    [4]Chen YH,Chen HS,Tarng DC.More impact of microalbuminria on retinopathy than moderately reduced GFR among type 2diabetic patients[J].Diabetes Care,2012,35(4):803.

    ↑上一篇:氯沙坦联合黄芪注射液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疗效观察
    ↓下一篇:实时动态血糖监测在胰岛素泵短期强化2型糖尿病中的研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