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适应心肌保护的研究进展
发表时间:2010-10-22 浏览次数:358次
后适应;心肌保护;再灌注损伤挽救性激酶;综述
方磊,刘志勇
0
知网,万方
早期有效地恢复梗阻冠脉的血流是减小心肌梗死面积和改善病人预后最有效的治疗措施,但再灌注本身诱导致死性再灌注损伤,包括凋亡或坏死,可占最终梗死面积的50%[1]。Murry等[2]提出缺血预适应(IPC)方法,提高器官对持续缺血与再灌注损伤的耐受性,但急性心肌梗死(AMI)事件的不可预知性限制了IPC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2003年,Zhao等[3]在犬左前降动脉阻塞60 min后、再灌注开始即刻以3次交替的再灌注/缺血操作,缩小了梗死范围。由此引出了缺血后适应(IPost)的概念:在器官持续性缺血后、再灌注