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进程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1-08-23  浏览次数:496次

      作者:邓锡忠  作者单位:417500 湖南,冷水江市人民医院

      【摘要】目的探讨早期胰岛素治疗对糖尿病进程的影响。方法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诺和锐30日二次皮下注射治疗,疗程2个月,随诊1年。结果 早期二次诺和锐30皮下注射、患者空腹及餐后血糖能尽快达标(1~2周),随着治疗时间延长,患者胰岛素用量逐渐减少,最终可停用,且1年后复诊,大多数患者血糖仍能达标。结论 胰岛素长时间治疗可在一定程度逆转糖尿病进程,使患者在一段时间内无需药物治疗。

      【关键词】 糖尿病 2型 初诊 早期胰岛素治疗 糖尿病进程

      初诊的2 型糖尿病患者,由于处于疾病早期、患者体内胰岛β细胞功能损害不严重且处于可逆期、外源性胰岛素被认为可让胰岛β细胞功能充分休息、而促进其功能的部分恢复[1,2]。目前胰岛素强化治疗时间大部分在2周以内,本研究对初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适当延长其胰岛素治疗时间,以了解其对糖尿病进程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全部病例均来自冷水江市人民医院2006年10月至2007年12月诊断的2型糖尿病(根据1999年WHO标准),患者126例,平均年龄(36±14)岁,FBG≥(12±1.3)mmol/L、2 hPBG(18±3.6)mmol/L、HBA1c(9.1±1.3)%、BMI(25±1.3)kg/m2,所有患者无外伤、手术、感染等应激状态,肝肾功能正常,无Ⅱ~Ⅲ期高血压。

      1.2 方法 (1)所有患者均为门诊患者,给予糖尿病健康教育,掌握了低血糖反应的鉴别及处理、熟悉血糖仪操作。严格控制饮食、坚持中-强度的餐后有氧运动(每天1~2次>30 min)、每2~3天测空腹及餐后2 h血糖、根据所测血糖值调整诺和锐30剂量,将血糖在1~2周内控制在空腹4.4~5.6 mmol/L,餐后2 h血糖控制在4.4~8.0 mmol/L,再根据血糖值逐渐减少胰岛素用量至最少维持量,维持2~4周,治疗2个月后停用胰岛素治疗。继续予以饮食控制及餐后有氧运动。每周查空腹及餐后血糖二次。每2~3个月查HbA1c、体重、血压,随诊一年。(2)观察指标:空腹及餐后2 h血糖、体重、糖化血红蛋白、血压。

      1.3 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空腹及餐后血糖均达标、糖化血红蛋白<6.5%、体重无增加;有效:空腹葡萄糖受损或糖耐量异常、糖化血红蛋白<6.5%、体重无增加;无效:血糖未达标、糖化血红蛋白>7%。

      1.4 统计学处理 统计分析采用SPSS 10.0软件处理,计量数据以(x±s)表示,对各组数据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LSD-T检验。

      2 结果

      2.1 总体疗效评价 入选病例126例,完成118例、失访8例,118例中显效84例(71.2%),有效22例(18.6%),无效12例(10.2%),有效率89.8%。

      2.2 血糖、HbA1c、体重及血压变化 胰岛素治疗2个月后停用、随诊1年后结果分析,FBG平均下降6.6 mmol/L、2 hPBG平均下降10.4 mmol/L、HbA1c平均下降2.6%,原高血压患者收缩压、舒张压均有所下降、体重稍有下降,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2型糖尿病患者自然进程常逐步发展,临床上单靠饮食控制和运动常常难以延缓或阻止其进展。葡萄糖是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生理调节剂,随着血糖水平升高、胰岛β细胞功能逐渐减退、在疾病早期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能使血糖尽快达标,减少高血糖过度刺激,有利于β细胞功能的修复。目前我国常采用胰岛素短期(3~14天)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且研究表明延长强化治疗时间对β细胞的胰岛素分泌改善更有利[3],但由于该类强化治疗一般采用SCII治疗,并且为住院治疗,难以在基层医院广泛开展,故存在一定局限性。本研究表明门冬胰岛素较长时间治疗在一定程度上能逆转糖尿病进程,使患者在相当长时间内无需任何药物治疗。治疗前后观察指标比较 注: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参考文献】

      1 Li YB,Xu W,Liao ZH,et al.Induction of long-term glycemic control in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isassociated with improvement of β-cell function.Diabetes Core,2004,27:2597-2602.

      2 Ryan EA,Imes S,Wallace C.Short-term intensive insulin therapy in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Diabetes Care,2004,27:1028-1032.

      3 谢艳红,莫朝晖,金萍,等.初诊2型糖尿病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胰岛素β细胞功能的动态变化.中国糖尿病杂志,2008,4:225-227.

    ↑上一篇:老年急诊低血糖症48例分析
    ↓下一篇:糖尿病血糖监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