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自主创新企业
3A质量服务诚信企业
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
重点培育项目
咨询热线:400-8338-918
  • 首页
  • 当前位置:首页 >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学 > 文献详细

    文献频道
    • 临床内科
      内科学其他学科
      感染性疾病学
      风湿免疫病学
      分泌代谢病学
      心血管病学
      变态反应学
      神经内科
      肾脏病学
      血液病学
      消化病学
      结核病学
      呼吸病学
    • 临床外科
      泌尿生殖系外科学
      器官移植外科学
      心血管外科学
      外科学其他
      整形外科学
      烧伤外科学
      颅脑外科学
      神经外科学
      显微外科学
      普通外科学
      骨外科学
      胸外科学
    • 临床其他
      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
      影像医学与核医学
      临床检验诊断学
      皮肤病与性病学
      耳鼻咽喉科学
      急诊医学
      老年医学
      口腔医学
      妇产科学
      麻醉学
      眼科学
      护理学
      肿瘤学
      儿科学
      其他
    • 基础医学
      人体解剖学和组织胚胎学
      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
      基础医学其他学科
      微生物学与免疫学
      医学寄生虫学
      医学心理学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
      军事预防医学
      健康教育学
      卫生管理学
      妇幼保健学
      其他
    • 中医中药学
      中西医结合
      针灸推拿学
      民族医学
      中医临床
      中医基础
      中药学
      中医学
    • 药学
      药学其他
      临床药学
      生药学
      药理学
      药剂学
    《内科学其他学科》

    化瘀通淋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 58 例

    发表时间:2010-02-10  浏览次数:860次

    化瘀通淋排石汤治疗泌尿系结石 58 例 黄 蔚 河南省平顶山康复医院 (467021)   摘 要: 目的: 探讨清热利湿、行滞化瘀类中药配伍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疗效。 方法: 采用 化瘀通淋排石汤 ( 赤芍、元胡、郁金、乌药、木香、枳壳、金钱草、海金砂、鸡内金 等) 治疗本病 58 例。结果: 总有效率 93. 1% 。提示: 该方法对本病具有行滞化瘀 通络, 清热利湿通淋, 溶石化石排石之功效。   关键字: 肾结石?中医药疗法 输尿管结石?中医药疗法  复方 ( 中药) ?治疗应用 @ 化瘀通淋排石汤?治疗应用 清热利湿药?治疗应用 活血祛瘀药[ 剂 ]?治疗 应用 医案   临床资料 本组 58 例均为门诊病人。 男 39例, 女 19 例; 年龄最大 67 岁, 最小 19 岁; 病程最 长 13 年, 最短 1d。其中肾结石 11 例, 输尿管结石33 例, 肾合并输尿管结石 14 例; 有肾积水者 31例。以突发性腰腹疼痛或绞痛, 尿急、尿频、小便涩 痛, 血尿等为初发症状就诊者 33 例, 病情反复发 作者 33 例, 无明显自觉症状, 经体检查出有肾结石 2 例。所有病例均经B 超、X 线腹部平片或肾盂 造影而明确诊断。 治疗方法 化瘀通淋排石汤组成: 金钱草、赤芍、元胡、王不留行各 30g, 郁金、海金砂、冬葵子、 鸡内金各 15g , 乌药、枳壳各 12g , 木香、琥珀末、甘 草各 6g。加减: 痛甚或绞痛者加蒲黄 (包煎)、五灵 脂 (包煎) 各 12g; 尿频、尿急、小便涩痛加风尾草、 马鞭草各 30g; 血尿加白茅根 30g , 小蓟 15g; 肾积 水加石韦、葶苈子各 15g; 气虚明显者加黄芪、党 参各 30g。 用法: 上方 1d1 剂, 加水煎煮两遍取汁 约 600~ 800m l, 分两次温服。12d 为 1 个疗程, 疗 程间隔 3~ 5d。3 个疗程结束后统计治疗结果。服 药期间嘱多饮开水, 并做跳跃运动。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 症状、体征完全消失, 结石排出, B 超或 X 线检查结石、积水消失; 有 效: 症状、体征明显减轻, 并有结石排出, 或 B 超、 X 线摄片复查结石数目减少或体积缩小或下移, 肾积水改善; 无效: 临床症状或体征无明显改善,B 超或 X 线摄片检查原有结石大小、数目、位置 未见明显变化。 治疗结果 临床治愈 32 例, 有效 22 例, 无效 4 例。总有效率 93. 1% , 临床治愈率 55. 2% 。其中 经 1 个疗程治愈 14 例, 2 个疗程治愈 11 例, 3 个疗程治愈 7 例。典型病例 和某, 男, 37 岁。因腰部酸困疼痛 半月, 加重并向小腹部放射, 伴尿频、尿急、小便涩痛 1d, 于 2001 年 9 月 22 日初诊。查体: 右肾区扣 击痛阳性。 尿常规检查: 红细胞 (+ + + ) , 白细胞4~ 5 个?H P。B 超检查: 右肾输尿管上段结石, 结 石大小约为 1. 0×0. 7cm , 肾盂中度积水。 舌质偏红、苔黄腻, 脉弦滑稍数。予上方加蒲黄 (包煎)、五灵脂 (包煎) 各 12g, 白茅根 30g 治疗。 药服 8 剂, 自觉小便时有异样感觉, 腰腹疼痛等症消失。后经 B 超检查结石阴影消失。 体  会 泌尿系结石应属中医“石淋”、“血 淋”等范畴。系由湿热蕴结, 膀胱气化失职, 浊阴不降, 煎熬结聚而成。结石或留于肾, 或停于输尿管、 膀胱等处, 阻碍气机运行, 从而导致气滞、血瘀、络 损之候。故临床可见腰背酸困疼痛, 甚至突发腰腹 部疼痛或绞痛, 可伴尿急、尿频、小便涩痛、血尿等 症状。 可见湿热蕴结与气滞血瘀是结石形成与发病的主要病因病机。化瘀通淋排石汤即据此拟定。 方中乌药、木香、枳壳理气行滞, 通络止痛; 郁金、 元胡、赤芍行气解郁, 化瘀止痛; 王不留行、琥珀化 瘀利水; 金钱草、海金砂、冬葵子清热利湿, 通淋排 石; 鸡内金溶石化石, 甘草调和诸药。 诸药合用共奏行滞化瘀, 通络止痛, 清热利湿, 通淋排石之功。 现代药理研究认为, 理气行滞与活血化瘀类药物 可缓解输尿管平滑肌痉挛, 解除结石嵌顿, 并能有 效修复因结石嵌顿所造成的粘膜损伤; 而清热通 淋药物可显著增加尿量, 并促进输尿管上段收缩,有利结石下移、排出, 并有消炎作用。

    ↑上一篇:榄香烯乳治疗膀胱癌疗效观察
    ↓下一篇:通淋排石方治疗泌尿系结石 58 例
    全国咨询热线:400-8338-918
    地址:广州市天河区天河北路179号23层2322M房
      粤ICP备20242987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