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深圳市某地区糖尿病患者行为危险因素调查

    发表时间:2012-03-22  浏览次数:654次

      作者:缪建平,郑定容,陶向辉  作者单位: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02

      【摘要】 目的:了解深圳巿某地区糖尿病患者行为危险因素的分布和流行情况,为糖尿病的控制措施和策略提供支持信息。方法:采用多阶段系统随机抽样方法,抽取深圳巿某地区260户18岁~70岁的居民进行入户调查。结果:深圳巿某地区18岁~70岁居民吸烟率、饮酒率分别为39.23%、48.46%,高糖饮食者为35.76%,高盐饮食者为30.90%;调查人群中25.0%(65/260)的人被告知患有糖尿病,被医生告知患高血糖的人占40.80%(106/260)。居民关于吸烟、饮酒、不健康饮食、不进行体育活动等有关的认知水平不高。结论:深圳巿某地区糖尿病患者行为危险因素处于较高水平,必须采取相应干预措施,建立科学的生活方式与健康的行为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 糖尿病,危险因素,行为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种全球分布广泛的终身治疗的慢性病。日前,全球DM平均患病率为4%,总人数超过2亿。我国DM平均患病率己达3.2%~3.6%,患病人数约4 000万,居世界第2位[1]。DM的发生和人们的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密切相关,为了解影响健康和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探索制定健康相关行为的干预措施,综合防治DM,我们开展了本次调查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调查对象和方法 选取深圳巿某地区DM患者作为调查人群,采取三阶段系统抽查方法,通过3次单纯随机抽样,产生一个完整的样本,先在深圳巿某地区单纯随机抽样方法抽取26个居委会,再在抽取的居委会中随机抽取含有DM患者10户,每个抽到户中随机抽取1名(18岁~70岁)为调查对象。由调查员入户进行一对一的问卷调查。

      1.2 调查内容 调查采用统一制作的DM患者行为危险因素监测调查表,主要内容有人口学资料、健康状况、对DM的主要危险因素如吸烟、酗酒、不健康饮食、糖尿病等知识、态度和行为的调查。高糖饮食:每周≥3 d吃糖类多的食品(糖、淀粉等);高盐饮食每周≥3 d吃较咸食物(腌制的咸菜、鱼肉等)。

      1.3 调查员培训和质量控制 调查员为疾控人员和全科医师,集中培训,统一调查表询问和获取信息方式,并通过2人次入户对现场工作进行评价和质量控制。

      1.4 统计处理 应用Epidata 3.0数据库进行双录入和逻辑检错。采用SPSS/PC 11.5软件包对资料进行分析,α=0.05。

      2 结果

      2.1 人口学资料 调查对象年龄18岁~70岁,平均年龄为46.20岁,年龄18岁~34岁占27.6%,35岁~59岁占53.6%,60岁以上占18.80%;其中,男性167例,女性93例,男女性别比例为1.80;已婚占76.8%,未婚占16.8%,离异、分居或丧偶占6.4%;文化程度大专或以上者7.5%,高中及初中占58.0%,小学及以下者占34.5%;机关、企事业单位员工占26.8%,个体户21.6%,家务或离退休人员占21.2%。

      2.2 健康水平 260名调查对象中,43.70%的感觉健康状况好或非常好,31.0%的感觉一般,25.30%的感觉自己的健康状况不好或非常不好。

      对居民的认知调查显示,调查对象认为影响健康状况的疾病依次为:心脑血管病(32.32%),骨、关节疾病(27.27%),听力、视力障碍(11.11%),精神状况不好(7.07%),糖尿病(4.04%)。

      2.3 膳食行为 260名调查对象中高糖饮食者为35.60%,高盐饮食者为30.90%;高糖饮食率、高盐饮食率男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男性36.5%,28.66%;女性33.7%,34.8%)。调查人群的饮食结构,见表1。

      表1 调查人群的饮食结构(略)

      2.4 吸烟 88.07%的调查对象认为吸烟有害健康,其中,认知率男性为90.42%(151/167),女性为83.87%(78/93),男女差异无显著性(P>0.05)。86.00%的调查对象认为被动吸烟也有害健康,其中,认知率男性为83.83%(140/167),女性为97.85%(91/93),男、女性对被动吸烟的认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9.23%的居民吸烟,男性为56.89%(95/167),女性为7.53(7/93),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5 饮酒 过去30 d,有饮酒史的占48.46%,其中,男性为61.67%(103/167),女性为26.88%(23/93)。在饮酒者中,每天或几乎每天饮酒的占53.17%(67/126),其中,男性占94.03%(63/67),女性占5.97%。

      2.6 体育锻炼情况 有规律的运动锻炼居民占48.85%,男性为62.28%(104/167),女性为24.73%(23/93),男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7 DM意识与行为 被调查者中,39.23%的居民有吸烟,男性为56.89%(95/167),女性为7.53(7/93),67.6%的人认为45岁以上的人应每年常规检查血糖,有70.00%的调查对象认为没有控制好饮食,会增加DM其他并发症,有60.97%的人群是在1 a内进行检查,1 a~2 a内检查为17.42%,尚有21.61%的人没有做过检查。其中,调查人群中25.0%(65/260)的人被告知患有DM,被医生告知患高血糖的人占40.80%(106/260)。

      3 讨论

      影响健康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有不良膳食习惯、吸烟、嗜酒及缺乏锻炼等,这些危险因素相互影响,协同作用对人体的健康产生影响。行为危险因素的持续存在,已使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和DM死因顺位前移及慢性病的高发[2]。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摄入甜食和高脂食品的频度在增加。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居民高脂饮食率达27.31%,高糖饮食者为35.76%,高盐饮食者为30.90%,这对富裕起来的居民不是好事,如何保持居民膳食中的优点,克服弱点,也是慢性疾病综合防治的一个重要策略。

      本文研究表明,深圳巿某地区DM患者有规律的运动锻炼比较低下,有规律的运动锻炼居民中男性为62.28%(104/167),女性为24.73%(23/93),长时间以静态生活方式为主,会使肌体调节能力和抗病能力下降,空调房间的病菌也会随着空调的老化侵袭人体的健康,久而久之极易造成疲劳、晕眩等现象,引发肥胖和心血管疾病,进而引起2型DM。

      调查发现,有饮酒史的占48.46%,其中,男性为61.67%,女性为26.88%;每天或几乎每天饮酒的占53.17%,其中,男性占94.03%,女性占5.97%。39.23%的居民有吸烟,男性为56.89%,女性为7.53%;88.07%的调查对象认为吸烟有害健康,其中被动吸烟女性认知高于男性,这也反映了女性是被动吸烟的受害者。另调查还发现居民开始吸烟在18岁~25岁占多数,故如果在这一年龄段能控制吸烟者的话,对控制整个人群吸烟率起得决定性的作用。

      随着DM患者的日益增多,临床治疗上的局限性和某些危险因素的可预防性,使得从预防角度着眼控制DM显得尤为重要,从20世纪提出2型DM的初级预防到近期的研究报道均显示[3];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可以缓解DM和糖耐量异常的发展,提高DM患者的生命质量,从而表明对生活方式的干预是可行而有效的。

      【参考文献】

      [1] 范朋风,陆菊明,田慧,等.全程糖尿病教育模式的构建[J].现代护理,2005,11(8):575.

      [2] 焦淑芳,尹香君 ,王瑜等,等. 北京城区居民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M].中国公共卫生, 2002,18(2): 197198.

      [3] Chiasson JL,Josse RE,Leiter Lit, et al. Can we prevent the devclopment of non insulin dependent diabetes mellitus[J].Diabetes,2002

    ↑上一篇:尿TGFβ1、Ⅳ型胶原与早期糖尿病肾损害及科素亚的干预作用
    ↓下一篇: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延伸服务与血糖控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