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糖尿病前期及糖尿病患者尿β2微球蛋白水平的对比分析

    发表时间:2011-09-05  浏览次数:487次

      作者:金雅磊,胡菊桂,周爱英  作者单位: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 武汉

      【关键词】 糖尿病 糖耐量减低 高胰岛素血症 β2 微球蛋白

      糖尿病肾病(DN)是由糖尿病(DM)微血管病变并发症之一,其早期干预非常重要。但在DM前期和DM早期尿检测多为正常,一旦出现蛋白尿,肾损害亦难以逆转。尿β2微球蛋白(β2MG)是早期肾损害的标志之一,它不仅反映了肾小球的滤过率,也是反映近端肾小管功能及渗出性蛋白尿的灵敏指标。国内外目前对DM病人尿微量白蛋白、β2MG的改变研究较多〔1~4〕,但对演变过程中尿β2MG的升高起源于何时以及与胰岛素水平、血脂之间的关系报道不多。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549例,正常组163例,男96例,女67例,年龄36~78(平均54.6±14.4)岁;单纯高胰岛素血症(IR)组142例,男79例;女63例,年龄为36~82(平均55.7±19.3)岁;糖耐量减低(IGT)+IR组126例,男72例;女54例,年龄39~72(平均53.5±14.2)岁;T2DM组118例,男66例;女52例,年龄37~74(平均51.6±16.2)岁;各组年龄构成无差异,排除已确诊DM服药者,并除外急慢性肾脏病史、发热、充血性心力衰竭等疾患。测试者根据第6版内科学诊断标准进行分类。所有的病人均询问家族史,高血压、高血脂、吸烟病史等。同时检测血脂、身高、体重、腹围等。

      1.2 方法 胰岛放免和糖耐量的检测清晨空腹状态下将82.5 g葡萄糖粉(去水后含葡萄糖粉75 g)加入300 ml的温开水中,5 min口服完毕,抽血检测空腹、0.5、1、2、3 h血糖及胰岛功能。并同时抽血、排空晨尿后饮水500 ml后1 h留尿作肾功能检查。胰岛素水平测定见成都华西糖尿病科技开发研究所的《免疫活性胰岛素放免试剂盒》说明,尿β2MG测定见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放射性核素研究所《放射免疫药盒》说明。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分析,尿β2MG的分布为非正态性分布,以中位数表示(四分位间距),多组间差异分析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两组间差异用MannWhitney U检验。一般生化检查、血脂检查、体重指数(BMI)采用x±s,应用 ANOVA 检验。各指标之间的相关性及危险性分析采用双变量相关( Bivariable Correlations)及多元线性回归。

      2 结果

      2.1 不同组别生化指标 BMI在IR、IGT+IR、T2DM各组均有升高,除IR组与IGT+IR组差异无显著性外(P =0.993),余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在IR、IGT+IR、T2DM各组均有升高、除IGT+IR组和T2DM组差异无显著性外(P=0.065),余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甘油三酯(TG)在IR、IGT+IR、T2DM各组均有升高、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在IR、IGT+IR、T2DM三组中均有下降,除IGT+IR组与T2DM组外(P=0.073),余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

      2.2 不同组别间尿β2MG的比较 尿β2MG在正常人群中的亦呈偏态分布,范围在0~154 μgL之间,本实验中正常组的中位数(四分位间距)63(45~87)μgL,平均秩次120.36;IR组为123.5(85~135)μgL平均秩次269.49,IGT+IR组为134.0(105~212.00)μgL,平均秩次313.98;T2DM组为321(213~489.50)μgL,平均秩次452.71。经KruskalWallis检验,各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其中以T2DM组为最高。

      2.3 不同生化指标及尿β2MG之间相关危险性分析 尿β2MG与BMI、TG、TC、LDLC之间的pearson系数分别为0.229,0.297,0.348,0.375,存在正相关(P<0.01);而与HDLC之间的pearson系数分别-1.98,存在负相关(P<0.01);且BMI、TG、TC、LDLC两两之间亦存在正相关,而与HDLC之间各存在负相关。

      2.4 不同生化指标与尿β2MG多元线性回归 BMI、TG、TC、LDLC与尿β2MG之间的标准β系数分别为0.105、0.359、0.157、0.535(P<0.05),说明存在多元线性回归;而HDLC则与β2MG之间标准β系数为-0.040(P=0.356),说明不存在多元线性回归 。

      3 讨论

      尿β2MG是一低分子量蛋白质,99%由近曲小管吸收。过去的研究显示在糖尿病早期,尿β2MG升高,且较尿微量蛋白、尿素氮、肌酐的升高发生早〔5,6〕。说明糖尿病早期即存在肾小管损伤。本研究显示,在IR期,尿β2MG亦开始升高,且随病情的进展,尿β2MG的值越高,各组差异有显著性,重症糖尿病还出现尿白蛋白升高。尿β2MG的升高与血脂异常亦存在相关性。在血糖出现异常之前,微血管病变就开始出现,可能与其高胰岛素血症促进脂质合成,血流变学改变,凝血功能失调及血小板功能失调导致血管内皮功能损伤有关。Rubins等〔7〕报告,空腹胰岛素水平≥39 mIUL,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上升31%,亦证明高胰岛素血症与微血管病变相关。因此,关注DM前期尿β2MG的改变,有助于我们采取措施,减少或延缓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包括进行性肾损害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Savage S,Estacio RO,Jeffers B,et al.Urinary albumin excretion as a predictors of diabetic retinopathy,neuropathy,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NIDDM〔J〕.Diabetes Care,1996;1912438.

      2 王先令,陆菊明,潘长玉,等.糖尿病前期尿白蛋白排泄率和微量白蛋白尿患病率的比较〔J〕.中华内科杂志,2004;43(3):1703.

      3 Kohler KA,McClellan WM,Ziemer DC,et al.Risk factors for microalbuminuria in black Americans with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J〕.Am J Kidney Dis,2000;3690313.

      4 Gaede P,Vedel P,Larsen N,et al.Multifactorial interventio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 in patients with type 2 diabetes〔J〕.N Engl J Med,2003;348:38393.

      5 张 昊,江浪进,李云慧.尿微量白蛋白及α1微球蛋白、β2微球蛋白检测对糖尿病早期肾损害的诊断意义〔J〕.辽宁医学杂志,2004;3(2):1389.

      6 张苏和,粟夏连,李鹏懦,等.尿白蛋白、IgG及血、尿β2微球蛋白在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中的意义〔J〕.湖南医学研究,1996;5(1):5061.

      7 Rubins HB,Robins SJ,Collins D,et al.Diabetes plasma insulin and cardiovascular disease:subgroup analysis from the Department of Veterans Affairs highdensity lipoproteins intervention trial〔J〕.Arch of Intern Med 2002;162(22)2597604.

    ↑上一篇:糖尿病患者外周血树突细胞功能活性检查及抑制NFκB活性的意义
    ↓下一篇:糖尿病肾病患者CRP水平变化的临床意义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