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病的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1-07-27  浏览次数:512次

      作者:朱咏瑶,兰军,林少虹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石龙人民医院, 广东 东莞 523000

      【摘要】 目的:探讨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控制血糖的疗效。方法:选择60例FBG>11.1mmol/L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胰岛素泵持续皮下胰岛素输注治疗组(CSⅡ组)30例和多次皮下注射胰岛素组(MDI组)30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糖控制水平、达标时间、低血糖发生率、胰岛素总量。结果:两组血糖均明显降低,但CSⅡ组降低更为明显,达标时间缩短,低血糖反应更小。结论:使用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初发2型糖尿可快速稳定控制血糖,且不增加低血糖发生率,显著改善胰岛细胞功能,使病情得到长期缓解,减轻病人多次注射的痛苦,是治疗糖尿病强化治疗最有效方法。

      【关键词】 糖尿病,胰岛素泵,强化治疗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2型糖尿发病率近20年来迅速增加,我国人口众多,糖尿病患病人数高居世界之首,其各种并发症导致眼、肾、心脏以及血管功能缺陷或衰竭,如何迅速控制血糖,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解除糖毒性,减轻或推迟并发症的发生是目前值得研究的课题,根据病人病情需要使用胰岛素强化治疗尤为重要,本研究对我院2008年1月至12月新诊断60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两种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法,观察两组血糖控制效果,为糖尿病患者寻找一种高效、快速、安全的治疗方法。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60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均符合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全部患者均无经过任何降糖治疗,其中合并高血压10例,血脂异常13例,所有患者均按期完成试验,随机分为两组,CSⅡ组30例,男14例,女16例,平均年龄49.6±10.2岁。MDI组30例,男15例,女15例,平均年龄50.2±10.5岁。两组患者年龄、性别、BMI、并发症等无显著性差异。

      1.2 方法:所有患者全部接受糖尿病饮食和运动疗法,CSⅡ组使用美国美敦力公司生产的712胰岛素泵,经皮下24h持续输入诺和灵R,用量根据患者的血糖和体重计算,其中全日用量的50%作为基础量输入,余下50%分三餐前30min以追加量胰岛素泵输入。MDI组采用餐前30min皮下面注射诺和灵R和睡前(10PM)皮下注射诺和灵N,两组根据血糖水平调整胰岛素用量至血糖达标。

      1.3 观察项目:采用德国罗氏罗康全血糖仪测定餐前、餐后2h、10PM、3AM末梢指尖血糖。

      1.4 判断标准:根据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提供的糖尿病控制目标:记录血糖达标(空腹血糖 4.4-6.1mmol/L,餐后血糖4.4-8.0mmol/L)所需时间,低血糖反应(头晕,出汗,血糖<3.9mmol/L)发生率。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进行统计学分析,数据以±s表示,组间比较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两组血糖均明显减低,但CSⅡ组达标时间较短,而低血糖发生率较低,结果见表1和表2。表1 两组治疗情况比较(略)注:CSⅡ组和MDI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表2 两组治疗情况比较(略)注:CSⅡ组和MDI组两组间比较,P<0.01,差异有显著性。

      3 讨 论

      2型糖尿病发病机理主要是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不足,早期2型糖尿病主要表现为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消失,第二时相分泌延迟,即使轻度高血糖也可以减轻胰岛B细胞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分泌反应并损害胰岛素介导的葡萄糖转运,英国糖尿病前瞻性研究(UKPDS)结果提示在糖尿病确诊时至少有50%B细胞功能损害,并且随着病情延长,B细胞功能进行性下降趋势[1],而短期的高血糖影响B细胞的胞吞功能或者胰岛素储存,B细胞对葡萄糖的感知能力受损是暂时的、可逆的[2]。有研究表明,在2型糖尿病早期通过强化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后可以带来长期改善血糖的作用,解除糖毒性对胰岛素受体的损害作用,使已损伤的B细胞中的40%~50%得以修复并恢复功能,恢复第一时相胰岛素分泌,可使患者及时回到2型糖尿病的早期阶段,甚至部分患者不用任何药物,仅通过饮食和运动控制就可以得到正常血糖水平[3,4]。本研究通过对初发2型糖尿病进行两种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显示两者均能使血糖达标,但是CSⅡ组能更快更稳地使血糖达标,同时减少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反应明显低于MDI组。

      胰岛素泵是模拟人体生理胰岛素分泌的一种输注系统,主要特点是机体对胰岛素的吸收稳定,血糖趋于平稳,减少低血糖发生,使用方便,可以及时调整基础和餐前量,减少病人多次注射痛苦,尤其适合极易发生低血糖或无症状低血糖者,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住院时间缩短,减少住院费用。

      总之,胰岛素泵比多次胰岛素注射更科学、先进和方便,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于快速而稳定控制血糖,减轻痛苦,减少病人经济负担,减少医源性高胰岛素血症,减少低血糖发生,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具有很好社会效益,为糖尿病患者找到一种经济、快速、低血糖少的治疗方法,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医护人员和糖尿病患者的偏爱。

      【参考文献】

      [1]张静,张建华.初诊糖尿病患者B细胞功能状况与血糖水平的相关性分析[J].临床内科杂志,2004,21(8):553-554.

      [2]李光伟,宁光,周智广.2型糖尿病早期胰岛素强化治疗改善胰岛B细胞功能—是现实还是梦想[J].中华内分泌现代杂志,2006,22(4):309-312.

      [3]许岭翎,赵青,向红丁.不同病程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缺陷[J].临床内科杂志,2004,21(9):594-596.

      [4]祝方,纪立农,韩学尧,等.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诱导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良好控制的临床试验[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1):5-9.

    ↑上一篇:不同健康教育方式对Ⅱ型糖尿病患者的应用及效果评价
    ↓下一篇:放射性131I治疗后甲减患者应用左旋甲状腺素治疗血脂、心肌酶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