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不同混匀方式与加药方法对溶液中胰岛素均一性影响

    发表时间:2012-05-28  浏览次数:679次

      作者:王华,陈红,刘淑娇,徐淑敏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山东 青岛 266003

      【摘要】目的 观察不同的混匀方式及加药方法对溶液中胰岛素均一性的影响。方法 瓶装盐水加优泌林R用两种方法混匀,即A组加药后不采取任何混匀方法,B组加药后用手缓慢将瓶子来回倒转8~10次;袋装盐水加优泌林分别用两种方法加入胰岛素,即C组用1 mL注射器抽取4 U优泌林R直接从加药口加入,D组用 1 mL注射器抽取4 U优泌林R从加药口加入后,再用另一5 mL空针抽取盐水5 mL从加药口注入。两组滴注速度相同。结果 瓶装盐水加胰岛素溶液初始浓度明显高于中、后期浓度;不同的混匀方法对胰岛素浓度的均一性无明显影响。袋装盐水不同的加药方法对胰岛素浓度的均一性也无明显影响。结论 不同混匀方式与加药方法对溶液中胰岛素浓度无影响。

      【关键词】 胰岛素,浓度,输注,静脉内

      [ABSTRACT]ObjectiveTo observe the influence of different manipulations on the homogenicity of insulin solution.MethodsMixture of Humulin2R was made as follow: adding Humulin2R into bottling saline directly (Group A), or reverting the bottle for 8-10 times after adding Humulin2R (Group B), adding 4 U of Humulin2R into packed saline using 1 mL injector (Group C), or injecting 5 mL of saline into the plastic bag after adding Humulin2R (Group D). Same transfusion speed was kept. ResultsThe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insulin in the bottling was higher than those of the middle and later period. The different manipulations of adding and mixing insulin in packed or bottling saline did not effect its homogenicity. ConclusionDifferent me2thods of mixing and adding drug do not affect the homogenicity of insulin solution.

      [KEY WORDS]Insulin; Concentration; Infusions, intravenous

      随着糖尿病发病率的迅速增高,糖尿病病人的数量激增,静脉输注胰岛素在临床上的应用日益广泛,如应用小剂量胰岛素持续静脉滴注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性高渗性昏迷及糖尿病病人静脉应用含糖药物时。临床上通常用人工调整加入液体中的胰岛素剂量及输液速度的方法来粗略地调整进入人体的胰岛素浓度以达到控制血糖的目的[1]。有研究发现,静脉滴注胰岛素时,由于胰岛素被输液器吸附,使胰岛素实际输入量受到影响,而且输入浓度不稳定,容易出现血糖波动,甚至发生低糖血症。本研究旨在了解胰岛素在整个输液过程中浓度的变化,更准确地计算实际进入病人体内胰岛素的量,指导护理人员进行病情观察,避免发生低糖血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 mL注射器,为青岛永盛医用高分子器材有限公司生产;输液器、5 mL空针及注射针头,由江苏省苏云医疗器材有限公司生产;袋装500 mL生理盐水,由青岛华仁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瓶装500 mL生理盐水,由山东齐都药业公司生产;常规胰岛素,为优泌林R,由美国礼来公司生产;胰岛素测定试剂盒,由北京北方药业公司生产。

      1.2 方法

      ①瓶装500 mL生理盐水加4 U优泌林R,分别采取两种方法混匀:A组加药后不采取任何混匀方法;B组加药后用手缓慢将瓶子来回倒转8~10次。②袋装500 mL生理盐水加4 U优泌林R,分别采取两种方法加入胰岛素:C组用1 mL的注射器抽取4 U优泌林R直接从加药口加入;D组用1 mL注射器抽取4 U优泌林R直接从加药口加入后,再用另一5 mL空针抽取盐水5 mL从加药口注入。两组加药后均按每分钟60~80滴的速度即刻输注,并按规定留取标本。

      1.3 胰岛素测定

      模拟临床治疗糖尿病酮症的小剂量胰岛素静脉滴注方法,在输液器末端留取输注开始、中间(静脉滴注液体一半时)、输液结束时各3 mL液体,稀释100倍,采用电化学发光方法测定其胰岛素浓度。

      1.4 统计学处理

      应用PPMS 1.5[2]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

      2 结果

      瓶装生理盐水加胰岛素溶液初始浓度明显高于中、后期浓度(t=2.645~4.894,P<0.01),而不同混匀方法对胰岛素浓度的均一性无明显影响(P>0.05);袋装生理盐水不同的加药方法对胰岛素浓度均一性也无明显影响(P>0.05)。见表1、2。

      表1 不同混匀方法对胰岛素浓度影响(略)

      表2 不同加药方法对胰岛素浓度影响(略)

      3 讨论

      静脉滴注胰岛素过程往往受多种因素影响,有报道认为在胰岛素静脉滴注过程中约有20%左右的胰岛素吸附在输液瓶或输液管壁上,但具体吸附量的多少各家研究结论不一[3~5]。在日常医疗和护理工作中,为保证输液过程中胰岛素浓度的均匀恒定,常采取多种加药方法和混匀方式,试图使胰岛素浓度在液体中均匀恒定。本研究结果显示,袋装液体加胰岛素采用盐水冲洗方法加药,与直接用1 mL空针加药相比,以及采取不同的混匀方法混匀液体,在整个输注过程中,胰岛素浓度无明显差异。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可不必采取复杂的加药方法,只用简单的1 mL 注射器直接抽取胰岛素加入液体中即可,这样可简化操作,既可达到省时、节约的目的,又可避免多次操作造成污染的机会。

      本文结果显示,瓶装生理盐水中加入胰岛素,无论是否采取混匀方法,初始3 mL液体中胰岛素浓度均明显高于输液中间和输液末的胰岛素浓度,其原因可能与玻璃瓶和输液管对胰岛素的吸附有关。因此提醒我们,在临床上输入瓶装生理盐水加胰岛素溶液的过程中,在输液的前期应注意观察病人有无低糖血症的症状,在输液中、后阶段,应注意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因胰岛素用量不足导致病情加重。同时,可采取输液前1/3速度缓慢、后2/3加快输液速度的方法,保证胰岛素以均一速度输入体内,以保证血糖的稳定。

      本文结果还显示,应用袋装生理盐水加胰岛素溶液时,胰岛素的均一性好于瓶装生理盐水加胰岛素溶液,可能是因为输液瓶和输液袋材质不同,它们对胰岛素的吸附率不同所致。因此,建议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对于大量静脉输液加胰岛素的病人,尽量使用袋装生理盐水加胰岛素溶液输入,以减少胰岛素的吸附,利于血糖控制的稳定性。

      【参考文献】

      [1]于世珍,王军,徐惠. 小剂量静脉输注胰岛素影响因素分析[J]. 齐鲁医学杂志, 2004,19(6):517.

      [2]周晓彬,纪新强,徐莉.PPMS 1.5统计软件的功能及其应用[J].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2009,45(1):91293.

      [3]惠如,孟晓敏,吴素芬,等. 输液装置对胰岛素吸附作用的研究[J]. 中华护理杂志, 1999,34(11):649.

      [4]张志卫. 胰岛素在输液过程中的吸附量分析[J]. 宁夏医学院学报, 1998,20(4):75.

    ↑上一篇:强化胰岛素治疗对脑出血伴糖尿病患者的预后影响
    ↓下一篇:干部人群代谢综合征及其不同组合成分特征分析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