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代谢综合征多因素干预100例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1-11-04  浏览次数:548次

     王韶明1母凯萍1贾云杰1李浩宇1

    吴素铭2

    130001吉林省长春市人民医院消化内分

    泌科1

    130000吉林大学第四医院2

    摘要目的:观察探讨多因素干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疗效。方法:对100例诊断的代谢综合征患者给予合理饮食、运动疗法、减轻体重及吸烟者戒烟,强化血压、血脂、血糖以及抗血小板聚集的治疗。经过1年多因素干预代谢综合征患者。结果:多因素干预治疗1年后,患者肥胖、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血压及糖化血红蛋白,微量蛋白尿均有显著改善。结论:多因素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血压、血糖、血脂异常,能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代谢综合征多因素干预疗效观察

    资料与方法

    本组2007年1月以来代谢综合征(MS)患者100例,符合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CDS,2004)建议的MS诊断标准[1]:体质指数≥25.0kg/m2。其中男72例,女38例,年龄30~70岁,平均48.9岁。无严重心脏、脑、肾脏及外周血管病变。

    检测项目:患者均脱鞋,分别测身高,体重,腰围,并计算体质指数。坐位休息15分钟以上后,取右臂肱动脉测血压,连测3次,取平均值。空腹血糖及早餐后2小时血糖均采静脉血,同时进行血常规,血脂、肝功及肾功检测(迪瑞生化分析仪CS800),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心电图检查。

    统计学处理:所有数据均输入电脑,由专人复核,相关数据采用(X&plusmn;S)表示,统计分析采用SPSS11.0软件处理,干预前后比较采用t检验,P值<0.05定为有统计学意义。

    多因素干预治疗:①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对不良情绪进行矫治。合理饮食,优化饮食结构,饮食要限制钠盐、限制饱和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蔬菜摄入。②限制烟酒,增加体育运动,指导患者进行中等强度有氧运动。③对于糖尿病诊断明确的患者予以控制血糖用药,选择双胍类和(或)磺脲类和(或)噻唑烷二酮类降糖药物,血糖不达标应用胰岛素或联合用药。对于葡萄糖调节受损的患者予以控制饮食,运动疗法,必要时予以药物干预。④控制血压,选择钙离子拮抗剂,血压不达标,可联合ARB或ACEI药物治疗。⑤调脂用药,对于高胆固醇血症,选择他汀类调脂药物。高甘油三酯血症,选择贝特类调脂药物。⑥无禁忌证者口服肠溶阿司匹林100mg,睡前口服。⑦定期随访,缓解心理压力。

    结果

    100例中,男72例,女38例,干预前后其体质指数、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收缩压及舒张压等均显著改善(P<0.05)。差异有显著意义。见表1。

    讨论

    目前代谢综合征的病因尚未明确,其发病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可能与遗传、免疫、环境因素等均有关系[2]。最近研究表明在老年人中精神压力大与MS和冠心病的发病密切相关,尤其在男性老年人中更明显,他们之间有互为因果关系。而MS患者的生气、焦虑均有所增加,可见两者互为因果关系,提示心理压力的减少可能使MS的发病率下降。通过新的诊断标准[3],对10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针对病情予以多方面干预治疗包括心理治疗,本组10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经过干预治疗,有75.35%病情好转,92.3%至少减少一项MS组分,但中心型肥胖及低高密度脂蛋白血症者干预治疗效果差。综合临床观察,更多了解代谢综合征要求进行生活方式的干预(如减轻体重、增加体育锻炼和精神协调),降血糖、调脂和抗高血压治疗都同等重要。并且提倡在还未出现&beta;细胞功能异常的IR阶段,就要进行积极的干预治疗,从而更有效地预防个体进展为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抓住早期干预治疗MS这一环节,调整不合理的生活方式,这是成本/效益比最好的干预,同时应强调防治必须从源头治理,从青少年抓起。特别强调侧重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主要是生活方式的改变,提倡健康的生活习惯,早期干预,将会起到良好效果。

    参考文献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770.

    2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44.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代谢综合征研究协作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协会关于代谢综合征的建议[J].中华糖尿病杂志,2004,12:156-161.

    ↑上一篇:应用心肌自发荧光评估存活心肌线粒体氧化代谢状态
    ↓下一篇: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3例误诊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