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分泌代谢病学》

    47例糖尿病低血糖症的临床分析及预防

    发表时间:2010-11-08  浏览次数:636次

      作者:张霞, 刘雨 作者单位:郧阳医学院1附属太和医院内科; 2附属人民医院内科,湖北 十堰 442000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是由多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紊乱性疾病。糖尿病常伴发低血糖反应,轻者可有头晕、乏力、饥饿感、心悸、颤抖、出汗等症,重者可出现低血糖昏迷,以及不可逆性的脑损害,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对于糖尿病低血糖症早发现、早处理十分重要。本文总结了1998年2月至2003年2月47例门诊及住院的糖尿病低血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糖尿病低血糖症发生的原因及预防进行了初步探讨,具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选择47例患者中男19例,女28例。病程最长者10年,最短者4月。1型糖尿病12例,2型糖尿病35例,年龄11~78岁,平均年龄63.4岁。就诊时平均血糖值为2.6 mmol/L,平均糖化血清蛋白值正常。服用迪沙片10例,服用优降糖8例,服用迪沙片和二甲双胍片8例,单用二甲双胍片3例,服用瑞格列奈片3例,注射诺和灵30R 11例,注射普通胰岛素2例,空腹运动过量2例。所有病人低血糖症发生后均有以下三个特征:①有低血糖的症状和体征;②测血糖均<2.8 mmol/L;③用糖或进餐后低血糖的症状和体征消失,测血糖值正常。

      1.2 临床表现及合并症47例中合并肾病7例,肝功能异常4例,酮症7例,肺结核3例,脑梗塞5例,手术4例,垂体功能减退2例,糖皮质激素水平降低1例,冠心病5例,无明显合并症9例。低血糖表现患者:昏迷2例,嗜睡2例,乏力、表情淡漠5例,其余38例均为不同程度的头晕、心悸、多汗、手颤抖等交感神经兴奋症状。

      1.3 治疗41例经进食、饮糖水或静注50%葡萄糖40~60 ml后好转,3例加用糖皮质激素后好转,好转患者测血糖在7.0~10.0 mmol/L。1例因院外注射胰岛素量过大就诊较晚而死亡。2例反复出现低血糖症同时合并严重肝、肾及心脏疾病而死亡。

      2 讨论

      2.1 糖尿病低血糖症的常见原因①药物的选择及使用不合理[1,2],如药量过大未及时调整或滥用降糖药。②用药后进餐时间安排不当。一般磺脲类降糖药、胰岛素等均放在餐前15 min至半小时内使用。有些患者用药后因某些原因在规定时间内未能及时就餐可发生低血糖。③胰岛素分泌高峰延迟者易发生餐前低血糖[3]。本组有2例患者测餐后2 h血糖>11.1 mmol/L,下一次餐前又出现了低血糖表现,测血糖<2.8 mmol/L。④外源性葡萄糖摄入过少。有些患者情绪焦虑,缺乏糖尿病饮食治疗的相关知识,担心血糖不易控制或进餐后血糖会升得太高,而进食偏少,尤其是碳水化合物摄入较少。另有部分患者因合并有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并伴有消化道症状,影响到进食,而降糖药又未及时减量。⑤合并有垂体功能减退、糖皮质激素水平低下的糖尿病患者,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强[4]。⑥糖尿病合并肾功能衰竭时,药物在体内的清除速度减慢[4]。⑦病程中使用水杨酸类、肾上腺β受体阻滞剂、α受体阻滞剂、ACEA制剂、磺胺类、异胭肼等可诱发低血糖症[4]。⑧空腹时剧烈体力活动。⑨外伤或手术后低血糖症的发生。有以下两类情况:一类是禁食后糖和胰岛素用量不合理;另一类是外科感染常伴有胰岛素抵抗,胰岛素用量增大,感染消除后胰岛素敏感性增加,胰岛素用量不及时减量便可出现低血糖症[5]。

      2.2 低血糖症发生后的应对措施低血糖症发生后应尽快诊断,及时处理,轻者给予进食、饮糖水,重者立即静注50%葡萄糖40~60 ml,低血糖便可纠正,症状也可很快清除。对于顽固性低血糖患者曾有报道可用肾上腺素,亦可使用糖皮质激素或胰高血糖素[3]。若出现严重糖尿病低血糖反应,应针对不同情况,立即采取相应措施挽救生命。

      2.3 低血糖症预防措施在临床工作中为了尽可能减少糖尿病低血糖症的发生,预防方面应注意:①加强对糖尿病病人的宣传教育,加大对糖尿病患者相关知识教育的力度,告知患者切勿随意增减或更换药物及定期复诊的重要性。②医患双方应熟悉低血糖症的临床表现,充分认识低血糖症的严重性。③合理选择药物加强血糖监测,及时调整用药。④合理控制饮食,在保证每日摄入量不变的情况下,提倡少吃多餐,保证每日所需基本热量的获取,满足生理所需。⑤因其它疾病导致暂时性食欲下降,进食减少时,应酌情调整降糖药物及用量。⑥积极治疗原发病(糖尿病),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对已出现的并发症,应尽量控制,改善机体状况。有肝、肾功能损害者提倡使用速效胰岛素,防止药物在体内蓄积。⑦使用药物种类较多时应注意药物间相互作用,适当增减降糖药用量。⑧尽量避免空腹大运动量。尤其是老人,主张在餐后运动。⑨对手术后的糖尿病病人,在禁食时应计算好每日所需的葡萄糖用量,补糖时胰岛素用量一般主张在1∶3或1∶4左右。合并感染时胰岛素用量可加大,一旦感染控制后应勤监测血糖,及时减少胰岛素用量。总之,熟悉了糖尿病低血糖症的表现形式,了解糖尿病低血糖症的发生原因后,应时刻预防其发生,一旦出现应及时发现尽早治疗,一般预后较好。

      【参考文献】

      [1] 李子风,向红丁.糖尿病的防治[J].医师进休杂志,2002,25(11):12-14.

      [2] 李兆寰,李红梅.口服降糖药合理选择与应用[J].医师进休杂志,2002,25(11):8-10.

      [3] 梁 慧,傅一明.糖尿病治疗中的低血糖现象探讨[J].临床医学,2000,20(6):21-22.

      [4] 黄述楷,蔡惠文编著.糖尿病并发症防治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0.171-236.

      [5] 丁忠阳,陶国清,吴子英.合并糖尿病的普外科病人的围手术期处理[J].实用医学志,2003,19(3):290-291.

    ↑上一篇:地塞米松膏透皮吸收对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作用
    ↓下一篇:自发酮症起病的糖尿病临床分析及分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