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Ⅳ型胶原与2型糖尿病

    发表时间:2012-08-27  浏览次数:735次

      作者:李柳杭  作者单位:广西医科大学第五附属医院,柳州市人民医院,广西 柳州 545001

      [摘 要]目的探讨Ⅳ型胶原(Ⅳ'C)在2型糖尿病(DM)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方法:正常对照组36例,DM组99例,按1997年ADA标准诊断为2型DM。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将患者分为三组。尿白蛋白、α1MG、β2-MG、Ⅳ'C均采用放免法。结果:正常对照组UAE、α1MG、β2MG、血Ⅳ'C、尿Ⅳ'C分别为(5.16±2.37) mg/24 h、(4.32±1.79) mg/24 h、(0.11±0.03) mg/24 h、(91.41±10.97) ng/ml、(96.62±13.44) μg/24 h;DMⅠ组分别为(17.25±7.32) mg/24 h、(19.24±9.42) mg/24 h、(0.40±0.06) mg/24 h、(96.85±18.24) ng/ml、(113.09±24.91) μg/24 h;DMⅡ组分别为(124.7±38.3) mg/24 h、(42.45±22.17) mg/24 h、(0.92±0.20) mg/24 h、(107.13±18.41) ng/ml、(140.80±30.62) μg/24 h;DMⅢ组(395.3±62.1) mg/24 h、(73.77±38.26) mg/24 h、(3.57±1.63) mg/24 h、(122.08±16.91) ng/ml、(225.33±52.93) μg/24 h。与对照组及DMⅠ组、Ⅱ组、Ⅲ组比较均有差异。结论:检测UAE、α1MG、β2MG、血Ⅳ'C、尿Ⅳ'C对2型DM病情分析和监测早期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Ⅳ型胶原;2型糖尿病;糖尿病肾病

      为探讨Ⅳ型胶原(Ⅳ'C)在2型糖尿病(DM)的发生、发展中所起的作用,我们对135例Ⅳ'C、α1微球蛋白(α1MG)、β2微球蛋白(β2MG)进行了检测,现报告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正常对照(NC)组:36例,其中男17例、女19例,年龄43岁~68岁,平均年龄(54.6±3.5)岁,为体检正常人。DM组: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共99例,男45例,女54例。年龄44岁~71岁,平均年龄(55.3±10.7)岁。按1997年ADA标准诊断为2型DM,DM病程为1.0 a~21.5 a,平均病程为(5.64±4.52) a。排除其他疾病。根据24 h尿白蛋白排泄率(UAE)将患者分为三组:Ⅰ组为正常白蛋白尿期(UAE<30 mg/24 h),共40例;Ⅱ组为微量白蛋白尿期[UAE为(30~300) mg/24 h],共37例;Ⅲ组为大量白蛋白尿期(UAE>300 mg/24 h),共22例。

      1.2 方法 患者在禁食8 h以上,清晨取静脉血,分别测定。同时收集24 h尿液,记录尿总量,留取尿标本放入-80 ℃冰箱冻存,待测定尿白蛋白和α1M、β2MG的排量、据24 h尿量分别计算尿排泄率。尿白蛋白、α1MG、β2MG、Ⅳ'C均采用放免法.试剂盒由中国原子能研究院提供。

      1.3 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均以±s表示。统计学分析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2 结果

      2型DM各组与NC组的UAE,α1MG、尿β2MG、血Ⅳ'C、尿Ⅳ'C的比较见表1。

      表1 DM与正常对照组比较(略)

      注:与NC组比较,*P<0.05,#P<0.01;与Ⅰ组比较,@P<0.05,$P<0.01;与Ⅱ组比较,&P<0.01。

      3 讨论

      糖尿病肾病(DN)的病理学特是肾基底腆增厚,而Ⅳ'C是肾基底膜的主要化学成分,其合成或降解的异常可能与DN的发生发展有关[1]。临床研究证实,患者有持续微量白蛋白尿不仅提示DM早期肾脏受损,并可作为DM良好的预报指标[2];UAE是诊断DM的可靠标志,且能预示DN的发展,而尿α1MG、β2MG是反映糖尿病肾小管损害较敏感的标志[2]。2型DM患者尿Ⅳ'C水平显著高于NC组(P<0.01),提示DM患者存在胶原代谢的异常。显示微量及大量白蛋白尿期的尿Ⅳ'C水平均较NC组显著增高,随着UAE的增加其水平递增,组间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表明DN时Ⅳ'C的合成及分泌是增加的[3]。直线相关分析显示,尿Ⅳ'C与UAE、尿α1MG、β2MG均呈正相关;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发现UAE、尿α1MG,病程是影响2型DM患者尿Ⅳ'C排泄的独立相关因素,提示其与DN的发生、发展有密切联系。DM患者尿Ⅳ'C增高的机制可能与高糖、非酶促糖基化、蛋白激酶和细胞因子的作用等有关。DN时Ⅳ'C合成增加与降解减少同时起作用,疾病早期以合成亢进为主,后期主要表现为降解减少。检测2型DM患者是否存在肾脏损害的同时应检测尿Ⅳ'C,对其病情分析和监测早期DN的发生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Kotajma N,Fukumura Y,Obata K,et al.The significance of determinationof urinary type Ⅳ collagen aoncertrations from arandom urinecollection on Patients with noninsulin depndent diabetes mellitus.Rinsho Byori,1998,46:277282.

      [2] Hong CY,Chin KS.Markers of diabetic nephropathy[J]. Diabetes Complications,1998,12:4360.

      [3] Lijima T,Suzukis,Sekizuka K,et al.Fouowup sty on urinary type Ⅳ collagen in patients with early stage diabetic nephropathy[J]. Clin LabAnal,1998,12:378387.

    ↑上一篇:牙周病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与C反应蛋白、细胞黏附分子的
    ↓下一篇:血清腺苷脱氨酶与糖尿病肾病的关系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