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痛风患者脂联素水平及胰岛素抵抗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

    发表时间:2010-11-04  浏览次数:587次

      作者:于健 祖颖 陈辉 周燕 欧阳清 苏珂 龙艳 林枫 作者单位: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内分泌科,广西 桂林 541001

      【摘要】目的 通过研究痛风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与脂联素、胰岛素抵抗(IR)的关系,探讨脂联素、IR在痛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中的作用。方法 测定60例痛风患者、40例尿酸正常的健康志愿者(对照组)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尿酸(Ua)及脂联素(APN)水平,测量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同时计算体重指数(BM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并以颈动脉IMT为应变量,FPG、FINS、血脂、BMI、HOMAIR、Ua、脂联素为自变量,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痛风组TC、LDLC、FINS、Ua、HOMAIR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且颈动脉IMT高于对照组(P<0.05),而脂联素水平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多元逐步回归分析显示,脂联素、LDLC和BMI是影响痛风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痛风患者较尿酸正常的人群存在明显的代谢紊乱和IR,且血清脂联素水平降低,更容易发生动脉粥样硬化。

      【关键词】 痛风;动脉粥样硬化;脂联素;胰岛素抵抗

      痛风患者存在胰岛素抵抗(IR),高尿酸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AS)及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脂联素与IR及AS密切相关,而痛风患者脂联素水平变化与IR及AS的关系目前未见报道。本文旨在通过测定痛风患者各代谢指标及脂联素水平,并测量痛风患者颈动脉内膜中膜厚度(IMT),探讨脂联素、IR与痛风患者颈动脉IMT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方法选择2008年10月至2009年6月我院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的男性痛风患者(Gout组)60人,年龄(58.07±13.25)岁,体重指数(BMI)(25.04±1.67)kg/m2;并选择同期血尿酸水平正常的男性健康志愿者40例为对照组(C),年龄(58.88±14.70)岁,BMI(24.86±1.76)kg/m2。两组患者年龄、BMI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经常规检查排除糖尿病、甲状腺疾病、肾病、心脑血管等系统疾病,肝、肾功能正常,均无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疾病、恶性肿瘤,除外泌尿系统结石的患者,且3个月内无急慢性感染,未使用抗生素、非甾体抗炎药物、免疫调节剂等。两组人群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痛风诊断

      均有急性痛风性关节炎发作史,参照刘新民主编《实用内分泌学》第3版有关痛风的诊断标准。

      1.3 试验方法

      两组人群晚餐后禁食10~14 h,次日清晨抽静脉血测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C)、低密度脂蛋白(LDLC)、血尿酸(Ua)及脂联素。血糖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胰岛素、脂联素采用ELISA测定。血清脂联素试剂盒由美国MARKET INC公司提供(灵敏度<0.05 mg/L,指标批内CV<10%)。TC、TG、HDLC、LDLC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Ua检测采用尿酸酶过氧化物耦联法。IMT测定: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测量双侧颈总动脉及分叉处前后壁12点IMT,取其平均值。

      1.4 计算公式

      反映胰岛素抵抗的指标稳态模型评价(HOMAIR)=(空腹胰岛素×空腹血糖)/22.5。

      1.5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11.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所有数据行正态分布检验,非正态分布数据进行对数转换。对于符合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t检验。各变量之间的关系先进行相关分析,然后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筛选影响痛风患者颈动脉IMT 的因素。

      2 结果

      2.1 两组人群临床资料比较

      痛风组TC、LDLC、FINS、Ua、HOMAIR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TG、HDLC、FPG两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提示痛风患者存在明显的脂代谢紊乱、高胰岛素血症及IR。见表1。表1 两组人群临床资料及脂联素、颈动脉IMT比较(略)

      2.2 两组人群颈动脉IMT及脂联素比较 痛风患者颈动脉IMT高于对照组,而脂联素水平则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2.3 痛风组颈动脉IMT影响因素的相关分析

      对可能影响痛风患者颈动脉IMT的因素:年龄、FPG、FINS、TG、TC、HDLC、LDLC、Ua、BMI、脂联素、HOMAIR行直线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在痛风组中颈动脉IMT与年龄(r=0.317,P<0.05)、TC(r=0.270,P<0.05)、TG(r=0.362,P<0.01)、LDLC(r=0.690,P<0.01)、FINS(r=0.261,P<0.05)、Ua(r=0.424,P<0.01)、BMI(r=0.631,P<0.01)、HOMAIR(r=0.260,P<0.05)呈正相关,而与脂联素呈负相关(r=-0.666,P<0.01)。

      2.4 痛风组颈动脉IMT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 以颈动脉IMT为应变量,年龄、FPG、FINS、TG、TC、HDLC、LDLC、Ua、BMI

      、脂联素、HOMAIR为自变量,对痛风组进行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在痛风组,进入回归方程的有脂联素、LDLC和BMI,提示脂联素、LDLC和BMI是影响痛风患者AS的独立危险因素。见表2。表2 痛风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略)

      3 讨论

      大量研究表明,痛风常与某些心脑血管疾病、肥胖、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并发。作为嘌呤代谢紊乱的痛风是冠心病、高血压、高脂血症、糖尿病的恶化因素,研究发现血清尿酸水平是发生AS的独立危险因素〔1〕。

      本试验结果提示痛风患者颈动脉IMT高于正常人群(P<0.05),说明痛风患者已经存在一定程度AS,且颈动脉IMT与TC、TG、LDLC、FINS、Ua、HOMAIR呈正相关,说明脂代谢紊乱、高尿酸血症、IR在AS形成中发挥重要作用。本实验结果还显示痛风患者颈动脉IMT与脂联素呈独立负相关,提示脂联素水平下降在早期AS中起促进作用。

      高尿酸血症导致AS可能与以下原因有关:(1)尿酸的物理溶解度较低,在血中易析出尿酸结晶,尿酸结晶被析出后附着于血管壁上,损伤血管内膜及血管内皮功能,尿酸结晶可以激活血小板,致血小板凝聚,促使血栓形成。(2)增加循环中内皮素含量。(3)高尿酸血症可以促进LDLC氧化修饰,还可通过增加氧自由基生成来参与炎症反应。大量生成的氧自由基不仅损伤血管内皮功能,还可以激活单核细胞和血小板释放炎性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和生长因子,合成胶元纤维,促使血管VSMC增生,致血小板聚集黏附形成不可逆斑块和血栓,从而导致AS的发生和发展。

      脂联素与IR密切相关,且脂联素具有心血管保护作用。大量研究表明,在肥胖、2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患者血中脂联素水平降低〔2,3〕,这些患者同时伴有IR和高胰岛素血症。Schulze等〔3〕研究发现2型糖尿病人群中血浆脂联素水平增加可以适度降低患冠心病的风险。近年的研究表明脂联素具有多种生理功能,可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炎症及黏附、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转化、血管VSMC的增殖移行以及改善糖脂代谢,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另报道脂联素能抑制肿瘤坏死因子α的合成和巨噬细胞的吞噬功能,抑制外周单核细胞的生长和炎症因子的释放,具有抗AS的作用。

      总之,痛风患者存在脂代谢紊乱、IR及脂联素水平降低,这些因素共同促进痛风患者AS的发生与发展。

      【参考文献】

      1 Kawamoto R,Tomita H,Oka Y,et al.Relationship between serum uric acid concentration,metabolic syndrome and carotid atherosclerosis〔J〕. Intern Med,2006;45(9):60514.

      2 Wannamethee SG,Lowe GD,Rumley A,et al.Adipokines and risk of type 2 diabetes in older men〔J〕.Diabetes Care,2007;30(5):12005.

      3 Schulze MB,Shai I,Rimm EB,et al.Adiponectin and futu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event among men with type 2 diabetes〔J〕.Diabetes,2005;54(2):5349.

    ↑上一篇:不同年龄2型糖尿病患者骨密度的变化
    ↓下一篇:2型糖尿病与相关致病因素研究进展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