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发表时间:2011-10-31  浏览次数:509次

      作者:沙的汉,张元  作者单位:新疆奇台县人民医院,新疆 奇台

      【摘要】目的:了解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PVD)发生率,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对2004~2007年就诊的临床资料完整的29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97例患者中超声多普勒检查提示有不同程度下肢血管病变者193例,发病率为5.0%。年龄、病程、24 h尿白蛋白(UAE)、血尿酸(UA)、血肌酐(Cr)在有下肢血管病变者中显著增高(P<0.01),且与收缩压、周围神经病变、冠心病发生率相关 (P<0.01)。年龄、总胆固醇(Tch)水平、神经病变是PVD的独立危险因素(OR=1.087,2.353,2.201)。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高,与年龄、血脂、血压以及糖尿病其他慢性并发症多种因素相关。超声多普勒检查能发现多种性质的动脉病变,能对病变定位及严重程度进行判断,是目前较好的非创伤性检查手段。

      【关键词】 糖尿病,非胰岛素依赖型,血管疾病,腿,超声检查 危险因素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incidence of peripheral vascular disease and its risk factors of type 2 diabetes. Methods: Clinical data of 297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between 2004 and 2007 were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Of the 297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193 cases were found with lower extremity vascular lesions on various degrees by Doppler ultrasound, the incidence was 5.0 %. Age, duration of underling disease, 24 h 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UAE), serum uric acid (UA), serum creatinine (Cr)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P<0.01)in patients with lower extremity vascular disease, which related with systolic blood pressure, peripheral neuropathy, the incidence of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P<0.01). Age, levels of blood cholesterol and triglycerides, neuropathy were independent risk factor for PVD (OR =1.087,2.353,2.201).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 have high incidence of lower extremity vascular disease, which related to a variety of factors, such as age, blood lipids, blood pressure and other chronic complications of diabetes. Doppler ultrasound may discover lesions of a variety of arterial diseases, and find location and severity of lesions, is a better noninvasive examination.

      [KEY WORDS] Diabetes, noninsulindependent; Vascular diseases; Legs; Ultrasonic examination; Risk factors

      糖尿病(DM)大血管病变(PVD)是糖尿病患者致死、致残的重要原因[1]。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发病原因涉及许多方面,如年龄、糖尿病病程、血压、血脂、血糖控制水平等。为了解奇台县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患病情况及其相关因素,以下肢多普勒超声检查为主要研究手段结合临床所见,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进行了调查,观察了下肢血管的患病情况,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05年3月~2007年3月就诊且临床资料完整的2型糖尿病患者297例(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按1999年WHO的诊断及分型标准),其中男性164例,女性133例;平均年龄(59.4±12.64)岁,平均病程(6.52±6.44)年,平均体重指数(23.05±3.51) kg/m2。

      1.2 研究方法

      收集2005年3月~2007年3月就诊且临床资料完整的2型糖尿病病例,制定统一的调查表,对每一例患者登记其年龄、性别、糖尿病病程、体重指数(BMl)、糖化血红蛋白(HBAI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h)、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h)、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h)、血尿酸(UA)、血肌酐(Cr)、空腹血糖(FBS)、餐后2 h血糖、24 h尿白蛋白、神经传导速度、吸烟史、糖尿病家族史、收缩压、舒张压、有无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周围神经病变(DPN)、冠心病(CHD)、脑血管病(CVD)以及下肢动脉超声多普勒检查结果,包括近端(股动脉)和远端(胫后动脉和足背动脉)。收缩压增高为>140 mmHg、舒张压增高为>90 mmHg、DR主要依据眼底镜检查、DPN为神经传导速度异常、CHD为典型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史、CVD为脑梗死或脑出血史。参照《超声医学》第3版下肢动脉狭窄分级多普勒诊断标准[2]对下肢血管病变进行程度分级:①轻度病变:内径正常或内膜增厚,迂曲而无充盈缺损者,直径减少<50%;②中度病变:波形为单相波或见多发粥样硬化斑块,直径减少<99%;③重度病变:1支(含)以上完全闭塞。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录入计算机,用SPSS13.0统计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s)差表示,运用方差分析进行组间比较,计数资料用χ2分析。对病变危险因素作Logistie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97例患者中有糖尿病家族史者75例(25.3%),吸烟者75例(25.3%),收缩压高者125例(42.1%),舒张压高者82例(27.6%),合并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76例(25.6%),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者161例(54.2%),冠心病者19例(6.4%),脑血管病变者23例(7.7%)。

      2.2 下肢血管病变危险因素分析

      根据超声检查结果分为无病变组与有病变组,比较各因素,结果显示年龄(P<0.01)、病程(P<0.01)、UA(P<0.05)、Cr(P<0.05)、24 h尿白蛋白(P<0.01)、收缩压高比例(P<0.01)、神经病变比例(P<0.01)、CHD比例在有PVD组与无PVD组比较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

      2.3 不同程度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及危险因素分析

      根据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297例患者中未检出病变者104例(35.0%),轻度病变者47例(15.8%),中度病变者129例(43.4%),重度病变者17例(5.7%),总计有病变者193例(65.0%),中、重度合计146例,占49.2%。根据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将297例患者分为无病变组、轻度病变组、中度病变组、重度病变组4组,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比较各因素,结果显示年龄、病程、24 h尿白蛋白、收缩压高比例、神经病变比例、冠心病比例在各组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对上述6项进行两两比较,结果显示,年龄项在重度病变组与另3组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轻、中度病变组与无病变组间有显著性差异 (P<0.05);病程项在中、重度病变组与轻度病变组和无病变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24 h尿白蛋白项仅在中度病变组与无病变组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收缩压高比例在轻、重度组间,中、重度组间,轻、中、重度组与无病变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神经病变及冠心病比例项均在轻、中、重度组与无病变组间有高度显著性差异(P<0.01)。

      2.4 下肢血管病变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

      对下肢血管病变的可能危险因素作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去除常数项后,年龄、Tch、神经病变3项有统计学意义(P<0.05),故认为年龄、Tch水平、神经病变是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

      3 讨论

      心、脑和周围大血管病变己成为影响糖尿病患者,尤其是老年糖尿病者生存和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在2型DM确诊时,8%~10%的患者已有明显的下肢血管病变。早在1992年英国的1项大样本临床研究中,用临床检查的方法发现,2型DM患者PVD的发病率为23.5%[3]。血管造影是诊断四肢血管疾病的金标准,但价格昂有创伤性、不宜重复检查和长期追踪观察。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能发现多性质的动脉病变,能对病变定位和病变严重程度进行判断,是目前较好的创伤性检查手段,以方便、价廉的优点在临床上广泛应用[4,5]。本次研究是根据超声多普勒检查,2型糖尿病PVD发病率高达64.98%,可见超声检查的检出率明显高于临床检查,故可用于早期诊断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潘长玉等[6]对北京地区40岁以上,发病病程超过5年的393例糖尿病患者的下肢血管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临床检查与超声检查下肢血管病变检出率比较,临床检查有血管病者96例(24.4%),而超声检查阳性率达90.8%,也证实超声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临床检查。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病原因涉及许多方面,其中高血压和脂质代紊乱是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

      高脂血症是糖尿病常见并发症,特点是以甘油三酯升高、高密度脂蛋白降低为主,胆固醇正常或升高。大多数的研究结果显示,Tch水平是PVD的独立危险因素[7]。本次研究分析中发现年龄、糖尿病病程、24 h尿白蛋白、收缩压高、周围神经病变及冠心病与PVD相关,且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Tch水平及神经病变是PVD的独立危险因素,这与国外文献报道相符。本次研究尚发现,不同程度下肢血管病变危险因素水平也存在差异,重度病变组年龄、糖尿病病程及收缩压高比例均明显高于中度及轻度病变组,故老年人、糖尿病病程长者及高血压者尤其应注意预防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而周围神经病变及冠心病比例在各种程度病变组均明显高于无病变组,提示糖尿病合并有周围神经病变及冠心病者易发生PVD。通过本次研究,我们发现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发病率高,应用超声多勒检查可早期对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做出诊断。年龄、病程、血压、血脂、24 h尿白蛋白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均与下肢血管病变相关,而年龄、Tch水平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是其独立危险因素。

      【参考文献】

      1 Amos AF, McCarty PJ, Zimmet P. The rising global burden of diabetes and its complications.Estimates and projections to the year 2010[J].Diab Med,1997,7:85.

      2 周永昌,郭万学.超声医学[M].第3版.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1998.899900.

      3 Walters DP, Gatling W, Mullee MA. The prevalenee detection and epidemiological eorrelates of peripheral vaseular disease:a comparison of diabetic and nondiabetic subjects in an English community[J].DiabetMed,1992,9(8):710715.

      4 曹永吉,李卫东.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形态学特点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04,12(2):107109.

      5 余秀华,李黎.彩色多普勒超声对糖尿病下肢动脉病变的观察[J].东南国防医药,2003,5(4):279280.

      6 潘长玉,高研,袁申元,等.2型糖尿病下肢血管病变发生率及相关因素调查[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1,9(6):323326.

      7 Surekha RH, Srikanth BB, Jharna P, et al.Oxidative stress and total antioxidant statu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J]. Sigapore Med J,2007,48(2):137142.

    ↑上一篇:64排螺旋CT对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早期诊断价值
    ↓下一篇:Graves 病甲状腺肿大治疗进展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