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糖尿病足30例临床治疗分析

    发表时间:2011-05-11  浏览次数:631次

      作者:魏 琦,邓晓靖,张 丽 作者单位:湖北省武汉市第十一医院内分泌科(武汉 430015)

      【摘要】 目的:总结30例糖尿病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为糖尿病足的治疗提供一种方法。方法:对我院内分泌科2006年1月—2009年12月住院治疗30例糖尿病足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30例糖尿病足病患者均采用内科综合治疗,配合外科局部换药,转骨科共5例,其中3例截趾,1例行自体游离皮片移植术,1例转上级医院行血管支架植入术。30例中治愈12例,好转18例。结论:糖尿病足病治疗强调及时有效的综合治疗,可减少糖尿病患者的致残致死率。

      【关键词】 糖尿病足(DF);综合性治疗

      糖尿病足(DF)是糖尿病的严重并发症,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定义,糖尿病足是与局部神经异常和下肢远端外周血管病变相关的足部感染、溃疡和(或)深层组织破坏[1]。具有较高的致残率和病死率。近年来随着糖尿病患者的增多,糖尿病足(DF)在临床上较为多见,DF截肢率高达40%[2],所以对糖尿病足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至关重要。现将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30例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结果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30例患者均属2型糖尿病,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2-78岁,糖尿病病程3-30年。入院时血糖波动在13.8-29.8mmol/L之间,糖尿病足按照wagner分级法,0级1例,1级3例,2级15例,3级7例,4级4例,5级0例。有明显诱因者29例,其中烫伤7例,自发性水疱破溃3例,外伤3例,脚癣搔抓感染3例,修剪鸡眼4例,鞋子磨伤9例,不明原因1例。

      1.2 方法 全部病例均给予综合性治疗,严格控制血糖,均给予胰岛素降糖治疗,使空腹血糖控制在5.0-7.0mmol/L之间,餐后2h血糖控制在8-10mmol/L之间。控制感染,根椐患者局部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使用抗生素。改善足部循环及微循环,营养神经,病灶局部处理及支持对症治疗等等。病灶局部的处理在静脉用抗菌素的基础上,先予双氧水及生理盐水清洗创面,雷佛诺尔纱条或甲硝唑液纱条充分引流脓液、炎症局限后,分步清除坏死组织,必要时请骨科医师协助清创。在清创的基础上局部予生理盐水+654-2+胰岛素+庆大霉素纱布湿敷,促进创面生长愈合。5例经内科治疗血糖控制,炎症局限后转骨科,3例行截趾术,术后愈合良好,1例行自体游离皮片移植术,创面完全愈合,1例转上级医院行血管支架植入术。

      13 疗效判断标准 治愈:①足部溃疡面完全愈合;②临床症状基本消失;③肢端末梢血液循环障碍明显改善:好转:①足部溃疡面愈合生长达到原溃疡面1/2以上;②临床症状改善或减轻;肢端末梢血液循环障碍有所改善;无效:①足部溃疡面无变化;②临床症状和体征无进步或病情继续发展;③肢端末梢血液循环障碍。

      1.4 结果 30例中创面完全愈合者12例,好转18例,其中3例截趾,术后愈合良好,1例行自体游离皮片移植术,创面完全愈合,1例转上级医院行血管支架植入术,随访愈合良好,属于好转。

      2 讨论

      糖尿病足的病理基础是周围神经病变和血管病变,溃疡并感染加重了病变的发展,神经病变致感觉障碍是引起糖尿病足的基础,肢体血管的植物神经病变使血管运动减弱,局部组织抵抗力降低,微小创伤即可引起感染,而又因局部感觉障碍,微小的病变不能及时治疗,导致伤口迅速扩展,同时由于肢体感觉障碍,还易导致烫伤。感觉的减退或消失导致足部保护性反应消失,易致创伤,对感觉缺损的部位重复刺激,以及局部的缺血、缺氧更易诱发溃疡的形成。目前约12%-25%的糖尿病患者在病程进展中可并发足部溃疡,而非外伤性截肢中有大约50%是由于糖尿病足所致。如果对糖尿病足溃疡的临床特点能够充分认识,使早期的足部溃疡能够得到充分治疗,就可以达到挽救肢体,防止截肢的发生[3]。据报道相当一部分患者是在足外伤后,由于缺乏相关的护理常识,导致伤口再次受伤,或者在外伤后没有采取有效的措施,伤口长期不愈合,最终引起糖尿病足溃疡的发生[4]。所以在糖尿病确诊后:①应积极控制糖尿病,控制高血脂和各种导致早期动脉硬化的因素;②养成良好的足部卫生习惯:每天检查足部,保持足部皮肤清洁、干澡、润滑,防止干裂;③防止外伤、冻伤、烫伤,糖尿病患者由于感觉神经病变,足部感觉减退消失,使足部的保护性反射消失。禁用热水袋、电热毯、取暖器取暖;④穿合适的的鞋袜;⑤正确的修剪趾甲,修除胼胝,不要自行处理鸡眼。糖尿病足部病变是可防可治的,糖尿病足的治疗强调综合治疗的原则,严格控制血糖,调脂,抗感染,营养神经,改善微循环,局部创面处理及加强对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增强自我检测及管理意识,早诊断,早治疗,减少糖尿病足的发生,提高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许樟荣,糖尿病足病防治与多学科协作[J].实用糖尿病杂志,2008,4(2):3.

      [2] Edmons ME.The diabetic foot:pathophgsiology and treatment.Clinic in Endocrin and Metab 1986;15(4):889.

      [3] 潘翠环,张慈风.综合物理治疗与康惠尔系列对难愈性创面的临床观察[J].广州医学院学报 2002.30(4):67-68

      [4] 李玉凤,许岭翎,王丽娟等.2型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41例临床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23):1863-1865.

    ↑上一篇:老年糖尿病并发症的防治
    ↓下一篇:消化内科临床带教的体会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