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发表时间:2011-09-30  浏览次数:517次

      作者:高淑霞,赵竹玲,李继霞  作者单位:潍坊市益都中心医院,山东 潍坊 262500

      【摘要】 目的:探讨胰岛素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方法:将20例需胰岛素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分成两组:胰岛素皮下泵组(CSⅡ组)10例,多次胰岛素皮下注射组(MSⅡ组)10例。观察血糖降至正常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及低血糖发生率。结果:两种方法在血糖降至正常所需时间,胰岛素用量上差异有显著性,且CSⅡ组低血糖发生率低于MSⅡ组。结论:胰岛素泵持续给药治疗能缩短调整胰岛素时间,减少胰岛素用量,且更符合生理性胰岛素分泌。

      【关键词】 胰岛素泵,2型糖尿病,疗效

      糖尿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世界性公共卫生问题[1]。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的有效药物,传统的一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给患者带来诸多不便,血糖波动明显,易发生低血糖,而胰岛素泵是目前糖尿病治疗的先进手段[2]。本科从2004年12月至2006年12月以来,对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给药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的20例患者的资料进行对照分析,以探讨胰岛素泵持续给药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例均为符合WHO诊断标准的2型糖尿病患者,按自愿分为CSⅡ组和MSⅡ组。CSⅡ组男6例,女4例,年龄(54.8±10)岁,病程(7.5±3.7)a,治疗前FBG为(14.7±3.6)mmol/L;MSⅡ组男5例,女5例,年龄(53.6±10)岁,病程(6.0±4.8) a,治疗前FBG为(15.1±3.9)mmol/L。在年龄、病程、治疗前、后空腹血糖(FBG)之间差异无显著性,资料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CSⅡ组患者应用北京产圣唐Ⅲ号胰岛素泵,选择短效胰岛素(诺和灵R),将其在安泵前2 h~6 h从冰箱中取出至室温下,调整胰岛素泵,设定日期、时间、按医嘱设定基础量,用储药器抽取所需胰岛素剂量置于泵内,选择腹部,用稀碘酊消毒,然后通过连接导管及皮下埋置针头持续泵入胰岛素。持续基础输注量为全日胰岛素总量的50%,其余50%分3次于每餐前15 min由泵脉冲式输入。MSⅡ组采用诺和灵R三餐前皮下注射,诺和灵N睡前皮下注射。

      1.2.2 血糖监测 两组均用美国雅培公司产血糖仪测定每日三餐前和三餐后2 h、凌晨三点的手指末梢血糖。治疗的目标血糖值为餐前血糖4.4 mmol/L~6.0 mmol/L,餐后2 h血糖为4.4 mmol/L~7.8 mmol/L,且持续2 d。无论有无症状,末梢血糖≤2.8 mmol/L均为低血糖。

      1.2.3 统计学处理 两组数据均以±s表示,组间比较使用t检验。

      2 结果

      2.1 血糖降至正常所需时间 CSⅡ组为(4.5±0.6)d,MSⅡ组为(18.2±6.5)d。

      2.2 胰岛素用量 CSⅡ组为(26.8±6.9)μ/d,MSⅡ组(38.5±5.8)μ/d。

      2.3 低血糖发生率 低血糖多发生于剂量调整期,CSⅡ组低血糖发生率为0.7%/人/d;MSⅡ组低血糖发生率为1.3%/人/d。

      3 讨论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糖尿病的发生率飞速增高,且日益成为心血管疾病和肿瘤之后的“第三大非传染性疾病”。美国糖尿病控制与并发症试验结果显示胰岛素强化治疗能有效延缓糖尿病患者的眼底、肾脏、神经系统病变并减慢其发展[3]。其强化治疗的方法分为每日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和使用胰岛素泵。胰岛素泵又称人工胰腺,能持续24 h均匀输注胰岛素,较好的模拟人体胰腺的分泌,从而有效降低空腹和餐前血糖,基础量的泵入可按时段进行调节,在夜间减少胰岛素的用量可有效避免低血糖的发生,在凌晨增加胰岛素量可以减少“黎明现象”的发生,而餐前大剂量又能有效的降低餐后血糖,减少了全日胰岛素总量,低血糖发生率低。安装胰岛素泵后,使患者免去2次/d~4次/d注射胰岛素的麻烦和痛苦、方便生活,强化治疗程度。当然带泵者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实力,能正确认识糖尿病的危害性及良好的控制血糖的重要性,配合医师的指导和治疗,并进行适当的饮食控制及活动,且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质和技术能力。本文结果证实:胰岛素泵持续给药治疗与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都是强化治疗2型糖尿病的有效方法,但是使用胰岛素泵持续给药治疗明显缩短了血糖降至正常所需的时间及减少了全日胰岛素的总量,低血糖发生率也低,缩短了患者住院时间,提高了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17441.

      [2] 彭新华.胰岛素泵在糖尿病治疗中的作用[J].国外医学内分泌分册,2001,21(1):22.

      [3] 钱宇宁.糖尿病强化治疗对胰岛依赖型糖尿病长期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的作用[J].中国糖尿病杂志,1994,2(1):58.

    ↑上一篇:胰激肽原酶联合银杏达莫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的疗效观
    ↓下一篇:胰岛素泵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临床观察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