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复方罗布麻片致电解质紊乱误诊1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4-01-16  浏览次数:804次

    [关键词]高血压;利尿剂;电解质

    高血压在我国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其中老年高血压人数已超过8 000万,平均每2位老人就有1位患高血压,有时降压药物的不良反应也可能会对人体功能造成较严重的影响,本文报道1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长期应用复方罗布麻片引起的电解质紊乱误诊的病例,现报告如下。

    1病历摘要

    患者,女,73岁,因“反复出现低钾、低钠、低氯血症1年”入院治疗。患者有高血压病病史20年,一直服用复方罗布麻片,3次/d,2片/次,治疗(药物使用说明注明:每片含双氢克尿塞1.6 mg)。患者1年前突然出现心慌、胸闷、头晕、耳鸣、手抖,伴有四肢乏力,至当地医院就诊,查血清钾离子(简称血钾)2.7 mmol/L,后经静脉及口服补钾等治疗后上述症状缓解,血钾恢复至正常,以后患者仍反复出现上述症状,并逐渐加重,乏力症状明显,多次以“低钾、低钠、低氯血症”入院,并予补钾、补钠等治疗。院外患者曾因低钠血症出现意识障碍,行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患者长期除正常饮食外每天补充食盐约5 g左右。院外考虑为“抗利尿激素分泌不当综合征”,经补钾补钠等治疗后转入我院进一步治疗。入院体格检查:T:36.2℃,P 100次/min,R 21次/min,BP 132/88 mm Hg(1 mm Hg=0.1333 kPa)。心肺腹无异常体征,双下肢无水肿。入院后嘱患者停用复方罗布麻片,停止补钾、补钠等治疗,查血钾、血钠、血氯降低,肾功正常,24 h尿电解质排出减少,尿钠及尿渗透压降低,后改为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降压治疗,出院后患者随访未再出现上述症状,监测血电解质均恢复。

    2讨论

    复方罗布麻片是中药、西药混合制成,成分包括罗布麻、野菊花、肼苯达嗪、双氢克脲塞、异丙嗪等。本例患者长期服用含有氢氯噻嗪的复方罗布麻片长达20年,未监测电解质及使用保钾利尿剂而导致电解质的紊乱的不良反应的出现,曾被误诊为“抗利尿激素分泌不适当综合征”。

    利尿剂一直作为治疗高血压的常用药物,其中噻嗪类利尿剂是临床广泛应用的口服中效能利尿剂,其作用机制,抑制 Nacl重吸收,而降低肾的稀释功能,对浓缩功能无影响。应用本类药后,尿中Na+ 、Cl-、K+、Mg2+、HCO-3排出均增加,长期用药可致低血钾、低血镁 、低氯碱血症等,尤以低血钾为常见,噻嗪类利尿剂导致低钾血症的发生率为2%~4%,与服药剂量无明显的相关性。研究报道以噻嗪类利尿剂作为基础降压药物长期治疗高血压,不但能有效降低患者血压,还能降低高血压病患者心血管疾病 、脑卒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3]。因此,有主张对老年高血压患者低剂量应用利尿剂,或与其他降压药物合用更能达到理想的降压效果[4-5],但服药期间要注意定期监测血清电解质情况。

    3参考文献

    [1]Franse LV,Pahor M,Di Bail M,et al.Serum uric acid,diuretic treatment and risk of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the Systolic Hypertension in the Elderly Program (SHEP)[J].J Hypertensions,2000,18(8):1149.

    [2]Wang JG,Staessen JA,Gong L,et al.Chinese trial on isolated systolic hypertension in the elderly.Systolic Hypertension in China( Syst-China)Collaborative Group[J].Arch Intern Med,2000,160(2):211.

    [3]Lindholm LH,Hansson L,Ekbom T,et a1.Comparison of antihypertensive treatments in preventing cardiovascular events in elderly diabetic patients:results from the Swedish Tria1 in Old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2.STOP Hypertension-2 Study Group[J].J Hypertension,2000,18(11):1671.

    [4]de Leeuw PW.Very-low-dose combination of perindopril and indaparnide as a novel strategy in first:line management of hypertension[J].J Hypertension Suppl,2001,19(3):S41.

    [5]Weidmann P.Metabolic profile of indapamide sustained release in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data from three randomised double-blind studies[J].Drug Saf,2001,24(15):1155.

    ↑上一篇:糖尿病合并乳酸酸中毒1例报告
    ↓下一篇:动态血糖仪监测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与护理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